如果你是中年人,建議你讀完這篇文。
01
一個老朋友的丈夫,不久前被確診癌癥,晚期。即便疫情如此洶涌,她毅然帶著他,去北京、上海最好的醫院治療。花了很多錢,跑了很多路,也歷經諸多事。醫生給予全力救治后,都讓她做好最壞的打算:癌魔一直在擴散,離別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她已傾盡所有,不要太自責愧疚。她像所有家有癌癥患者的家屬一樣,歷經絕望、崩潰、質疑、不甘、懊悔后,在精神和金錢的巨大消耗中,也在嘗試去直面、接受、妥協、堅韌和勇敢。她開始日日清晨,在朋友圈打卡。無過多言辭,只是一張隨手拍的生活照片,加一句“早安”。如今,她已打卡80多天。這80多天的每一天,對于健康的我們來說,不過是早晨與傍晚,對于她和丈夫來說,卻是告白和生死。她和丈夫是青梅竹馬的愛人。他們從中學、大學到如今,相愛相守18年,原本以為他們可以相伴到須發皆白、皺紋如縠,孰料一個將要在半路將另一個拋下。
“今天,我才明白,懂得緣何是一種慈悲。”昨夜,她對我說:原來,所謂“懂得”,需要將一個人摁到另一個人的同樣處境里,親歷相同的疼痛與絕望、痛楚和悲傷,才能讓兩顆心真正懂得。所謂“慈悲”,便是歷經生離死別,修來共情懂得后,希望山河皆安的慈心,乞求眾生離苦的悲心。她還說,此刻,她才算懂得,李詠患癌離世前,他的妻子哈文緣何每日都在微博上發“早”。那簡簡單單的一個字,是痛,是幸,是悲,也是喜。痛與悲,是為遲早到來的離別。幸與喜,是為這仍可共度的相守。而我更感懷的,是她下面的話——
02
她說她的丈夫,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優秀努力,負責擔當。憑借踏實靠譜的為人處世,還有狂熱癡迷的鉆研精神,在大城市里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并在日日精進中,得到提拔和重用,深受領導同事的喜愛。單單工作的執著也就罷了,他還對兄弟姊妹,包括親朋好友的瑣事,都親力親為,用心操辦。他自認為長兄如父,弟弟妹妹讀書、工作,包括婚嫁,他無一不是傾盡所能,給予能力范圍內的最好。而他自己,常年卻節衣縮食,省吃儉用,律己隱忍。“35歲以后,我和他曾多次溝通過,那便是希望他能對自己好一點。”她說,當她看到太好太負責的丈夫,陷入工作和人情的萬般執著后,曾隱憂他會累垮,她和孩子會失去他,就不止一次提醒他:對自己過分嚴苛,對工作過分狂熱,對親情過分幫襯,對他人過分執著……這些在年少時,成就他的優良品質,在中年后是需要反思的。因為過分執著的人,勢必消耗太多,中年后身體會在過分透支中,變得異常脆弱,稍有不慎,可能就會陷入大病大災中。所以,當放下過多的執念,改變心境和性格。把心變得厚一些,寬一些,鈍感強一些,給肉體喘息的時間去修復,給精神放松的空間去自愈,才能趔趄度過負重前行的中年。遺憾的是,她說的每個字,她的丈夫都懂,但他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直到癌癥確診后,她的丈夫做了大手術,渾身插滿管子,在重癥監護室里想見最想見的人一面都難,他才艱難地對她說出:“對不起,我錯了。”
他所謂的“錯”,便是他該早點聽愛人的話。早點學會給自己松綁,嘗試放下種種執著,回到自身去傾聽身體發出的求救和信號。早在病魔作妖前從肉體到情緒,構筑一道防護墻。他的懺悔,讓我想起多年前的一個采訪——
03
多年前,我曾采訪過一個帶著患癌的妻子,去周游世界的男人。這個長情的男人曾說過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我就知道,我老婆的身體,早晚會出大事。”他舉了一個極小的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和妻子是彼此的初戀,又在同一家國企上班,做得都是最辛苦的工種。每天下班回來,他都累得倒在沙發上就能睡著,而他妻子再累再困,還要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哪怕再晚,就算不睡覺,她也要把地板拖得锃亮,確保家里一絲不亂。”他感嘆,這是妻子的持家,勤勞,秩序感,追求完美,也是年輕時他愛她的優良品質。但年歲漸長后,他隱隱覺得,妻子這種過于要強和追求極致的性格,讓她一刻也無法松弛,也讓她身體和精神都陷入巨大內耗中。他試著幫她打掃,給她找清潔工,帶她去看山看水看花,享受當下生活點滴的美好。但一個人的改變,是何其難。就算在山水間,妻子依然眼里揉不得沙子,還想著工作、孩子、老人、家里樁樁件件的大小事兒。直到最后被確診乳腺癌,割了右乳后,又割了左乳,躺到病床上,她才不得不放松下來,放棄自己的完美主義。所幸,他們結婚早,40多歲的年紀,兩個孩子已經成年參加工作。他們所在的國企倒閉后,在孩子們的資助下,他帶著妻子開始周游世界。
他的妻在經歷病患和無常后,也漸漸放下對自己的苛責,開始以更隨心、更寬容、更開闊的世界,對待周遭。她修正了年輕時的高傲、苛責和執念,接納了自己的殘缺,諸事的遺憾,萬物的瑕疵,也最終修來了福報。乳腺癌手術10多年后,那個摒棄完美的女人,依然勇敢健康地活著。04心理學家榮格說:“性格決定命運。”你有怎樣的性格,就會有怎樣的命運。因為性格會固化習慣,習慣會固化行為,行為會構筑成經驗,而經驗指導我們應激處理諸事。包括工作、生活、婚姻和人際關系。很多人,尤其是要強的人、能干的人、自律的人、優秀的人,性格中都有強烈的“我執”:“我一定要……”“我必須……”“我肯定……”這種努力、上進、拼搏、堅韌、隱忍、目標清晰、行動高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做不到極致絕不放手的性格,在年輕時會成就一個人。讓他比同一起點的同齡人,更優秀,更璀璨,更有大成就,在人群中閃閃發光,在諸事中熠熠生輝。甚至攫取更大的名利、身價和財富。但是,萬物自有規律,能量不過守恒。如果你不是上蒼特別眷顧的幸運兒,就會在歲月和遭遇中,洞見自然法則和因果不虛:年少時用力過猛,年長后就會渾身病痛。性格中過度我執,到頭來可能是人財盡失的一場空。如不改變和審視、省察和修行,那些曾經成就你的優點,在當下可能是毀掉你的缺憾。那些我們熟悉的英年早逝的才俊,就是陷入了這樣的魔咒里。
人到中年,是一場修行。這“修”,是復盤,是回望,是反思,是喘息,是接納殘缺,是擁抱瑕疵,是回到本心里,修正自己曾信誓旦旦的那些認知。這“行”,是舍棄,是改變,是放松,是緩行,是歷經悲歡,習得無常,重組自己,建設內心,開啟人生充滿未知的后半程。
人到中年,需要打碎重建。善良如你,值得擁有更從容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