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著名歌手楊坤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即將舉行出道以來的第一場個人演唱會。
現場,他表示為了這難得的“第一次”,他將力邀兩位天后為自己助陣。
至于到底是哪兩位天后擔任嘉賓,楊坤則不肯透露。
面對楊坤的“賣關子”,記者各種猜測。
有人猜是那英,有人猜是田震。
聽到那英的名字時,楊坤表情如常;聽到記者提田震時,楊坤則正色道:
“田震,我不認識。”
楊坤此話引起不少的爭議。
雖然楊坤所說的“不認識”極有可能是指“沒私交”,
但還是有不少網友把楊坤生硬的口氣和表述解讀為了“站隊”。
也就是在那英與田震的“天后之爭”中,毅然選擇支持自己的好友那英。
21年前的內地樂壇,田震與那英的恩恩怨怨一直令人樂道、引人關注。
至今,在百度以“田震和那英恩怨”為主題詞進行搜索,都有超過550萬條內容。
事實上,田震也好、那英也罷,都曾是內地樂壇響當當的“大姐大”。
曾幾何時,二人也有過惺惺相惜的相互欣賞,
但最終,卻或被動或主動地雙雙走向了行同陌路的境地。
從此,在解不開的糾葛中,各自演繹著不同的音樂人生。
初試啼聲
1966年5月,田震出生在北京。
一年半后,那英降生在遼寧。
二人雖然家鄉不同,家庭背景也相去甚遠,但對音樂的熱愛都是自兒時便開始顯現。
比起來,田震的先天條件更加優越一些,因為她的母親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女高音歌唱家。
曾在某軍區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后來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成為一名音樂。
然而,小時候,母親并未能給田震很多的專業指導。
因為,田震家中共有四個孩子,母親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常常忙得團團轉。
無奈之下,身為家中老幺的田震經常被母親送到鄉下的親戚朋友家生活。
輾轉于奶媽家和姑媽家,田震過了差不多十年的“寄宿”生活,
直到小學三年級,田震才回到父母身邊。
在父母的教導下,田震成績優異,初高中都就讀于重點中學。
但就在高中“要勁兒”的時候,養育田震多年的姑媽離世了。
這給了田震巨大的打擊,也激發出青春期激烈的叛逆。
她把頭發剪得很短,理成男孩子樣的“板寸”,并從此無心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高考時,田震毫不意外地落榜了,而且拒絕了父母提出的復讀的建議。
揪心的母親為田震的前途操碎了心,她動用自己的關系,
把田震安排進了自己的工作單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工作雖穩定了,但田震卻沒有多領情,因為她一心只想唱歌。
那個年代,鄧麗君的歌聲傳遍大街小巷,田震也沉醉其中。
她無心上班,只是一門心思地唱鄧麗君的歌。
母親看不下去,她從專業角度指點田震說:
“你的聲線根本不適合唱鄧麗君,你要真想當歌手,就要有自己的風格。”
但田震卻很是執拗,她還是一如既往地模仿鄧麗君。
幾個月后,田震唱起鄧麗君,便已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她錄了一盤樣帶,寄給了唱片公司。
然后,她便頗為順利地發行了第一唱翻唱專輯《荒城之月》。
隨后,田震在幾個月的時間里又接連出了兩張專輯,沒有原創,全是翻唱。
對于女兒的成績,母親很是意外,但也同樣克制。
她還是告訴田震,一定要唱出自己的風格,不能只停留在翻唱。
為了幫助女兒在歌唱事業上更進一步,母親幫田震請了專業老師。
