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薦的電影是《法外情》,由吳思遠導演、劉德華、葉德嫻、藍潔瑛、秦沛等主演的劇情電影,于1985年9月26日在中國香港上映。當時加入影視圈時間還不是很久的劉德華跟葉德嫻飾演母子,雖然是初出茅廬,但出色的演技不比前輩葉德嫻遜色,并與她共同演繹了一段讓人熱淚盈眶的母子情。
如果用現在的電影水平去看過去的電影,你會覺得這部電影也不過如此,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承認,看過該片的人,確實被它感動過。
電影里的沛叔壞、很壞、非常壞、超級壞,我的華仔嫩的可以掐出水,嫻媽偉大,很偉大。
整個劇情,我最想提的是修女作證這段,嫻媽寧愿認罪,也不愿意斷送華仔的前程,而華仔,不管怎樣,都要為嫻媽辯護到底,所以,修女的證詞至關重要。
我們都知道HK法庭,作為證人,有一個慣例,就是證人需要宣誓,表明自己的證言是真實可信的,然后才能接受律師的詢問,片中的修女按照這個慣例宣誓并接受了律師的詢問,所有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的自然。當時所有人都認為修女是不會說謊的,沛叔當時的笑容到現在回想起來,都會讓我毛骨悚然。然而,大家看到的是修女異常平靜的摸在圣經上,大聲的對沛叔說,NO。沛叔一臉錯愕,顯然,修女的回答讓他很驚訝,也正因為修女的回答,讓這對母子看到了希望。這個善意的謊言讓我印象深刻,沛叔為了贏官司,他選擇利用親情,而修女違背誓言和信仰選擇撒謊的原因是什么呢?也是親情,此情此景,不想掉眼淚都很難。說真的,電影看到最后的時候,令人一直很緊張,生怕壞人利用修女令自己的奸計得逞,心都是揪起來的,最終,導演并沒有讓大家失望,非常大快人心的來了一出修女也瘋狂。法律不外乎人情,何況是如此感人的母愛?自此之后,嫻媽,在我心中,就是一位善良親切的慈母形象。
如果說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是什么,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大家,是情理與法理之間的沖突。因為在法律意義上,律師和被告是不能存在血緣關系的,否則辯護無效。在影片中,華仔是不知道他與嫻媽存在血緣關系,他接這個官司,是因為正義,他要為弱勢群體發聲,所以,他辯護的內容以及表達的情感都是真的。也正是因為這種沖突所產生的效果,從而引發我們對情理和法理的協調深入思考。
在影片中,這個問題,得到了修女的答復,修女選擇她認為合理的一方,并作偽證否認華仔與嫻媽的血緣關系。這樣的選擇,可以更好地代表民心,陪審團也會認定嫻媽謀殺指控不成立。在沛叔指出華仔與嫻媽關系時,在坐的陪審團通過嫻媽的反應,基本已經知道母子關系是真的,但是,他們依然承認華仔的辯護,這一點,反映了民眾的情感所向。當情理和法理發生沖突時,他們認可的是情理,這種影響,可以說在陪審團的法律體系中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