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羅生門》
這部電影的敘事搭建非常巧妙,利用羅生門下因避雨而聚集在一起的三人的談話,來引出不同視角講述下的一樁兇殺案。三條線交互錯雜,呈現三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也引得觀眾在不斷猜疑。而我個人覺得此片最為精妙的在于以兇殺案為核心敘事但不拘泥于此,最后落腳到講述人身上,更加深化了該片的主題,體現人性的自私與險惡。羅生門下,眾生紛紜,人間萬象,唯獨被人心掩蓋的真相早已不知所蹤。
2、《東京物語》
是戰后日本人生活的電影的代表之作。與其說它描寫了家庭的圓滿,不如說它描寫了家庭的分崩離析。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子女對待父母的態度,通過這些小事展示出來,親子關系隨著子女長大擁有自己獨立家庭生活,疏遠是必然的。
3、《七武士》
抽絲剝繭的故事,讓人慢慢的反思,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個性,也隨著自己的性格走向自己的人生終點。故事雖小卻映射出了整個社會的現狀,七武士幫助農民對抗山賊,不為名不為利,真正提現了“俠之大者,為仁為義”。 里面角色都很鮮明,leader大叔,豁達大叔,跳脫大叔,天真年輕人,還有我最喜歡的高手大叔。 最后七個只剩三個的時候真的好難過,農民贏了,他們卻輸了。
4、《哥斯拉》
一部非常優秀的反核反戰片,劇情的起承轉合非常傳統,也非常完整。特攝場景非常全面,山村、城市、水下……圓谷英二領頭的特攝組人員水平相當高,將哥斯拉的那種巨大感和恐怖感拍得非常到位,與導演本多豬四郎有意營造的壓抑感相配合,使本片風格非常沉重。配樂,攝像,打光滿分,全片透露出一股冷峻驚悚的氛圍。對一部上世紀54年的電影真不知如何評價,贊美無論拍攝技術還是劇情隱喻都是上乘。
5、《戰國英豪》
與黑澤明的其他武士題材作品相比,這一部沒那么沉重,甚至帶了許多搞笑的橋段。在這一點上兩位農民功不可沒。不過這種幽默實則頗具諷刺意味,算是無情地刻畫了黑澤明的電影里小人物一貫的形象,茍且偷生、自私利己、目光短淺,這些要素一項也沒落下。這部體現了人性、義氣、豪氣的電影值得讓更多人看到。
6、《阿基拉》
一部已經三十多年前的一部動畫,至今觀看仍不感俗套,風格獨特,故事嶄新.無可否認,電影有很多值得讓觀眾思考的空間,影像上呈現出虛幻與混雜的未來,對應著今天的社會現狀。單論世界觀和故事背景就已經完勝行業內絕大多數作品了,大場面和幻覺的描寫更是讓人目瞪口呆,暖色系為什么被運用的這么出色。這部作品即使放在今天仍然是教科書試的。
7、《用心棒》
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作品,確實不負盛名。 雖然是很久之前的老作品,但是可以將一個簡單的故事講的妙趣橫生又俠義十足屬實不簡單。要喜劇有喜劇,要感動有感動,要氣勢有氣勢,縱深構圖屌炸天,全程拍案叫絕,完成度非常高,劇情飽滿流暢(甚至還有首尾呼應),構圖設計高調在線,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最后的決斗——快,準,狠,一擊致命,毫不拖沓。60年代初就拍出如此精彩絕倫的武俠片,黑澤明到底是影響了多少后來的電影大師?
8、《午夜兇鈴》
日式恐怖的杰作,經典的恐怖形象貞子的流傳度就可見那時帶給觀影者的震撼了。驚悚氛圍的營造,劇情合乎邏輯的連接反轉,主角耐人觀看,鏡頭語言很到位,氣氛渲染也很足,貞子原來身世蠻凄慘的。我最深的童年陰影之一。
9、《切膚之愛》
老實講情節一般 ,故事也沒那么讓人信服 ,但是全片對于這種病態心理的氣氛感呈現以及中間有關夢的輪回的剪輯呈現感覺非常有意思, 讓人不禁覺得哪部分是夢 哪部分是真實 ,拍攝手法很有趣,用了大量時間來體現日常,卻在最后露出了cult的真面目,這種夾雜著現實意義的cult還是不錯。
10、《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的劇情說的是10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家到鄉下。在搬家的途中,意外地進入了湯屋老板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里不勞動的人將會被變成動物。千尋的父母也因貪婪地吃這里的食物而變成了兩頭豬,于是千尋為了救爸爸媽媽,在神靈世界中經歷了友愛、成長、修行的冒險過程后,終于回到了人類世界的故事。片中充滿了對人性的諷刺和有趣的隱喻,還有珍貴的人與人之間的愛,實在是很難得的樸實純真的好片子。
當年最具有影響力的10部日本電影,你可以沒看過,但必須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