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綜藝節目借力年輕人的興趣點打造圈層爆款的同時,對“輸出快樂”的全家歡型節目探索也從未停止。今年夏天,“0713”組合再就業綜藝《歡迎來到蘑菇屋》以及《快樂再出發》,分別在豆瓣平臺收獲8.5分與9.6分,且第二季《快樂再出發》已在籌備中,再次引發行業對“團綜”的關注。
從選秀衍生到哥哥姐姐類綜藝
現今團綜主打懷舊牌
“團綜”即團體綜藝,概念早初源于偶像產業發達時期,是一種偶像團體為滿足粉絲心理、營造藝人熱度而創作的衍生類節目,多以真人秀形式為主。著眼于國內,TFBOYS團綜節目《TFBOYS偶像手記》《TFBOYS觀察日記》等一直被視作國內此類節目的開創性作品。但在近十年之前,我國的偶像產業并不發達,因此國產初級團綜的影響力明顯有著圈層化的特點,并未對更寬廣的大眾層面有太多影響。
伴隨2018年“偶像元年”的到來,《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選秀類節目大火后,衍生類“團綜”如《橫沖直撞20歲》系列、《臺風少年行》《非日常派對》等隨即出現,更專業的制作公司與平臺紛紛入局。
不管綜藝模式怎么變化、嘉賓召集是何種途徑,這種以多人凝聚力為賣點的團體類綜藝,內核從未改變。伴隨選秀類綜藝日漸式微,偶像團綜開始逐漸淡出觀眾的視野,其模式在另一種“選秀”節目中延續著生命力。
“姐姐風潮”之下,《乘風破浪的姐姐》將女性話題拉升至社會維度,與此相對的《披巾斬棘的哥哥》等形成破圈效應,針對“姐姐團”與“大灣區哥哥”的一系列衍生節目《姐姐的愛樂之程》《姐姐妹妹的武官》《大灣仔的夜》《我們的滾燙人生》等,多搭借職業體驗與經營類模式,力求最大程度展現嘉賓有別于演出舞臺的狀態,實現IP價值的最大化。
與上述節目不同,“0713”組合再就業綜藝《歡迎來到蘑菇屋》得以與觀眾見面,更像是一次偶然。早前蘇醒在微博曾發布過節目籌備階段,幾位好友商量拍攝檔期的細節,本想借助錄制節目團建一番的他們,卻意外再次走紅,收獲不少路人盤。然而《快樂再出發》的播出,更像是粉絲高呼聲之下的順水推舟,據了解第二季節目已在籌劃中。
從“團”到“團魂”的建立
團隊力量拉動共情
我們若將時間線拉長,將討論范圍擴大,會發現在更早期的綜藝節目創作中,“團”的概念并不陌生。從湖南衛視的周播綜藝《快樂大本營》打造“快樂家族”,五人團隊按照主持的主次分工,傳遞出積極快樂的家族情感,再到親子類節目《爸爸去哪兒》系列的“爸爸團”,以及戶外競技類綜藝《奔跑吧兄弟》中的“跑男團”等,都可以看出“團”即嘉賓團體的標簽,這種團體屬性,可以幫助節目為觀眾塑造不可替代的記憶點。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團綜嘉賓身上都是有共同點的。例如,《快樂再出發》中的嘉賓,均來自《2007快樂男聲》的前13強之中,且都有著“糊咖”的自嘲屬性,因此“再就業”的設定自然為節目增添了一層幽默樂觀的調性;《乘風破浪的姐姐》則將30+年齡與女性性別作為共性,由此家庭與事業的權衡、女性的獨立精神等話題,為節目提供著積極、陽光的情感能量,引發觀眾高度共情。
其中,伴隨相聲經濟的粉絲化發展,喜劇廠牌真人秀節目《德云斗笑社》等節目開始出現,進一步通過“喜劇人”的共同身份,擴展著“團綜”的敘事維度,且此類節目在豆瓣平臺往往呈現出評分平均高達8分以上,評分人數不超過1.5W人的特點,繼續深化著圈層爆款的屬性。
從“團”到“團魂”的建立,這種基于嘉賓共同屬性打造出的真人秀類綜藝,往往會將他們的情感共性進行延伸,無論是“0713”組合這種“男人至死是少年”豁達精神,還是30+姐姐們的美好與獨立,都是基于當下時代語境中,十分真實且珍貴的情感表達,因此從團綜藝的敘事創新,到“團魂”的凝聚,都是綜藝節目制作在精神輸出層面進行探索的過程。
延續“團”的精神
綜藝制作大有可為
縱觀我國綜藝節目的發展,多與觀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相伴相生。對于注重家文化內涵與集體主義精神的中國觀眾來說,不斷提高節目質量的同時,延續“團體”精神的打造,或將帶來全新的制作思路。
首先,強敘事目標的設定。在綜藝節目中,設定一個共同目標,可以將過程以生活向、趣味向形式呈現,增強節目的娛樂感。例如《中餐廳》《姐姐妹妹的武官》等經營類綜藝內容,融入武官、餐館等KPI設定拉動戲劇沖突,便可實現團隊精神的凝聚,形成事半功倍的傳播效果。
其次,熟人模式下的真實感呈現。例如“0713”組合遲到多年的團綜《快樂再出發》,熟人模式之下呈現出綜藝節目最珍貴的真實感,以及他們身上共同的情懷屬性與知名度,讓這次“再就業”也成為了一種必然。
同時還可以嘗試將團隊成員的共同屬性、綜藝嘉賓之間的熟人模式,擴展至家庭氛圍的營造,用人際互動吸引關注。例如,生活服務紀實節目《向往的生活》系列,便是成功打造出家庭氛圍的典型案例。該節目常駐嘉賓中,黃磊在蘑菇屋的“父親”角色,何炅更細心入微的“母親”角色,負責家里主要力氣活“哥哥”角色的大華、彭彭、張藝興,以及害羞乖巧的“妹妹”張子楓,一日三餐的生活磨合中,家庭瑣事會自然流露,這對于看重家庭氛圍感的中國觀眾來說,是十分親切的。
最后,或治愈或積極的情感價值傳遞。綜藝節目呈現給觀眾的,往往是在海量信息進行重新“加工”后的內容,這一“加工”的原則,便是盡力呈現節目的情感。被網友稱作用B級別預算做出了S級效果的《快樂再出發》,不得不說整個節目的流程設置是十分簡單的,就在這份隨意之間,開得起玩笑的嘉賓、肯拼肯嘗試的態度,讓一檔節目有了“無論如何要做好它”的信念。聯想幾位嘉賓在節目結束走紅后,各自大起大落的人生、對音樂一如既往的熱愛,都得以讓觀眾感動共情,可以說這檔節目的模式或許是不可復制的,但它由真實感、強信念凝聚出的力量,為其他綜藝節目,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總體來看,綜藝內容創作中團隊精神這一力量,在豐富人物關系層次、推進敘事、為觀眾帶來歡笑的同時,最終目標依然是為節目的正向情感價值服務。這種團隊精神力量,需要靠人與人之間、團隊之中的互相鼓勵、包容與扶持來共同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