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劇版《知否》對原著有很多改編,比如,為了方便過審,改掉了盛明蘭穿越的設定;給明蘭和齊衡加了感情線,最終通過不為的死、邕王妃要挾齊衡迎娶嘉成縣主的方式讓他們再無可能,還有,還給盛明蘭加了不少戲份,更加凸出她的女主光環。
除此之外,不少配角的設定也被改了,比如,在原著里,齊衡的第二任妻子申氏結局并不好,而在劇版里,申氏靠自己的高情商表現最終抓住了丈夫齊衡的心,成為了人生贏家,還有就是顧廷煒了。
在劇版里,顧廷煒是顧廷燁的好弟弟,盡管母親小秦氏佛口蛇心,心狠手辣,一直在算計顧廷燁,想要置顧廷燁于死地,挑撥離間,但是,顧廷煒一直站在二哥哥身邊,與顧廷燁兄弟情深,從未想要傷害二哥哥。得知顧廷燁沒死,顧廷煒是發自內心為了二哥哥高興。
可是,在原著里,顧廷煒成為了小秦氏手里的提線木偶,在母親的教唆下還是成為了顧廷燁的敵人,想要趁著第二次京城變亂的機會謀害盛明蘭母子,最終,也遭到了報應,不僅自己丟了性命,還害慘了自己的妻子朱氏和一雙兒女。
朱氏,一個天真善良、對未來充滿了憧憬的姑娘,從未有過害人之心,只想好好過日子。
可是,她攤上了惡婆婆和媽寶男組合,最終成為了最可憐的存在。
01.
朱氏,在原著里的結局不是一般的慘,她成為了孤家寡人,失去了一切。
她的丈夫顧廷煒因為試圖謀害嫂子盛明蘭和侄子團哥兒,攻打澄園,被亂箭射死,還被定了罪。
寧遠侯府那夜激斗,死傷過半,火勢僅次于皇城大火。皇帝震怒,也不管真相不真相了,先奪了小秦氏的從一品誥命,大理寺據上意將顧廷煒定罪為附逆,念在顧家世代忠良,免其妻兒為奴,免其與騰安國一干逆黨懸尸午門,但責令顧氏宗祠將顧廷煒一支除族,子孫三代不許出仕。
顧廷煒死了,還能說他是咎由自取,起了歹心,干了壞事,遭到了報應,可是,朱氏的一雙兒女何其無辜。若不是小秦氏心狠手辣,為了對付盛明蘭誆騙余方氏,導致余方氏被余家休棄,恨透了小秦氏,為了讓小秦氏生不如死,朱氏的兒女也不會成為了余方氏的報復對象,白白送了性命。
丈夫沒了,一雙兒女都沒了,作為妻子和母親,朱氏該有多么痛苦。即使她還有娘家,會庇護她,可是,她的一生也被惡婆婆和媽寶男丈夫毀了。
朱氏,從頭到尾都沒想要坑害過人。她多次跟明蘭表示,想要與顧廷燁一家和睦相處,希望兩家永遠是親戚。
“長輩的事,我做兒媳是沒法子的。可我總想著,將來孩子們大了,團哥兒和賢哥兒還是堂房兄弟,討媳婦,擔差事,總要來往的。”
朱氏作為承平伯府的嫡女,在家里深受父母和兄嫂的喜愛,自幼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由于小秦氏還指望著承平伯府幫襯顧廷煒,也不敢明目張膽地為難兒媳婦。
朱氏的娘家很厚道,多次幫扶朱氏,甚至答應把嫡出的女兒許配給朱氏的兒子,會護著朱氏兒子的前程。
承平伯府的嫡長孫女,許配給無爵無權的侯府旁支之子,朱家兄嫂的確蠻厚道的;哪怕將來顧廷燁袖手不理,賢哥兒的前程也有朱家護著。話說,好鋼要用在刃上。出嫁女求娘家幫扶,本就不宜過于頻繁,否則,再好的兄嫂也叫惱得煩了。
朱氏從未覬覦爵位,她只希望安生過日子,只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和和順順的。可是,朱氏忘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家里有惡婆婆不斷地造孽,作為兒媳婦怎么可能逃得了池魚之殃?
02.
小秦氏一門心思想要得到爵位,與其是說為了兒子,不如說是為了自己。在她看來,只有得到爵位,才能彌補自己婚姻的遺憾。
繼妻會起奪嫡的念頭,大多是后來老夫慣的;可她不一樣,從嫁入顧府那日起,她就咬牙牢記著,她不能白白委屈做了填房,將來的顧侯必得是她的兒子!
因此,哪怕顧廷煒膽小怕事,一開始根本不想跟顧廷燁爭,哪怕顧廷燁小的時候不懂事,真的把她當作母親看待,發自內心會孝敬她,照顧弟弟妹妹,哪怕朱氏一而再再而三好言相勸,小秦氏都陷入了執念里,為了自己的執念不顧一切。
家有惡婆婆,女人要想過得好,只有兩種辦法,要么離開,要么靠拎得清的丈夫。
就像劇版里,顧廷煒拎得清,見母親小秦氏執迷不悟,便決定帶著妻兒搬出去住。朱氏不跟小秦氏住在一起,自己可以當家做主,余方氏即使起了歹心,也不可能害得了朱氏的兒女。雖然最后小秦氏凄慘下線了,但是顧廷煒還在,還是顧廷燁的好兄弟,朱氏的兒女還在,朱氏依然可以生活得很幸福。
而惡婆婆加上媽寶男的組合,真的是女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王炸。面對這樣的極品組合,你除了及時止損,離開他外,別無選擇。
夫妻是利益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自損,當他干了壞事遭到報應的時候,哪怕你是無辜的,都難免會受到他的牽連。
END.
風云請你討論:你喜歡劇版的顧廷煒還是原著里的?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