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人世間》,最讓人心疼的人就是周楠。這是個出身在泥里,卻心向陽光的英雄少年。他在美國留學期間,為了保護導師而英勇犧牲。周楠的死,徹底暴露出周家人“偽善”的一面,可以說,周楠是為了得到周家人的認同,而甘心情愿赴死的。
周楠的身世周楠的身世,是周家人不肯外宣的“隱痛”。而對于鄭娟,懷上周楠的過程,更是她一輩子揮之不去的夢魘。當年,鄭娟為了照顧老邁的母親和瞎眼的弟弟,違反下鄉政策,偷偷留在城里,成了太平胡同里的一名無業青年。鄭娟有著姣好的容貌和曼妙的身姿,如果不是生在那個年代,是會有著美好未來和諸多期待的。可在那樣一個年代,她又生在“太平胡同”那樣不太平的地方,美麗的容顏反而成了她的負累。她是在被一群小流氓調戲的時候,結識了“九虎十三鷹”之一的涂志強。涂志強的仗義出手替鄭娟解了圍,卻也成了鄭娟多舛命運的開端。《人世間》原著中,是這樣描述涂志強所在的”組織“的:何謂九虎十三鷹?以今天的眼光看來,無非是當年的男女流氓團伙而已。”九虎“皆男,”十三鷹“皆女。他們皆無業青年,生存是頭等大事。無業且要生存在城市里,得有特殊的本領。他們無師自通地實踐出了另類生存”技能“,也可以說是生存本能驅使的結果——扒、偷、騙、搶之技能。此種技能輔以“鷹”們的色相勾引,每使他們出師便告捷,無往而不勝。
涂志強所做的事鄭娟不知道嗎?她當然知道,可她有選擇的權利嗎?沒有。此時的鄭娟,需要的是活下來,和年邁的母親瞎眼的弟弟一起活下來。她成了涂志強的“未婚妻”,雖然她早已看出涂志強娶她,并不是想和她好好過日子,而是掩蓋他和“水自流”之間不可告人的秘密。可為了能名正言順地留在城里,為了涂志強每月二十多塊錢的穩定收入,鄭娟接納了這樣的生活,并且努力扮演好一個“妻子”的角色。涂志強和水自流的關系在“組織”里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又有誰能真正尊重鄭娟呢?何況他們之間的男女關系本就一團混亂。一次酒后,水自流的“小弟”駱士賓趁著酒勁,侵犯了鄭娟,并讓她珠胎暗結。大哥“水自流”知道后,為了給涂志強出氣,剁了駱士賓的一根手指。緊接著,涂志強借酒澆愁誤殺了人,被判了死刑。這讓剛看到一點希望的鄭娟,又瞬間跌入了絕境,她不僅稀里糊涂成了寡婦,還懷上了一個不明不白的孩子。這個孩子就是鄭楠,鄭娟嫁給周秉昆后,改姓為周楠。
周秉昆和鄭娟結緣周秉昆和涂志強是木材廠的工友,周秉昆老實木訥,涂志強平時對他諸多照顧,秉昆一直“強哥,強哥”地稱呼他。所以當涂志強被執行死刑的時候,善良的秉昆從心里是接受不了這種突變的,他被“嚇得”昏了過去。這一幕恰巧被水自流看到,他知道了涂志強有個重情重義的工友叫周秉昆。涂志強臨死前告訴水自流鄭娟懷孕了,水自流知道這是涂志強最后的托付,為了成全“心上人‘的遺愿,水自流決定擔負起鄭娟母子未來的生活。但他們是不方便出面的,再說鄭娟也一定不會接受,水自流讓周秉昆幫忙給鄭娟送錢。周秉昆雖然不知道他們之間的關系,但做這一切,很符合他善良的天性,所以他毫不猶疑地答應了。從他答應的那一刻起,他和鄭娟的故事便正式上演了。
秉昆從看到鄭娟的第一眼就愛上了她。書中是這樣描寫秉昆心理起伏的:秉昆進門后,小寡婦停止了正做的事,極為吃驚地瞪著他。秉昆看出她還沒洗臉沒梳頭,看出她在一個陌生男子訝然的目光下的狼狽不堪,也看出她內心的羞臊。而他的驚訝是因為,自己沒料到她還是一個美人。他看著她呆住了,想到了自己的姐姐。在他看來,除了她臉上沒有書卷氣,此外她的美絕不遜于自己的姐姐。鄭娟像從小人書《紅樓夢》中走出的女子,目光里滿是凄惶,仿佛沒怎么平安無事地生活過。她的樣子,會讓一切男人憐香惜玉起來,周秉昆當然也不例外。當時,哥哥秉義陪著冬梅去了兵團農場,姐姐周蓉義無反顧地去大山深處的貴州追尋自己的真愛了。哥哥姐姐的離去,讓周秉昆茫然失措。一直以來,他們是他心靈的歸屬,帶給他思想上的洗禮和精神上的撫慰。現在,他變成了一個情感上無依無靠的人,他迫切需要一個能給他釋放情感洪流的人,鄭娟適時出現了。兩個彼此需要慰藉的人,毫無懸念地走到了一起。雖然秉昆也掙扎過,他知道娶一個帶著孩子”小寡婦“要付出怎樣的代價,這簡直會要了爸媽的命。但愛情就是這樣,誰又能抵抗心靈的召喚呢?正如秉昆在對鄭娟表白時所說:我想的女人就是你這樣的!也不是你這樣的另外的女人!根本就是你!一年多來我老想一個女人那就是你!現在你明白了吧?我才不是你的什么貴人!也不像你以為的是什么好人!我對你好是因為你讓我心里老想著你,用什么辦法也忘不掉你!