旁人好奇她為什么不自己教田震,田震母親淡淡地說:“醫者不自醫。”
這份冷靜,足見田震母親的苦心。
而田震也沒有辜負母親的苦心和安排,在專業指導下,田震展現出極佳的天賦與悟性。
她進步神速,一年后又發了一張專輯《蒙尼卡》。
在這張專輯中,田震完全擺脫了模仿。
她唱出了屬于田震自己的聲音,也為今后的演唱道路樹立了鮮明的個人風格。
1987年,田震首次登臺演出。
年僅21歲的她初試啼聲便引萬眾矚目,許多知名樂團都向她伸出了橄欖枝。
最后,田震選擇加入中國廣播藝術團電聲樂團。
女兒端上了“鐵飯碗”,田震母親放下了懸著的一顆心。
但僅僅三個月后,田震便鬧騰著要辭職,因為她不喜歡被束縛。
面對人生的重大選擇,父母再一次沒拗過女兒。
就這樣,田震親手“摔碎”了“鐵飯碗”,并且從此再也沒有加入過任何文藝團體。
對于專業文藝院校或團體,田震不甚在意,但另一位未來天后那英卻挺在意。
而這也讓那英的出道多了幾分坎坷和曲折。
那英自小嗓音條件就很突出,小學就當上了學校合唱團的領唱。
與田震一樣,那英也是一心想要唱歌,但遇到的阻力卻比田震大很多。
那英出身于杏林世家,父親一心想要女兒那英女承父業,長大后也做一名醫生。
但那英對學醫毫無興趣,一有時間就是出去唱歌或是排練。
在父親眼里,那英這樣完全就是不務正業。
有一次,氣極的父親把那英堵在家里,用拖鞋抽那英。
但就算鞋底都抽成了兩半,那英也毫不松口。
盡管得不到家里的支持,但那英還是義無反顧地向著歌唱的目標努力。
她一心想考沈陽歌舞團,前前后后,考了三次才終于如愿。
進了歌舞團,那英長期給別的歌手當伴唱。
她不氣餒,而是更加努力地練習,默默地努力。
一次,主唱因病無法登臺,那英立刻抓住機會,展示出自己過人的歌喉。
也就從那天起,那英成為了團里的主唱。
隨著登臺獨唱機會的增多,那英也像田震那樣,找到了一位專心模仿的歌手——蘇芮。
1988年,“陽光杯”青年歌手大賽在北京舉行,那英獲得了參賽機會。
父親依然反對,他根本不相信女兒那英能比出個什么結果,覺得她只會丟人。
又是一番“斗爭”,那英終于說服了家人。
父親塞給那英一百塊錢,讓她看看天安門就回來。
但那英卻信心滿滿、期待甚高。
而事實證明,還是那英更加了解自己的實力。
在那屆大賽中,那英憑借日積月累的模仿功力,將蘇芮的《我找到自己》唱得眾人喝彩,
一舉奪得了通俗歌曲組金獎。
而她的演唱實力也得到慧眼如炬的谷建芬的賞識。
賽后,谷老師找到那英,表示想要收她為徒,邀請她加入谷建芬聲樂培訓中心。
那英欣然應允,還充滿自信地“夸下海口”:
“谷老師,以后你就偷著樂吧!”
在機遇的推動下,那英離開了東北老家,來到北京開創自己的音樂事業。
而日后內地樂壇的兩位天后級歌手,也就這樣匯聚到了北京。
“一姐”之爭
就在那英剛到北京的那年,
田震已經在內地唱響了《我熱戀的故鄉》和《黃土高坡》兩首膾炙人口的歌曲。
所以,比起那英的初來乍到,作為北京“土著”和樂壇前輩,
田震早已站穩了腳跟,而且還擁有了相當程度的知名度。
當時,內地樂壇刮起了一股“西北風”。
而田震當時最受歡迎的兩首作品,恰巧就是這一類型歌曲的代表作。
那兩年,田震用充滿力量的嗓音演唱著“地也肥呀,水也美呀……”,
唱著“我家住在黃土高坡……”
一路從國內,唱到了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國。
成為內地歌壇實力與個性兼備的女歌手。
這一時期,那英同樣也在“西北風”中一展歌喉。
她演唱了《山溝溝》,在當年入選了中國香港年度十大金曲。
隨后,那英又先后參加了多次大型歌唱比賽,均有斬獲。
同時,她的幾首單曲也均成績不俗,
其中,僅《山不轉水轉》就連獲“全國電臺”評選冠軍和全國青年歌手新人獎。
雖是后來者,但那英此時與田震大有齊頭并進之勢,兩人也或多或少地產生了交集。
1993年,作為當時內地歌壇新生力量的優秀代表,田震與那英一同赴日本登臺表演。
同行的還有劉歡、韋唯等知名歌手。
在當時后臺排練的視頻中,田震與那英緊挨著就座。
