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間,國慶七天小長假已經(jīng)結(jié)束,2022年的國慶檔票房之爭已經(jīng)落下帷幕,其中《萬里歸途》以10億票房一騎絕塵的拿下該檔期票房冠軍,而今年的國慶檔總票房僅僅只有14.92億,和2021年42.46億的國慶檔總票房相比,差距非常大,幾乎已經(jīng)倒退回了2016年的票房水平。
要知道一般來說,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三個檔期,除了春節(jié)檔和暑假檔之外,國慶檔最穩(wěn)定也最容易出“爆款”,比如2021年在國慶檔中狂攬30億票房的《長津湖》、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與《中國機長》不相上下加起來拿走將近40億票房、2017年《羞羞的鐵拳》在眾多喜劇電影中殺出重圍等等。
今年的國慶檔沒有“爆款”,由饒曉志導(dǎo)演,張譯、王俊凱、殷桃共同主演的《萬里歸途》就廣受好評,在同期上映的七部電影中不僅票房大幅度領(lǐng)先,口碑也是一騎絕塵。但這種“一枝獨秀”和往年國慶檔的多面開花相比,就顯得格外的單薄。
先說今年國慶檔票房嚴重下滑的第一個原因,那就是主旋律大片扎堆、觀眾可選擇的余地太少。在今天國慶檔同期上映的7部新電影中,有四部劇情片和三部動畫片,看起來非常豐富,實際上講述撤僑的《萬里歸途》、講述救助新疆小男孩的《平凡英雄》,以及記錄中國煉鋼歷史的《鋼鐵意志》在觀眾眼里都屬于比較典型的主旋律大片,從本質(zhì)上來說沒有太大差別,所以在觀影時大部分觀眾只會選擇一場進行觀看。
往年也不是沒有幾部主旋律電影齊頭并進的情況,比如2019年的國慶檔中,《我和我的祖國》與《中國機長》之間的票房廝殺就不相上下,直到檔期結(jié)束后才拉開明顯差距。原本今年的國慶檔是極有可能復(fù)制這種盛況,但是隨著預(yù)售破億的《長空之王》臨時撤檔、被觀眾寄予厚望的國漫動畫《深海》也沒能如期上映,導(dǎo)致許多原本打算假期觀影的觀眾直接放棄走進電影院。
其次就是在近幾年的國慶檔中,“主旋律”電影太多太飽了,讓觀眾已經(jīng)有點看膩了,尤其是從去年國慶檔的《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到春節(jié)檔的《長津湖之水門橋》、《狙擊手》、《奇跡·笨小孩》等等,這些收割了同檔期大部分票房的電影全是主旋律,哪怕電影再精彩也容易審美疲勞。
所以在看到今年國慶檔劇情片全都是同類型電影之后,難免起了“逆反心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電影與電影之間的差異化不夠大,一般來說同檔期電影最好是劇情片、喜劇片還有動畫片共同支撐,這樣一來電影的受眾得到擴展,在優(yōu)秀電影的口碑發(fā)酵之后,也會拉高電影的上座率和觀影總次數(shù)。
反之,如果同期電影同質(zhì)化嚴重,觀眾只會在一堆相似的電影中選擇一部進行觀影,這也是為什么今年的國慶檔明明《平凡英雄》有《烈火英雄》和《中國機長》打底,整體質(zhì)量完全不輸給其他同期電影的情況下,竟然在整個假期期間只收獲了一億票房的根本原因。
最后一點則是因為今年國慶檔的宣發(fā)太混亂,原本已經(jīng)準備在國慶檔“大殺四方”的《無名》、《深海》、《長空之王》等都放出了大量物料,結(jié)果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臨時撤檔,而前期根本沒有宣發(fā)的電影不得不硬著頭皮被拉來救場,在這種情況下,票房根本不可能達到預(yù)期。
比如被一些網(wǎng)友認為頂了《長空之王》檔期的《搜救》最終只收獲了幾百萬票房,在大環(huán)境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慘淡。在《深海》撤檔之后,動畫電影里只有《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5》能夠滿足一些家庭帶娃觀影的需求,但過于低齡化的內(nèi)容讓這部電影最終拿下了6000萬票房,這一成績顯然不能和2020年國慶檔期間狂攬13億票房的《姜子牙》相提并論。
總的來說,今年的國慶檔總票房成績一般,觀眾的觀影積極性也不高,不知道明年的國慶檔能否吸取今年的經(jīng)驗教訓,真正做到百花齊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