所以當鄭娟生下周楠,水自流讓周秉昆在父親一欄上填上他的名字的時候,他是甜滋滋的。他已經做好了當鄭娟丈夫的準備,只是自己不自知而已。后來水自流和駱士賓因投機倒把罪被抓了起來,鄭母也因為受到驚嚇過世了,鄭娟和周楠以及瞎眼的光明徹底成了無依無靠的人。周秉昆為了鄭娟一家,瞞著自己的母親,把家中祖傳的寶貝——一對玉鐲賣了一千二百塊錢,用來維系鄭家一家的生活。二十多年后,這對玉鐲出現在某個鑒寶節目上,專家給出的保守估價已經達到了七八萬元,要知道那時的一套三居室也不過五六萬元。但周秉昆一點也不后悔當初的決定,對他來說,如果當初自己沒有那么做,估計和鄭娟也就緣盡至此,更不會有周聰這個兒子。還有周楠,他也許不會是現在這種死法——也許當年就夭折了,只能由鄭娟找處野地偷偷埋了,而絕不會留學哈佛,骨灰最終葬在佛門圣地了。想到這里,周秉昆對鄭娟媽媽,對自己的父母,對那對玉鐲,都心生無限的感恩來——盡管玉鐲已經不屬于他們周家,在別人手中價值翻了幾十倍。
平靜的生活被駱士賓打破雖然幾經波折,鄭娟還是和周秉昆結為夫妻,兩人互敬互愛,風雨與共,給周家營造了一片溫馨的天地。為了保護鄭娟和鄭楠,也為了給周家體面,婚后,周家人一致對外宣稱鄭楠是周秉昆和鄭娟”未婚先孕“所生,鄭楠也遂改姓為周楠。平靜的生活雖然拮據、艱辛,但隨著鄭娟為周家生下長孫周聰后,她越來越得到周家人的認可和尊重,大家也在試圖淡忘周楠不是周家人這個事實。可有些事情就是你越想逃避卻越避之不及。
十多年后,周楠長成了高大帥氣的帥小伙,周蓉的女兒周玥也成了靚麗的美少女。一對毫無血緣關系的”表姐弟“暗生情愫。尤其已經做了大老板的駱士賓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周家人表面平靜的生活。當一對少男少女解開了一直以來的困惑后,再也不愿壓抑內心的情感,他們從表姐弟,自然過渡到了戀人關系。周楠還告訴周玥,如果親生父親駱士賓資助他出國,他是會接受的。一個長期飽受貧困折磨,物質匱乏的少年,面對著巨大的利益誘惑,忍不住左右搖擺也實屬正常,人性如此,不必苛責。可得知這一切的周秉昆卻崩潰了。在他看來,周楠和他的親生父親駱士賓一樣,忘恩負義、寡廉鮮恥,不僅要認賊作父,還勾引了自己姐姐的寶貝女兒。這樣一來,周家人一直維系的謊言不就被戳破了嗎?鄰居們對周楠的身世早有議論,這不等于昭告天下鄭娟的過往,以及周秉昆情愿被戴綠帽也要娶小寡婦的事實嗎?這讓一直以新中國第一代建筑工人為傲的周父顏面何存,讓身居高官的大哥如何自處,還有作為教授的姐姐,周家人還有什么臉面去見光字片的街坊鄰居。想到這里,周秉昆壓抑在心底的對周楠的厭惡徹底爆發。
要知道,周秉昆能把周楠當作親生兒子養其實也是有過一段思想斗爭的,是后來妻子鄭娟的無私付出,以及周楠的懂事優秀,才讓周秉昆打消了心中的疑慮,接納了周楠。盛怒下,周秉昆粗暴的打了周楠一頓,并讓他遠離玥玥。這讓周楠的心中更加寒涼,他知道自己始終是周秉昆心中一根無法去除的刺,在他心中,自己不配做周家人,更不配和周玥交好。看著母親從小屋搬到了大屋炕上,周楠在心底暗暗下定決心:他要證明給周家人看,他要為母親贏得體面。
