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圈的人自來有個毛病:只能夸獎,不能批評。
夸,隨便夸,怎么夸都行,即使牛在天上飛都不在乎;但是批評不行,不但藝人自己不接受,他們的粉絲也會對你群起而攻之,勢必讓你嘗一嘗網暴的滋味。
所以大家才會看到各種頒獎典禮、時尚晚會和演技尬吹,有時候主辦方的尬吹讓網友們都看得頭皮發麻,惡心欲吐。
然而,那些“德不配位”的藝人們,卻對此沾沾自喜,甚至忘了今夕何夕,覺得自己就是這么了不起,進而“飄”了起來。
比如楊穎,明明演技尷尬得要死,卻直言自己就是值8000萬,自己就該拿遍所有獎項。真是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啊。
縱觀內娛急速發展的幾十年,藝人們早已失去了潛心鉆研演技的初心,一個個變成了金錢的奴隸,也忘記了什么是“虛心求教”。
此時此刻,急需一批人或者一個節目來點醒這些自以為是的人,告訴他們:你們并非完美之人,你們也是有缺點的,也是需要時刻進步的。
于是,就誕生了2009年的“金掃帚獎”。
講真,一開始的“金掃帚獎”簡直仿佛一個草臺班子,主辦方是2007年創辦的《青年電影手冊》,主辦人是2009年加入該雜志社的編劇程青松。
一部新雜志想要崛起,就需要一個好主編;而一個好主編想要打造一個熱賣的雜志,則需要想一個能引起全社會關注的好點子;于是,就有了“金掃帚獎”。
雖然“金掃帚獎”最初誕生的目的不那么單純,但人家打出的旗號卻很高尚:
一是為了讓電影人自省,不能讓電影純粹為金錢服務;二是不能讓中國電影的批評停留在思想上,要通過實踐去改善它的生態環境。
確實,這個初衷很美好,也打響了第一炮。
2009年12月,第一屆“金掃帚獎”的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當場宣布“最令人失望的導演和影片”是張藝謀的《三槍拍案驚奇》,引發了外界的轟動。
在此之前,張藝謀一直是第五代導演中的老大哥,其地位和影響力極大,幾乎無人敢當面批評他。
然而,“金掃帚獎”卻撕下了張藝謀的遮羞布,將他放到了全國觀眾面前“羞辱”,轟動效應空前絕后。
僅僅一夜之間,“金掃帚獎”就蹭到了第一波流量,打響了自己的第一炮,并成了未來十幾年坊間的笑談。
此后多年,馮小剛的《非誠勿擾2》、陸川的《王的盛宴》、陳可辛的《血滴子》、郭敬明的《小時代》、鄧超的《分手大師》、王寶強的《大鬧天竺》等等,都曾被版發過這個獎項。
無一例外,所有的電影人都覺得這是一個羞辱,壓根不敢去現場領獎,或者說壓根不屑去現場領獎,“金掃帚獎”只是十年如一日的把獎杯郵寄到了電影人家里。
至于被郵寄到家的“金掃帚獎杯”,到底是被扔到了垃圾桶,還是被砸了個稀碎,那主辦方就不在乎了。
然而,就在2018年,王寶強卻打破了這個“魔咒”。
在此之前,王寶強剛剛經歷了馬蓉的“離婚大戰”,收割了大批網友們的同情,他本人自導自演的《大鬧天竺》也收割了一個好票房。
可是,票房好不代表電影好,大部分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都覺得,它實在是太爛了,壓根對不起自己買票的錢。
所以那一年的“金掃帚獎”頒給了王寶強,貌似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其他人獲得這個獎項,都會選擇性地無視,甚至不承認這個獎項的公信力。可是王寶強卻不在乎,甚至親自到了領獎現場,當場表示:這個獎是對我的督促,會激勵我繼續努力學習,可以鞭策我進步。
相比那些不到場的電影人,王寶強的真誠和虛心,不但贏得了在場電影人的掌聲,也贏得了網友們的認可,拔高了“金掃帚獎”的高度。
確實,作為一個電影人,不能光看到榮譽和金錢,也應該時刻自我反省,找出不足并且不斷學習和進步,才能打造出更多好電影,對得起觀眾的支持。
因為王寶強的插曲,這幾年大家對“金掃帚獎”也不再那么排斥,甚至有些電影人能公開調侃一下這個獎項,也開始反思自己的不足。
這是一個好現象,起碼說明電影圈的人不再假裝糊涂,不再自我欺騙,整個電影圈才能良性發展,留下更多好作品。
