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任嘉倫、李沁兩大高人氣演員坐鎮,奇幻劇《請君》開播后熱度就名列前茅。
但劇是紅了,爭議也隨之而來。
女主李沁被指用力過猛,某些劇情橋段為了撒糖而撒糖缺乏邏輯,男主任嘉倫原聲臺詞更是被嘲上熱搜,甚至還引來官媒下場。
有網友表示,《請君》中任嘉倫不開口時人物形象立得很穩,一旦說起臺詞,給人的感覺就有些軟綿綿的、氣勢不足,沒什么感情起伏,就好像念臺詞的AI。
還稱被任嘉倫的原聲臺詞影響了代入感,還不如用后期配音。
在某打分平臺上,吐槽任嘉倫原聲臺詞的討論也層出不窮。
隨著話題持續發酵,演員該不該用原聲臺詞的詞條登上熱搜,官媒也親自下場點評。
官媒分別放出了配音版和原聲版的兩個視頻做對比,明顯是配音版本的角色塑造更加成功。
這一舉動頗有點“公開處刑”的感覺,也讓眾人更直觀地感受到專業配音與非專業之間的差距。
針對“演員該不該用原聲”這一話題,官媒曬出的視頻里采訪了路人、演員和專業影評人的意見。
路人的觀點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認為演員用自己的聲音能給予角色更多的感情色彩,讓角色更加真實,從而增強代入感。
另一類則認為如果演員的聲音不貼合角色或者臺詞說不好,還不如用更專業的配音。
殷桃、徐靜蕾等演員更傾向于演員應該自己去配音,除非是某些不可抗力的影響。
視頻中還舉出了一個老藝術家的例子,因為角色是配音自動放棄了獎項,這一舉動不知道“打臉”多少人。
影評人譚飛的意見也是大同小異,認為聲音是角色的一部分,如果條件不好,可以后續鍛煉。
但演員用原聲并不是絕對的,對于那些聲線與角色違和、或者是情況特殊需要用配音時,還是建議用配音。
同時也表示對于用原聲的演員應該鼓勵和支持,但演員應該有自己的目標和操守。
官媒下場讓這一話題的熱度再攀新高,也將任嘉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任嘉倫可以說是以一己之力帶動原聲內卷,但他這只“出頭鳥”可不好當。
此前網友在平臺上吐槽任嘉倫原聲臺詞時,就有粉絲出面挽尊。
這次官媒的視頻被粉絲解讀為是在力挺任嘉倫,尤其譚飛在社交平臺上的動態,更是給粉絲打了一劑“強心針”。
相關話題下許多粉絲用著復制粘貼的話術去控評,引發了網友的強烈反感。
還有網友表示粉絲的部分話術有偷換概念之感,官媒表態和影評人的態度是鼓勵演員用原聲,而不是表揚任嘉倫的原聲。
后續譚飛就相關話題登上熱搜表示不解,還專門發了一條動態反問。
正如他所說,聲是演員的基本功,用原聲本該是常識。
但就是這一常識,成了爭議的導火索,不知是演員的悲哀,還是觀眾的悲哀。
觀看雙方的爭議言論不難發現,雙方爭執的點并不完全統一。
觀眾不滿任嘉倫原聲臺詞不過關還不用配音,影響了自己的追劇體驗。
粉絲則認為任嘉倫敢用原聲就了不起,應該支持,而且每個演員都有不足之處,需要時間成長。
譚飛的觀點更是給了粉絲們底氣,但這份支持和鼓勵不該成為“道德綁架”的令箭。
我們理解粉絲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任嘉倫對于粉絲來說是需要維護的偶像,但在非粉絲眼中,他只是一個演員。
觀眾用演員的標準去要求和看待任嘉倫時,難免會出現與粉絲不同的聲音。
粉絲與其到處“捂嘴”,敗壞偶像和自己的路人緣,不如保持理性。
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倘若任嘉倫在接下來的作品中有進步,他們也會不吝贊美。
但不能去強行要求觀眾接受演員的不足,演員自身的問題,觀眾沒責任去買單。
其實,一直以來任嘉倫的口碑都不錯,曾成功塑造過性情狠辣的錦衣衛陸繹、深情的廣平王李俶、“BE天花板”周生辰、鮫人長意等諸多經典角色。
此番引發爭議,關鍵點就出在原聲臺詞上。
可見,對于角色來說,除了演員外形和表演之外,聲音與臺詞也尤為重要。
換句話說,聲音、臺詞也是角色塑造的一部分。
拋開聲音、臺詞談演技,本質上就是片面的行為。
聲、臺、形、表是演員的必修課,也可以說是作為一個合格演員的基本功。
但不知從何時起,這些基本要求慢慢變質。
很多本應該的東西反而成了粉絲們“尬吹”的對象,何其悲哀。
章子怡曾問過一個問題,她說:“演員是一個很低級的職業嗎,所有人都想來分一杯羹。”
不是演員這個職業低級,而是演員的門檻變得越來越低,甚至某些時候根本沒有門檻。
只要有流量有人捧,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人也能當主演,讓那些苦讀科班的人情何以堪。
演員兩個字逐漸變成“演貝”、“寅貝”、“演唄”。
這些詞語在諷刺演員專業能力不足的同時,也正說明了演員門檻變低的現狀。
非科班出身、各方面不達標的人卻能頻頻拿下好角色,被粉絲吹上天,還捂嘴觀眾,這才是大家反感的癥結所在。
我們允許演員不是十全十美,并不是支持他們“擺爛”,而是給他們成長的時間。
但若演員自己沒有上進心,還想讓觀眾叫好,趁早洗洗睡吧,還能做個好夢。
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