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影視劇讓我目不暇接,其次接連塌房讓我眼花繚亂?!峨[入塵煙》真的隱入塵煙了,猶記得當時我哭得一塌糊涂。
《罰罪》高開低走,黃景瑜的演技徹底“征服”了我。
《東八區的先生們》也和我們說了“再見”,真的是突然間“驚喜”。
《底線》依舊在熱播,在好評如潮的同時,差評也漫天飛舞,不少觀眾高呼棄劇。
本以為《胡同》能給我帶來《光榮時代》的觀感,奈何看了一半不得已而換臺,現在我看的是《唐朝詭異錄》,因為它屬于奇幻類,無論再無腦我都能歸為“奇幻”。
不禁想來,2022年的影視劇就是如此表現?是觀眾的期待過高還是編劇過于敷衍,或許還有什么原因?出現不滿意的結果,我們先發現問題出在何處。夸張先從《隱入塵煙》這部劇來看,不愧為今年院線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從上映到消失,觀眾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接下來就是反思,這部劇為何會讓眾人哭?
因為全劇沒有說“苦”,但是全劇好像又在無處不在說生活之“苦”。上邊這種說法是大多數觀眾認可的,因為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苦”讓觀眾深陷其中。呼聲越高必然伴隨著爭議,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口吐蓮花,最為主流呼聲是海青把西北的農民刻畫得太“窮”、太“丑”、太“苦”。
真的是這樣嗎?海青在這里使用了影視劇中的夸張手法,這一點我是認可的,最為直觀的是把苦難進行了夸張。劇中的女主曹貴英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嗎?或許真的存在但不會窮到如此地步,苦難是事實,劇中的人情冷暖已深入人心,但她不會掉入河中無人伸出援手。
劇中的取景地是在西北農村,這部片子至少我很慶幸一件事,劇中表達的那種苦難現在已經少之又少。如果說《隱入塵煙》的夸張手法我還能接受,那《罰罪》和《東八區的先生們》的夸張手法是呈幾何指數的增長。
《罰罪》的直觀夸張是那54張牌,最上邊的一張牌“趙鵬超”我對他的評價就四個字:斯文敗類。反派演技皆在線,正派黃景瑜的演技總感覺有些差強人意。首先承認一點,黃景瑜的演技沒有大錯,屬于正常發揮,但是在這部劇從編排上來看,黃景瑜不僅僅需要正常發揮,而是需要超常發揮。
黃景瑜在這部劇中的內心戲是我認為“夸張”的地方,該復雜的地方如他的師傅跳樓離去,黃景瑜僅是扭頭一望,那種心情復發沒有表現出來。其次在最后抓住生父,反而有些竊喜,內心的表現好像極其平靜。如果這部劇換成郭京飛或者孫紅雷來演,我相信最后的結果會大有不同。
幸運的是這部劇是一部強情節、弱演技的作品,觀眾在觀看之時會不由自主淡化對演技的重視。如果說黃景瑜是幸運的,那張瀚就是不幸的。正所謂幸運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這部劇是張瀚自導自演,在影視圈被稱為“十年磨一劍”的得意之作,突然間的下架讓人覺得好像在意料之中。劇本夸張,演技夸張,好像這部劇的夸張無處不在。例如張瀚油膩的臺詞。
王曉晨和張瀚的對手戲,注意張瀚的手,真的是放在了不該放的地方。除此之外就是演員的妝容,當看到第一集的時候,我總有一種感覺好像在看《一起來看流星雨》,很難想象造型師這幾年究竟在哪生活的?