在相對寬松、自在,且對座次沒有嚴格排序的環境中,二人能挨著就座,
雖不能證明她們關系親厚,但也起碼能說明,二人那時都不反感和抵觸對方。
但似乎田震與那英的關系也就止步于此了,除了偶然的同臺,二人再無私交。
后來,在一次采訪中,田震曾坦率地表示:
我與那英雖然都在北京,但私底下卻并無交往。
就這樣,兩人同在北京的音樂圈里“打滾”,但卻涇渭分明、各自為戰。
1993年前后,那英與田震都開始向外擴張自己事業的版圖,
將觸角伸向當時娛樂業更加發達的港臺。
先是那英簽約了臺灣福茂唱片,接著是田震加盟香港紅星生產社。
這之后,兩人全都進入了事業的高速發展期,好作品井噴式涌現,個人知名度迅速攀升。
三年間,田震接連推出兩張專輯,
里面包括了《野花》《干杯,朋友》等多首傳唱度極高的歌曲。
其中她的個人同名專輯《田震》高居1996年內地專輯銷量榜榜首。
隨后,田震又與崔健合開“世紀絕唱”演唱會,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
那英方面,她先后演唱了《霧里看花》、《白天不懂夜的黑》等歌曲,
并于1997年轉投百代唱片。
隔年,那英與好友王菲搭檔,在春晚演唱《相約98》。
還是在那一年,那英發行專輯《征服》,亞洲區銷量突破了200萬張。
演唱功力的不斷提升和好作品的廣為傳唱,推動著田震與那英的事業高歌猛進。
而在另一面,卻是另外兩位內地樂壇“一姐”的日漸沉寂。
原本,90年代內地歌壇女歌手方面,一度呈現出“四足鼎力”的局面。
韋唯與毛阿敏出道更早,她們的影響力與號召力也更加強勢。
但隨著韋唯遠嫁瑞典,毛阿敏深陷稅務風波,
曾經的四人分庭抗禮逐漸演變成了田震與那英的“雙姝爭艷”。
好事的媒體開始制造話題,比較二人的成績和唱功,
故意把原本沒什么交集的二人放在對立面,“天后對決”這樣的描述也在這個時期屢見不鮮。
面對媒體和市場運營方的刻意為之,田震和那英都表現得很是冷靜。
田震表示:“我只想做好我自己。我不愿意被拿來跟誰比較。”
那英則更是謙虛,雖沒有師出同門,
但她堅持把田震稱為“大師姐”,稱贊田震唱功、人品俱佳。
同時,她還十分冷靜地批判了這種“搞對立”的行為,直言:
“主辦單位為了市場需要,提高票房收入,人為地將我和田震對立起來,這很不好。”
誠然,“一姐”之爭的當事人不接招,外界再怎么推波助瀾也沒用。
但身處同一個圈子,資源也就這么多,當“蛋糕”分不勻時,矛盾自然是再所難免。
而這樣的分配不均很快到來。
2001年4月29日,“中國流行歌曲榜”頒獎典禮在南京舉行。
作為“十大金曲獎”獲得者,田震走上舞臺。
但她并沒有領獎,反而是對主力方一通炮轟。
原來,田震在該次評選中,以票數第一的成績獲得了重磅獎項——“最受歡迎女歌手”獎。
因為頒獎當天已有活動安排,田震方向評選組委會表示,將派人代為領獎。
但主辦方堅持得獎者必須親自到場,因此,田震推掉計劃中的活動,在頒獎當天趕到南京。
可到了南京,主辦方卻表示要為田震臨時另設一個名為“華語最受歡迎歌手大獎”,
而原定獎項將頒發給票選第二位,也就是那英。
這樣的安排令田震大為光火。
所以她干脆地拒絕了主辦方的安排,在臺上一通“輸出”后摔了話筒揚長而去。
田震一走,壓力就轉移到了那英一方。
當時在場的許多人都以為脾氣火爆的那英更不會接受這個順延的獎項。
但沒想到那英相當沉得住氣,她上臺領了獎,并且哽咽著說:
“也許我是最幸運的,但我不是最好的。”
用一句話接受了榮譽,也給了田震面子。
接著,在表演中,那英再度落淚,現場觀眾也就此不再起哄,而是報以掌聲。
頒獎過后,余波未平。
田震方召開記者招待會,闡述了事件原委,并再次對組委會表示不滿。
有記者問,為什么不接受主辦方新設立的“華語最受歡迎歌手大獎”。
田震表示自己該是什么獎就是獎,至于
“什么‘全球華語’,就是全世界、全宇宙人民最受歡迎歌手,你敢頒,我還真不敢領。”
而且,田震方在采訪中還特意強調,這次炮轟是沖著不公平現象去的,絕不是針對某個人。
