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國慶檔正在熱映!由饒曉志導演,郭帆、王紅衛監制,張譯、王俊凱、殷桃領銜主演的電影《萬里歸途》也已加入其中,于9月30日全國上映!
上映至今7天,拿下9億票房!豆瓣評分7.6!
要知道,整個春節檔到目前為止,才12億票房。
作為中國首部聚焦外交官撤僑的電影,《萬里歸途》不僅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也呈現了外交官撤僑幕后很多不為人知的驚險故事,光是預告就讓人看得熱血沸騰,成為了不少影迷國慶觀影的首選。
首次揭秘撤僑幕后
普通觀眾對于外交官的概念還停留在大使館里西裝革履的形象里,《萬里歸途》則把戰亂環境下真實的外交官撤僑行動呈現了出來。
電影中,努米亞共和國發生暴亂,緊張局勢不斷升級,撤僑行動刻不容緩,然而就在駐地使館和外交部人員撤僑任務順利完成后,卻意外發現還有一群同胞被困,但由于人手不夠,營救行動陷入了艱難抉擇,因此,原本打算當天往返回國的外交官宗大偉(張譯飾)和新人隨員成朗(王俊凱飾)便臨危受命,主動放棄了回家機會,毅然決然地深入戰火,努力營救出由白婳(殷桃飾)所帶領的被困同胞們。
但真實的撤僑行動遠比想象得曲折很多,在電影里,宗大偉和成朗赤手空拳進入暴亂地區,面臨著險境的重重危機,比如與邊境檢察官溝通屢屢碰壁、與大使館失去通訊,以及叛軍突如其來的槍火襲擊等等,除此之外,他們還要經受人性的考驗與思想的摩擦,例如在營救途中,由于成朗年輕氣盛,很多時候都不認可宗大偉的做法,兩人因此產生了不少矛盾。而在之后,他們還會遭遇死亡威脅和同胞們的質疑。可見,如果沒有電影的直觀呈現,觀眾可能很難想象,這種艱辛場面是外交官們撤僑路上的真實險境。
真實感強,沉浸式體會撤僑行動
從官方發布的預告中可以看到,電影呈現出了非常真實的質感與環境,無論是爆發的槍炮、荒蕪的沙漠,還是觸目驚心的尸體以及隨處可見的異域建筑,都讓人不由得沉浸其中,仿佛真的置身于戰區。然而實際上這些都是在國內取景拍攝的,為此,饒曉志導演還帶領劇組花了100天時間到全國各地堪景,竭力追求非洲風貌的呈現,除此之外,劇組甚至搭建了一座擁有七十多棟建筑的非洲小城,把還原場景做到了極致。
與此同時,為了真實還原撤僑行動,劇組不僅查閱了大量資料,研讀撤僑相關的紀實報告文學,也查閱參考了大量相關人員的采訪資料,花大量精力從中提煉出真實且深刻的故事情節,并為之所用。
當然,演員們也為此付出了很多。張譯原本以為拍這部電影沒有打戲,所以會比以往都簡單,可他卻沒想到事實恰恰相反,文戲對演員的要求可能更高。由于電影涉及外交題材,他還需要學習阿拉伯語,而阿拉伯語又是世界上公認最難學的語言之一,因此他們在臺詞上下了不少功夫。
可見,從大型場面的還原,到交流時的語言,《萬里歸途》將電影氛圍營造得逼真自然,力求把觀眾帶入其中,調動起最真實的觀影情緒。
觸動內心的溫情與感動
電影雖聚焦于外交官群體,卻并沒有把他們打造成高高在上的人,而是真實地把他們作為普通人的一面展現了出來。影片里,張譯飾演的宗大偉在外交部是一等秘書,而脫下西裝,他也只是一位有妻子的普通男性。在前往努米亞共和國后,他面臨著拯救同胞和陪伴待產妻子的艱難抉擇,一方面是國家使命,另一方面又是難以割舍的摯愛,可他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前者。
于是,當宗大偉還在戰火里求生時,遠在中國的妻子陳悅(萬茜飾)生下了孩子。之后,兩人便通了一次隔洋電話,而這通電話,卻讓很多人看得淚目。當陳悅聽到電話里的炮火聲時,便止不住開始擔憂,不知不覺流下了眼淚,但她并不想讓丈夫擔心,只能趕緊擦掉淚水,然后生氣地問對方給孩子起名字沒,幾句之后,失去陪伴的委屈也涌上心頭,而最后聽到丈夫說出孩子名字時,開心與期盼也交織在一起,可見,短短一通電話,她就把這種對愛人的復雜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反觀宗大偉,得知孩子是女兒時,他也難掩臉上的不知所措與喜悅,可更多的,還是對妻女的愧疚之情。
而殷桃飾演的白婳也不例外。在外,她是駐外分公司的總經理,一個不折不扣的女強人,在內,她也是一位外交官家屬,有著母親的身份。影片里,當努米亞發生暴亂時,她首先站了出來,想帶著其他同胞一起逃離暴亂地區。可這一路上危機重重,甚至還需要面對摯愛的犧牲,她都努力隱忍,咬著牙堅持了下來,展現出當代女性身上的強大力量。
除此之外,王俊凱飾演成朗和宗大偉之間的情感變化也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經驗豐富的外交官,另一個則是初出茅廬的新人,性格迥異,因此,在營救被困同胞的路途中,兩個人總是會產生大大小小的摩擦,其中還包括信任危機與年齡差所導致的觀念差異,所以數次爭吵在所難免。但經歷了不斷磨合后,兩人都把救回同胞視為首要任務,宗大偉深明大義,把外交官的使命銘記于心,成朗也逐漸成長起來,學會了顧大局,不再盲目行事,而之后的劇情里,兩人因為意外分道揚鑣,更讓成朗肩負起了強大的責任感。到了最后,兩個人也從摩擦不斷慢慢建立起出生入死、彼此認同的“戰友情”。
戰爭里的人性孤光
《萬里歸途》里有淚點也有燃點,而始終貫穿于電影的,莫過于無處不在的愛國情懷。在救人初期,宗大偉和成朗毅然放棄回國,選擇了深入戰火之中,這就是一種身為外交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之后的路途里,無論是遇到多么艱險的境況,他們也依然不愿放棄任何一位同胞,寧愿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把人救回來,更是詮釋了他們身上的責任與擔當。其中,最觸動人心的臺詞便是宗大偉所說的那句,“我帶你們,回家。”
他們正是抱著這種把所有同胞都帶回祖國的信念,才能赤手空拳穿梭于異國險境,才能在面臨危險時勇敢無畏。這個時候,他們不再是一位普通人,而是心懷祖國同胞的“戰士”,即便前方槍林彈雨,卻仍然阻擋不了歸家的路。
萬里歸途中,沙漠戈壁、炮火紛飛,就連基本的饑飽問題也難以解決,然而不管路途有多坎坷,所有身處險境的中國同胞都會眾志成城,一起抵御歸途的一切障礙,最終回到祖國的懷抱里。這樣的故事不僅深刻熱血,也散發出了人性光芒,讓觀眾不禁沉浸其中,抒發出內心的感慨與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