低調、油膩、浮夸,將這三個詞定義為這部劇的落幕之詞好像很合適,最后還喜提2.1最低評分。
《罰罪》的“夸張”得益于劇本,《東八區》的夸張已到頂峰,在其兩者之間的是《底線》和《胡同》?!兜拙€》的優勢也是在劇情,多個案例接連而出,總有一個案例能夠吸引觀眾,靳東的演技正常發揮,但在劇中隨著葉芯的出現,總讓人有一種砸了電視機的沖動。
葉芯有三個地方不喜人,做事喜歡雙標、做人表里不一、堅持自我難溝通。先看第一點,葉芯在劇中自己做任何事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完成,對他人的建議可謂是左耳進右耳出,作為主法官和當事人私下見面,結果還被錄像。
第二點是做人有點問題,好好的生日會被葉芯的一本書搞壞了氛圍,在宋羽霏家中表現得理直氣壯,句句在理,出門后又楚楚可憐向方遠道歉,我看到這里大呼“真綠茶也”。第三點在劇中無處不在,只要有人同她聊天涉及案子,她總會拿出一堆條律來回復,證明自己的專業。
說實話,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還會有朋友嗎?因為以上三點,讓觀眾不由自主地棄劇,得益于劇情優勢,所以最后的爆紅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胡同》的三毛錢特效讓我想起了《十二譚》中的美人魚,只要演員相信自己是“魚”那一定就是真的。
在《胡同》中的反常識化情景無處不在,寒冬臘月拍戲,演員的腦門上汗如雨下,外邊雪花飛舞,各位演員身上沒有半片雪花,甚至街邊的乞丐都吃的白白胖胖的。
劇中的道具就不談了,只能說穿的確實比當時年代的好,身上的補丁一看就是出自大師之手,整齊且有序。
整部劇的劇情稍有些雷人,如果對比往年包子當炸彈,單車變摩托的抗日神劇要好得多,只不過是女主把年代劇變成了偶像劇,每當關鍵時刻男主就會挺身而出,上演英雄救美的好戲。
關于這部劇的槽點留給大家發掘,期待這部鬧劇能夠圓滿結尾。由此看來,諸多大劇接連遭受批評,無非是演員演技不夠專業、編劇太糊弄人、造型過于“超前”、特效有些廉價,但屏幕前的諸多觀眾依舊看的津津有味。諸多劇組在悄無聲息中將觀眾的智商放在地上,慢慢地摩擦···思想如果說這些影片能夠將就地看,那我毫無意見,但回頭一想,好像每部片子都有自己的核心思想,如果思想不對,那這件事的問題就大了。
《隱入塵煙》獲得多個獎項提名,緊接著就是諸位看客上綱上線,認為這部劇在“販賣苦難,這樣做導演好獲獎”?!稏|八區的先生們》臺詞過于油膩,被官方點名不尊重女性。
《胡同》將正劇變成了偶像劇,忽略年代背景,演員自由發揮過多。《罰罪》脫離現實辦案,同現實差別過大?!兜拙€》人際關系脫離現實,作為法律工作者應該是有溫度的人。談影片的核心思想之前,首先先明確藝術源自生活但高于生活,但誰又把藝術當生活呢?
對于《隱入塵煙》關于“販賣苦難”的批評我覺得不至于,這件事讓我想起了莫言,從他拿到諾貝爾獎到現在遭受的非議就沒斷過。甚至拿下雨果獎的《三體》也遭過非議,如果不是寫了別人不敢寫的事情,他憑什么會獲獎?
猶如在影視圈中的導演有很多,張藝謀喜歡拍宏達的場面,馮小剛喜歡市井百姓,周星馳喜歡用搞笑印證現實,賈樟柯喜歡直白的揭露短處。你能說誰對誰錯嗎?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所想到、眼睛所看到的事情,何錯之有?總有人喜歡門縫里看人,在把人看扁的同時也局限了自己的眼光。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無論哪種生活寫照,只要是真實的就一定有價值,任何事情只要拿顯微鏡去看一定會有問題。但這里不包括《東八區的先生們》,這部劇應該從“根上”就有問題,即使張翰曾說過這部劇圈內好友看過之后都表示:“有共鳴,這就是我們的故事”。
這個“根”我指的是演員的思想,演員在演戲的過程中分寸感全無,甚至借戲之名在趁機占便宜,對于女性的騷擾甚至每一集都會出現。演員是一個職業,必然會有職業素養存在,在拍戲時尊重對方,能夠考慮對方的感受,這不僅是尊重觀眾,更是尊重自己。所以《東八區》演著演著就偏了,演著演著就沒了,只不過希望“張翰們”能夠引以為戒,不然下回依舊躲不過觀眾的審視。
剩下的幾部劇我覺得大的思想沒問題,遭遇的差評多來源于演技、道具、劇本等方面,這也是這些劇能夠安全落地的原因。實話實說,我覺得不是觀眾的眼光過于挑剔,而是這些影視劇實屬有些應付之嫌。只不過有些可惜,《隱入塵煙》悄悄消失,下次能夠出現讓我們感同身受的影視劇不知在何時。
只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好的劇本有好的演員,用好的演技呈現好的故事。講好身邊事,沒有想象的那么難,只要用心拍,觀眾總能感受到。謝謝觀賞,關注我,了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