盡管田震是對事不對人,但這樣轟轟烈烈地“撕”過一場后,
田震與那英都無可避免地卷入到輿論和風波的中心。
此后,圍繞著“一姐”之爭,田震與那英被更加頻繁地比較。
比完銷量比獎項,比完獎項比歌迷,比完歌迷再比演唱會反響和規模……
在這樣的暗潮涌動下,即使田震與那英再不想對抗,也都騎虎難下了。
反正,“摔話筒”事件后,田震與那英再無同框,“一姐不見一姐”的局面也一直持續到至今。
各自安好
2001年之后,田震與那英的事業都依然穩步發展。
音樂上推陳出新,演唱會場場爆滿,各大晚會經常露臉。
在眾說紛紜的議論聲中,兩人難分勝負、各有所長。
這樣勢均力敵的局面到了2007年時被悄然打破。
那一年開始,歌迷突然發現,田震不知從何時起已然淡出,許久不再露面。
一時間,那英“封殺”田震的傳聞被傳得有鼻子有眼。
那英對于這樣的無稽之談從未回應過,而隨后就傳來了田震患病的消息。
經醫生診斷,田震患上了血液病,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令田震措手不及。
后來她在采訪中表示,得知病情的那一刻,自己真是“眼前一黑”。
而每況愈下的身體也不允許她再工作,只能專心治療和休養。
于是,田震就這樣中斷了如日中天的事業,遺憾、不甘,但也有患難見真情。
事實上,在田震的歌手之路上,很早就有張衛寧的陪伴。
這位充滿才華的音樂制作人,親自操刀為田震打造了最為成功的專輯。
作為老板,他陪在田震身邊,一起應對“摔話筒”事件的一系列風波。
作為愛人,他不離不棄,陪伴田震抵抗病魔。
而當田震的身體條件已不允許生育時,他也毫不猶豫地迎娶了田震,并且一直恩愛到如今。
田震因病隱退前后,那英也主動放慢了事業的腳步。
她抽了幾年的時間,一口氣辦了失戀、結婚、生子好幾件人生大事。
28歲那年,那英與足球運動員高峰開始交往。
兩人分分合合,期間還育有一子,但最終也能沒走到結婚那一步。
2005年,那英結束了十年的戀情;
隔年,那英與酒吧老板孟桐相戀并結婚;
再過一年,40歲的那英生下女兒。
2009年,兒女雙全的那英重回歌壇。
第二年,便奪得MTV音樂盛典“最受歡迎女歌手”大獎。
靠著實力與性格魅力,那英當仁不讓地走上天后寶座。
而從容、自信、大氣的她,也開始面對更加廣闊的市場和更多的成就。
從音樂盛典評委會主席到世界巡回演唱會,從選秀節目導師到綜藝節目冠軍。
那英在身份的轉換中不斷展現成熟女人的魅力,在乘風破浪中成為最閃亮的姐姐。
而與那英的“熱鬧”相比,田震則“安靜”許多。
現在,她與丈夫張衛寧在澳洲的大HOUSE里過著恬靜怡然的生活。
雖遠離內地樂壇,但依然有著話題度。
幾天前,女籃姑娘一路過關斬將,捧起世界杯亞軍獎杯。
球迷們為她們傾倒,充滿敬意地稱姑娘們為“鏗鏘玫瑰”。
而不少網友也想用歌聲表達自己的贊美,不約而同地說:
“此時,應有田震《鏗鏘玫瑰》的歌聲響起。”
算來,田震已淡出歌壇15年。
這15年里,她鮮少露面、極少登臺,新單曲更是只發過寥寥的一首。
但她卻依然時常被歌迷記起,一首首金曲也依然被傳唱。
那種淡然卻卓絕的姿態,稱得上是:
田震已不在江湖,但江湖卻依然有她的傳說。
而遙遙相望,則是那英傲然無雙的態度:
姐還在江湖,姐就是權威和榜樣。
而這或許也是“一姐”之爭的額外贈送。
在曾經的“對壘”中,那英與田震同時雄踞“一姐”之位。
在暗暗的較勁兒中,她們不自覺地相互促進。
在有來有往中,讓彼時的內地樂壇不寂寞、不呆板,充滿著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而當紛爭散去,她們留下的那些優秀作品依然閃光、依然精彩、依然點綴著華語樂壇。
擁有了如此成績,縱使她們在與對方的競爭上,始終難分伯仲。
但在與自己的競爭中,那英也好、田震也罷,
她們便都是勝利者,都是當之無愧的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