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被一句“似是故人來”戳中心巴,為可心的深情所打動?
對于很多人而言,愛情是神圣的,純粹的,精神上的共鳴。
而柏拉圖式的愛情理想,是脫離實際的,沒辦法落地發芽。
所以愛情故事總是凄美婉轉才顯得動人,情歌也總是傷心失意的多。
可心和迪迪這對才子佳人,表面在互相靠攏,實際上永遠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
推動這對CP感情發展的動力無疑是可心的偏愛,
而成全兩人同框的機會卻是迪迪的憐憫。
這段關系一開始就不是雙向奔赴。
如果迪迪開始對可心的“才華”失去新鮮感。
就意味著可心將要和峰峰比顏值,和王哥比口才,和楊哥比風度,怎么看都是“死路一條”。
從心動角度來看,迪迪明顯對峰峰那樣的帥哥更有興趣。
越是接觸不到,就越是百爪撓心。
隨著時間增長,想要嘗試的沖動越是強烈。換個角度來看,
峰峰和迪迪分別陷入了純純和可心的溫柔陷阱,
被命運暫時隔在河的兩岸。
然而這是戀綜,情況不會永久持續下去,遲早會讓他們接觸上的。
到那時必然是干柴烈火,黃河決堤的場景。
因為峰峰和迪迪彼此都對第三方表達過自己對對方的看法,他們之間的吸引是本能的,終究不能被理性所束縛。
從美學角度來看,生理需要低于情感需要,情感需要低于精神需要,精神需要低于本能需要。
本能的吸引是最深層次的,跟舌尖上的美食一樣,食材本味永遠是最高級的。
文藝青年可心對迪迪的欣賞是情感層面的,摻雜了很多技巧性的東西。
技巧是工具,過于依賴工具會顯得匠氣,容易審美疲勞。
可心有不錯的文學修養,但戀綜不是詩詞大會。
想要博取美人芳心,不是一味地抒發個人情緒就能上分的。
前期可心有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機會,可惜他都沒有把握住。
他走進了一個誤區,他太喜歡展示自己的才華了,而這是無需證明的。
他不太關心女孩的心思,大部分時間就是在說自己的事。
其實女孩想聽的是,除了美貌之外,你還注意到了什么?
你能為此做什么?
而他其實沒有怎么深挖迪迪的內心,他能做的不過是用滿腔熱情為迪迪筑一個港灣,好讓她遠離傷害。
可是,迪迪本來也不需要一個港灣,或者當她需要的時候,她可以隨時靠港。
例如,當她因為員工離職等事不開心的時候,王哥可以很容易地幫她化解煩惱,可心卻不能。
諷刺的是,可心的深情非但沒有保護到迪迪,反而需要迪迪來保護。
迪迪甚至擔心萬一拒絕了可心,會傷害到可心的自尊心。
說明可心壓根不懂迪迪,但迪迪卻早已把他看穿。
可心的“似是故人來”看到的只是表象,
也許可心之前遇見的“故人”,就是一個美麗脆弱的女孩,特別需要外界的保護。
而迪迪看似美麗卻并不脆弱。
畢業才兩年就開公司當了CEO的女孩怎么可能只是個花瓶角色呢?
迪迪一開始讓人覺得有些簡單大條,沒文化,沒心眼。
但相處久了之后會發現,她其實思想成熟,很有格局。
峰峰和迪迪有過短暫的單獨對話。
峰峰認為:
迪迪是一個很直接的人,但她可以很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傷害別人。
這段話雖然文采不及“似是故人來”,卻是對迪迪個性的準確描述。
很有可能迪迪開始重視峰峰,就是從這次談話開始。
作為大美女,身邊永遠不會缺乏追求者,她們總是被贊美,但很少被理解。
峰峰最早被迪迪的外貌吸引是不假,但他也有在用心觀察和揣摩迪迪的內在。
如果迪迪真如峰峰所想,不僅美麗,還有自己對世界的獨特看法,
他愛上迪迪是完全有可能的。
回到可心身上,是因為文藝青年人設不討喜嗎?
如果沒有一身才華,迪迪也不會給可心一個了解自己的機會。錯的不是才華,而是人本身。
本質上,詩人可心并沒有從“故人”的陰影中走出來,
他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沒有真正去做為女生排憂解難,為對方制造快樂的事情。
男孩子一定不要在感情中過度迷戀自我表達,和自我感動。
這很容易成了女孩的負擔,適得其反。
感情永遠是兩個人的事,永遠需要腳踏實地。
需要熱愛而不單是思念,需要照顧而不單是保護。
#相遇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