而就在2022年,“金掃帚獎”把“最令人失望導演”頒給了包貝爾的《陽光姐妹淘》和鄭曉龍《圖蘭朵:魔咒緣起》。
講真的,雖然鄭曉龍是《甄嬛傳》的導演,也留下了大批好作品,可是看過《圖蘭朵:魔咒緣起》的觀眾,無一不在吐槽這部電影的“爛”。
包貝爾的《陽光姐妹淘》也一樣,不但是翻拍作品,而且沒有翻拍出任何新意,甚至可以直接定義為“復制粘貼”。
可是韓國版的《陽光姐妹淘》是講述的20世紀90年代的故事,中間還涉及到了一些韓國的大事件,包貝爾卻硬是搬到了國內背景里,始終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因此,這部電影從一開始的備受期待到最后的評分狂跌,完全是在意料之中,能拿到“金掃帚獎”更是實至名歸。
可是,包貝爾對此表示不服,并將自己的憤怒發布在了朋友圈里。
10月3日,有一位網友爆料了疑似是包貝爾朋友圈的一段文字。
文字中,包貝爾大爆粗口,狂罵主辦人程青松,還質疑金掃帚獎的評選機制和公正性,可謂字字憤怒、句句不服。
雖然程青松在圈內的口碑也不咋樣,但這些年的“金掃帚獎”貌似還算公平,評選出來的影片基本都是爛片,觀眾也十分認可。
那么,到底是什么引發了包貝爾內心憤怒的情緒呢?是長久的不被認可?還是觀眾的冷嘲熱諷?亦或者是狗咬狗的結果?
其實,這個獎頒給包貝爾,真是一點都不冤,也不知他哪里來的臉叫囂?
包貝爾的“心酸苦難成長史”,在這里不再多做贅述,反正他的人生就是一部“窮屌絲臭跟班逆襲史”,足夠壓抑,也足夠憋屈,所以抓住機會后,他必定是死不撒手的。
參演了《港囧》,加盟了《跑男》之后,包貝爾就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執導了自己的第一部電視劇《歡喜密探》。
這部作品中的名人很多,陣容十分強大,情節也頗為搞笑,因此收獲了很多好評,包貝爾也完成了初步的轉型。
可是細心的觀眾卻發現,這部劇有很多情節疑似是抄襲《潛伏》和《鹿鼎記》,怎么看都不像原創。
但這種質疑的聲音卻微乎其微,包貝爾也貌似窺見了發財的捷徑,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大人物》雖然火遍了全網,但卻是翻拍的韓國電影《老手》;《胖子行動隊》邀請了文章,賺足了噱頭,但也是抄襲的《王牌特工》。
后來的《我的女友是機器人》《陽光姐妹淘》《紅包》《我們的新生活》《東北戀歌》等等,幾乎全部是翻拍韓國電影,而且翻拍的不倫不類,水準嚴重引人質疑。
盡管這些作品的評分極低,在網上的評論也很差,可是卻擋不住包貝爾的財富之路,他依舊在翻拍中越行越遠了。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網友不待見包貝爾,覺得他就是個“抄襲大王”,而且抄襲的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
但人家表示不服,還曾在《吐槽大會》中公開表示:我這不是抄襲,我這是致敬!
好吧,見過臉皮厚的,真沒見過臉皮這么厚的。
2022年初,包貝爾參加某綜藝,發布了自己最新的短片《漫長的別離》,但很快就被一位北電學生公開控訴:抄襲!
可是,包貝爾卻死鴨子嘴硬,表示“這是我的編劇朋友張鵬的真實故事,壓根不是抄襲,都是原創”。
隨后,那位北電的學生講述了自己的真實生活,還曬出了一些創作腳本和記錄,瞬間就打臉了包貝爾。
在無休止的翻拍和抄襲這件事上,整個演藝圈除了于正和郭敬明,估計沒人敢和包貝爾比較了吧?
話說,人家于正和郭敬明起碼還有自己真正原創的作品,包貝爾呢,有什么?一堆亂七八糟圈錢的垃圾電影嗎?
所以,“金掃帚獎”頒給他,還真不冤。
作為演員,包貝爾的演技一般般;作為導演,他沒有一部力作;作為男人,他也沒有擔當的力度;但是作為一個電影圈的圈錢工具,他倒是做得很到位。
只希望未來的電影圈,能少一點這樣的人,多一點純粹的、干凈的、明媚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