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備受爭議的文藝片《隱入塵煙》突然在全網被下架,線下影院則更要早些,許多人出來為其喊冤鳴不平,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從開始上映就一波三折,本以為賠大了,不料在文藝青年的抬舉下又起死回生。這么一部嚴重脫離現實,過分夸大苦難的電影讓人看了反胃和絕望,今天的下架一點都不意外,一點都不冤枉,沒人喜歡看被夸大的苦難!
《隱入塵煙》從上映之時就伴隨著巨大爭議,陷入兩個極端。喜歡的人認為該電影描寫的農村生活過于真實。討厭的人則認為影片與現實嚴重背離,上世紀八十年代,西北也沒這么苦,農民都表示不認同。的確,許多人看了兩位主角的悲慘遭遇,一度認為這個故事發生在萬惡的舊社會,不由得想起白毛女的悲慘遭遇,讓人心中堵得慌。
《隱入塵煙》的導演打著關注農村和農民的旗號,描寫了西北農村一對苦命的人,從陌生到熟悉、從相知到相守,最終雙雙離世的的故事。在這部影片中親人的惡毒,鄉親的冷漠被無限放大。村民生活在一個村里,忍受著各種痛苦,最終走向幻滅,一度讓人認為這個村子就是一個封閉的監獄。人性的丑陋被這部電影無限放大,將觀眾帶進無邊的絕望和深淵,按照導演的設計,在農村哪里還有希望?哪里還有未來?的確,農村有許多落后的地方,但是請導演們不要打著文藝的幌子,刻意渲染和夸大,不明事理的人覺得真實,真正在農村帶過的人只能呵呵一笑了。
現在都21世紀了,導演還在效仿上世紀八十年代張藝謀等導演,通過夸大西北落后地區農民的悲慘遭遇,獲得同情,在西方拿幾個大獎。《隱入塵煙》也確實做到了,在近些年中國電影不被認可的大背景下,還能接連獲獎,拿到柏林主競賽金熊獎最佳影片提名,和第7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看看是不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你現在再讓張藝謀去拍這種電影,他斷然不會去做了。
苦難就是困難,沒必要去宣傳,更不能為了票房去過度夸大。許多觀眾在現實中遭遇困難,在電影院看到比自己還苦的人就哭得死去活來,真正出了電影院,生活一切如故,遙遠的農村根本不是導演所描繪的,如果不了解,建議身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多去西部農村走走,看看。
最后再說一句,生活不易,不需要再讓《隱入塵煙》這種電影來添堵了!下架不意外,不冤枉,早就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