無論是周秉昆,還是駱士賓,在處理周楠的問題上都太自以為是了。他們都缺乏理性的思維,沒有一個人從周楠的方向考慮,而是固執地以為道理都在自己這一方。這也就最終導致了兩敗俱傷:駱士賓被周秉昆失手打死,周秉昆被判十二年監禁。直到這時,才有人告訴周楠當年的事,周楠懷著愧疚之心,踏上了赴美之路,他發誓,周秉昆哪天不出獄,自己哪天就不回國。這是周楠對自己的懲罰,他認為是自己害了周秉昆。可如果不是當初周秉昆對周楠的無視和誤解,周楠又何至于此。周楠,他從一出生,就背負著太多不屬于他的猜忌和屈辱。他對周家人的證明,又是多么的悲壯和殘酷。
周楠的死帶給周家人的震撼原著中,周楠是為救導師而亡。原著中這樣描述周楠的救人之舉:導師樂于由周楠這一名中國學生來做自己的助教,不料此事引起了一些誤解和嫉妒。一天即將下課之際,有位男生突然闖入教室,舉槍亂射。槍口對準一名女學生,周楠擋在了她的身前。男生毫不猶豫地扣動扳機,手槍卻卡殼了。對方旋即掉轉槍口,對準了另一名嚇呆的女生。周楠第二次以身掩護,手槍又卡殼了。槍口再次轉向束手無策的老教授,周楠再一次撲了過去。槍響了,一顆子彈射入他的胸膛。得知周楠的死訊,周秉昆兩眼發直,張幾張嘴,噴出一大口血,倒在周聰懷中。我想,秉昆是理解周楠的,他知道楠楠在用生命證明給他看,給周家人看,自己是無愧于周家的好男兒,是擔得起周家人這個名聲的。周楠幾乎是用赴死的情懷,去做這個證明的,可這用生命的代價,真的值嗎?我說不好,這大概就是信念的力量吧!誰又能說對錯呢?
周楠在臨死前,曾在法國和周蓉以及周玥有過最后一次會面。當時的周蓉還是不肯接納周楠,在她看來,要不是周楠,自己弟弟也不會進監獄,女兒更不會遠赴重洋,在法國受盡十二年的折磨。她認為,自己這個姐姐知道真相太晚,實在是弟弟的大不幸,而弟弟不主動向她說明真相,也是那種”悶葫蘆“個性使然,最終也付出了慘痛代價。周蓉更不理解的是,駱士賓那么一個品行惡劣的人,與弟妹鄭娟那么一個低智商的女人,意外生出的兒子居然能保送到哈佛大學留學,成了法學博士。而公認智商很高的自己與詩人前夫的女兒,卻只能甘拜下風,自愧弗如,這讓周蓉一想到就覺得造化弄人。高高在上的周蓉,從心底從沒有看得起鄭娟和周楠,更別提什么接納。她的冷漠和涼薄讓人齒寒。她忘了,在她最困窘的時候,是誰代替她以一個母親的慈悲,對玥玥照顧有加。又是誰在替她擔負起一個女兒的孝道,為周家父母養老送終。
她只記得,是因為楠楠的關系,才讓自己弟弟秉昆入獄。她內心里無法將楠楠當親侄子般對待,只是不得不以所謂親戚關系面對,只求大面上過得去罷了。當見到周楠的那一刻,周蓉也只是淡淡地說了一聲”楠楠來了“,她甚至沒有仔細打量一下這個十二年沒見的”侄子“。她明白,自己始終無法釋懷當年周楠引發的糾葛。直到楠楠說道:”姑姑,求你了,你就正眼看我一次吧!“周蓉看到她那英俊瀟灑的侄子,滿臉都是渴望獲得寬恕的憂傷。她勉強地笑了一下,說道:”楠楠,當年姑姑和爸爸的做法也有不當的地方,你也要原諒我們啊!“獲得寬恕的周楠,緊緊抱住了周蓉,他低聲說道:“姑姑,這是十二年來我第一次擁抱周家的長輩,也是我十二年來經常夢想的一幕。姑姑,現在我像擁抱了秉昆爸爸,也像擁抱了爺爺奶奶。當年奶奶很樂意讓我這樣擁抱她,爺爺好像不太樂意,總要推開我,但我覺知道他內心也是愛我的。”周楠在周家人面前的卑微,天可憐見。這也是他為什么要用生命去證明自己的原因。
