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邵逸夫組建了“南國實驗劇團”,進行電影新人培訓實驗性質(zhì)摸索,這么做的目的是,一方面不必付出驚人的片酬拉攏天皇巨星加盟。另一方面又可以很廉價的使用有演技培訓的學員做臨時演員降低成本。
校址選在彌敦道,學員名額40人。由顧文宗任團長。
南國實驗劇團講師有:井淼、丁善璽、吳鐵翼、魏平澳、許寗一、李至善、毛威、向伶、方圓、呂國鋒、邱一峰、陳廣等。
主要學習表演、臺詞、中西舞蹈、導演、編劇、名劇欣賞、武術(shù)、攝影概論、歌唱、形體模擬、化妝、服裝、發(fā)型、配音等。
南國實驗劇團第一期學員有:午馬(原名馮宏源)、羅烈(原名王立達)、秦萍(原名陳小平)、于倩(原名閻芷玲)、邢慧(本名邢詠慧)、李婷(李中婷)、張燕等人。
南國實驗劇團第二期學員有:李菁(原名李國瑛)、方盈(本名倪芳凝)、江青(原名江獨青)、鄭佩佩、潘迎紫、麥秋、李麗麗等人。
其實第一期和第二期相差也就幾個月的時間,南國實驗劇團第二期演員訓練班畢業(yè)公演劇目《香妃歌》參與的人員還蠻多的:
馮午馬(午馬)、范國平、甘禾貝、黃君旭、凌凡、陳鴻烈、王屏孫、葉焜生、吳識毅、王若平、麥秋、黃紹強、鄭克宇、張佩儒(金川)、張盈盈、李婷(李中婷)、倪芳凝(方盈)、程涂生、梁樂華(岳華)、徐修、宋美君、于倩(閻芷玲)、毛詠芳、潘迎紫、李國瑛(李菁)、馬綺美、區(qū)國興、亞子、樊梅生、吳景麗、蔣德明、李麗麗、周堅子(丁茜)、丁東、江虹、樂蒂(奚重儀)、張鳳、曹慧芬、江青(江獨青)、李紅珠、張佩山、蔡挺、鄭佩佩、馬劍棠、江交聲、盧永健;
1967年,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創(chuàng)辦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英文簡稱:TVB,中文簡稱:無線電視)
1968年,TVB電視劇《夢斷情天》大獲成功,邵逸夫決定大搞電視事業(yè),電視劇可比電影的演員需求量大的多,南國實驗劇團逐漸供應不上需求的演員。
1971年,邵逸夫聯(lián)合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成立“演藝人員訓練中心”,由孫家雯主持,合并南國實驗劇團,全面培訓新人。如后來的大才子黃霑,就出身于歌唱組;歌星羅文,出身于舞蹈組。
南國實驗劇團也為香港電影電視事業(yè)培養(yǎng)了很多人才,除了上面寫的,還有新藝城影業(yè)創(chuàng)辦人之一的石天(本名劉偉城)、鄭少秋(本名黃可中)、狄龍(本名譚富榮)等等。
可以這么說,其實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的前身就是南國實驗劇團訓練班。
1972年,邵逸夫開辦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邵逸夫親邀耶魯大學戲劇藝術(shù)碩士畢業(yè)的鐘景輝擔任校長。“南國實驗劇團”正式退出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