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見是一種緣分,若是喜歡請關注花煜寒哦)
花煜寒|文
鵝廠的《鬼吹燈》系列一路走來,無論是知名度還是拍攝水準,都算得上此系列或此類型作品中數一數二的頭部作品。
雖然經歷了第一部到第二部的“鐵三角”換血風波,但潘粵明、張雨綺、姜超三人的表現并不比前作靳東、陳喬恩、趙達來得差。
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更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架勢。
畢竟新一代的“鐵三角”斷斷續續磨合了三部《鬼吹燈》的作品。
無論是在默契程度,還是對劇本和人物的理解,都會有更加深入的體會與詮釋。
瑜不掩瑕,雖然《精絕古城》《龍嶺迷窟》《云南蟲谷》《昆侖神宮》在某種程度上都收獲了不錯的反響,但他們也大多都存著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像是劇中人物常常淪為某些現象的科學解釋與普及者,在這一點上是最容易讓人出戲的。
即便某些內容無法完全按原著內容拍攝出來,你可以刪減、修改甚至是魔改,相信觀眾都能接受。
但這種強行中斷劇情連貫性,讓正處于某種情緒下的人物,對某些現象做出客觀的科學解釋,是很容易讓人跳出原先那種代入感的。
縱覽鵝廠拍攝的《鬼吹燈》第一部,從《精絕古城》的21集,到龍嶺迷窟的18集,再到《云南蟲谷》的16集,直至《昆侖神宮》的12集。
“鐵三角”的冒險之旅越拍越短,故事情節越刪越少,人物關系越改越亂。
即便有潘粵明、張雨綺、姜超這隊“鐵三角”一以貫之的強撐場面,卻奈何留給他們講述精彩故事的時間越來越短。
要知道《鬼吹燈》原著中的《昆侖神宮》,從第一章“死亡收藏者”到第六十二章“摘符(結局)”,足足有近25萬字之多。
說到這里,不得不佩服導演蔡岳勛與編劇劉安琪、沈娟的功力。
他們在研究和改編這25萬字時,究竟經歷了什么?
才能將玄幻且神秘的昆侖行,改成現在這般充滿科學氣息的《昆侖神宮》。
吐槽歸吐槽,《昆侖神宮》的改編并沒有徹底偏離故事主線。
雖然明叔這個“奸商”與“老海狼”的復合體被徹底洗白,好在還有“鐵三角”的基本人設撐場面。
只是,只有12集的《昆侖神宮》好短、好短!
短到從第一集開始,就給人一種匆忙感!
幾乎每一個人物都像是從地里硬拔出來的,這些人物沒有經歷陽光與風雨的洗禮,也沒有被厚土充分滋養。
他們就像施肥過度的蔬菜,看似有形卻毫無營養可言。
如果以這12集中所展示出來的故事內容來說。
如果再給《昆侖神宮》20集的內容,用這些時間來豐滿那些人物。
即便是那些不會在下一部再次出現的人物,都會因為時間的拉長,變得更加豐滿與形象。
作為一名原著粉,作為一名《鬼吹燈》系列的觀眾。
我不苛求鵝廠為我展示《鬼吹燈》的全貌,甚至不苛求能將真實的明叔搬上銀幕。
只希望下一次,你能在有限的故事里,將人物的背景與身世交代清楚。
那怕是為他們重新杜撰一個全新的身份,我都是可以接受的。
往期精彩回顧:《昆侖神宮》初一居然沒有臨終遺言?為沒有煽情的“死亡”點贊!
(看完記得關注“花煜寒”哦,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