楠楠的死讓周秉義同樣很受刺激。他像周蓉一樣,在意識深處從沒把周楠當作自己的親侄子。當楠楠親昵叫他大伯時,他的感覺是怪怪的,他做出的對周楠的親密舉動不過是修養使然,而非是自然的親情流露。他也能理解弟弟對周楠的愛,知道那是弟弟對鄭娟的包容和接納,愛屋及烏嘛!可當弟弟為了爭取楠楠,和駱士賓結怨成為犯人,他對弟弟的做法就不以為然了。他認為秉昆把一件本可以順水推舟的事,搞成了一件兩敗俱傷的事,實在是愚不可及。秉義從心底是不看好弟弟和楠楠的關系的。他的經歷告訴他,世上很少有什么親如骨肉的養父子關系,一位養父對養子再好,能換來養子大面上過得去的所謂報答就很不錯了。
楠楠的死,確切地說楠楠在生死關頭的那種表現,著實讓周秉義心生敬意。他問周蓉:“你能想到嗎?楠楠這樣做還真像我們周家呢?”周蓉說道:“我也沒想到,但也不奇怪。我終于理解秉昆當初為什么要爭這個兒子了,他是為了讓周楠像咱么周家的人,而不是成為駱士賓那樣的人。如果他在駱士賓的身邊生活過兩年,恐怕也不會有這樣的行為了。”“雖然楠楠和咱們周家沒有一點血緣關系,但他可是在咱們光字片老房子里長大的。我見到咱爸給他和聰聰講楊家將故事的情形。咱爸講到楊二郎為了讓兄弟們奪路而逃,力舉城門而被活活壓死時,楠楠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咱爸給他們說:“你倆都給我記住,在危險時刻,無論是為了同學,還是為了同事、工友,咱們周家人都要上。”這些教誨,周聰不一定記在心中,而周楠一定是牢牢記在心間了,尤其是當他周家人的身份產生質疑的時候,爺爺“周家人都要上”的教導,讓他用生命去踐行了。
寫在最后周楠死后,給周家的所有人帶來了精神上的震撼和思想上的洗禮。他們意識到自己當初有多么淺薄和自私。他們才真正讀懂了周楠,楠楠一直為自己是周家的一份子感到驕傲和自豪,他最后的英勇獻身就是在兌現自己的承諾。周楠的后事是秉義處理的,秉義建議把周楠的骨灰安置在周家父母的墓旁。他準備在墓碑上這樣寫:“在此處陪伴著我們父母的,是我們父母的好長孫”。落款依次是:秉昆鄭娟,秉義冬梅,周蓉蔡曉光。秉義還準備讓楠楠的墓碑和父母的一樣高,當秉昆產生質疑后,秉義義正言辭地說:“楠楠讓咱們周家所有人都跟著光榮,那孩子值得咱們為他豎一塊和咱們父母一樣高的碑。”“我不要那光榮,我只要楠楠還活著。”秉昆抱著秉義大哭,秉義手中的杯子也掉在地上。兩個人是懊悔,是內疚,他們從未去想去傾聽一下周楠的心聲,從未想走進這個可憐孩子的內心。現在,誰都聽不到楠楠的聲音了,楠楠也聽不到全家人對他的接納和承認了。
有天夜里,秉昆夢到楠楠了,楠楠戴著博士帽,意氣風發地問他:爸,你替我高興嗎?隨后出現了駱士賓獰笑的臉:“我的兒子,到頭來必然還是我的兒子!我在哪里,他也在哪里。絕不會和你在一起。”秉昆被噩夢驚醒了,他披上衣服,一心指望真能再看見楠楠的靈魂,他也見到駱士賓,他想對他說,十二年前,是自己沒有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系。最終,楠楠的骨灰被舅舅光明安置在了普陀寺的山上,由僧人們關照。墓碑上寫著:佛門俗家弟子周楠。或許這才是他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