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一個下雨天,編劇魏風華跟郭靖宇講起了他的小說《唐朝詭事錄》中的故事。
由此而始,《唐朝詭事錄》成為了長信傳媒的自主研發項目之一,郭靖宇將其打造成了囊括網劇、短視頻劇、音樂劇和沉浸式演出等多種類別的新“IP”。
“真正的IP不僅要一魚多吃,還要有持續產生的新內容去完善、補充它。”在郭靖宇看來,IP的開發彼此之間不是重復,而是互補。
劇集作為影響力最廣的藝術形式,自然是IP開發的重中之重。那么,將在今晚20:00于愛奇藝開播的劇版《唐朝詭事錄》能起到沖鋒陷陣的作用嗎?
有機會提前看了十集正片,基本可確認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唐朝詭事錄》雖以探案為主線,但故事上通朝堂,下接江湖,既有市井繁華的兩京街道,又有陰森詭異的“鬼市”,還有不見人煙的野外和遐州僻壤的小城,呈現出了一個豐富立體且具有層次感的大唐。
其次,氛圍營造到位,視覺風格突出“詭”“奇”之余又不失生活質感,為故事提供了更豐富的入口。
最后,在單元故事之間的銜接上,信息量豐富,有歷史感,這是它除了案件之外最讓人驚艷的地方,也與原著的思想一脈相承:很多因種種緣故被正史拒載的事件,在市井怪談的迷宮中留下了蛛絲馬跡。而另一些時候,在迷宮的某些路口,魔幻和秘史又是交融在一起的。
元素疊加,探案為重
“這世上,既沒有神,也沒有鬼,只有裝神弄鬼的人。”蘇無名(楊志剛 飾)的這句臺詞奠定了本劇的基調。
事實上,雖然《唐朝詭事錄》的原著是以唐朝小說集《酉陽雜俎》等志怪筆記為線索,探尋那個明麗時代背面幽暗詭異的故事,但編劇在改編過程中對故事做了擴充整合,尤其增添了來因去果,對種種不科學現象做了科學解釋。
播出之前,《唐朝詭事錄》請專家把關,專家給出了“全劇傳遞出破除迷信、正必壓邪的堅定信念”的正向評價。
準確來說,《唐朝詭事錄》將那些充滿想象力的奇幻元素轉化為了千奇百怪的視覺奇觀,以精心調制的開胃菜,引人入局。
比如那只體型巨大的老虎,特效逼真、氣勢逼人,在大屏幕上看格外有代入感,這個畫面的出現也讓人心里的一塊石頭落地了。
最讓人嘖嘖稱奇的當屬陰十一娘的變幻之術。當初看原著之時,就對原著中談到的幻術印象深刻:“其法用藥符,乃能令人飛行上下。隱論元方,含笑即為婦人,蹙而即成老翁,踞地即為小兒,執杖即成林木……”劇中的陰十一娘自然沒有這般神奇,但無論是其出場時的飛行之術,還是隨心所欲的變身之法,均讓人大開眼界。
視覺效果絢爛,不過《唐朝詭事錄》骨子里還是一部純正的探案劇。
天子腳下,長安城內,新娘失蹤案接連發生,傳言能使人登臨仙界的詭異紅茶備受追捧。市井傳言有邪仙暗夜飛升,底層人群居的鬼市竟成天價紅茶暗中交易之所,看似毫無關聯的事件背后仿佛有一雙黑手攪動風云。
金吾衛中郎將盧凌風(楊旭文 飾)奉命查案,與狄仁杰關門弟子蘇無名相識,一文一武,二人攜手共破奇案。
一般而言,在古裝探案劇中,既然決心使用奇幻元素,就會想方設法地讓其參與敘事,起到“一驚一乍”的驚悚效果;既然是雙男主組合,就會盡量增加二人的日常互動,讓觀眾有CP可嗑,但《唐朝詭事錄》在元素疊加上做得較為克制,始終沒有偏離探案的敘事重心,案情牢牢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開篇有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蘇無名到鬼市探查長安紅茶之秘,途中不小心和一個邋遢老漢相撞,正想與老漢交流,誰知老漢沖著他聞了半天之后,大聲驚呼“死人”,隨后落荒而逃。
這位老漢,正是主角團中的一位重要成員費雞師(陳創 飾)。蘇無名自然并非真的死人,他只是隨身攜帶了一塊遇害新娘身上的衣物,便被費雞師發現。
簡簡單單一場戲即見主創功力,隨身攜帶重要證物(尸體衣物)凸顯出蘇無名謹慎縝密的辦案風格,隨便一聞便能分辨出氣味暴露了費雞師的花樣技能。
關鍵還在于,飾演費雞師的陳創,曾經有個經典角色“哮天犬”,他標志性的動作就是四處亂聞。那可是我們早已逝去的青春啊!主創以這樣的方式致敬,大概會讓不少觀眾會心一笑。
這等信息密度和戲劇的通暢感,久違了。
先天好命,后天拼命
《唐朝詭事錄》的劇名起得非常大氣,以朝代為名,錄其詭事,但書寫這段歷史的卻是一群籍籍無名的小人物。他們的面孔如此鮮活,現在的觀眾看來也不會產生距離感。
這群人里有渴望建功立業卻屢次碰壁的天之驕子盧凌風,早早認清社會真相卻初心不改的探案奇才蘇無名,一入情關難自持的專業畫像師裴喜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神秘人費雞師以及心思單純、心存忠義的小跟班薛環。
盧凌風是貴族之后,卻在破獲奇案后成為太子的一枚棄子、頂頭上司的眼中釘,更奇怪的是,他被貶逐之后竟無人相幫,身世或另有蹊蹺。
蘇無名是個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劇里將他設計為狄仁杰的親傳弟子,一來為其屢破奇案提供了合理化依據,二來也為他的辦案提供了很大便利。
比如,身為長安八品縣尉,卻處處受到尊重,即便被下放到地方,也無人敢怠慢。如果沒有狄仁杰的名頭開路,很多案子怕是查都查不下去了。
費雞師來歷神秘,卻似乎無所不通,這個渾身籠罩迷霧的人應當也大有來頭。
還有裴喜君,出身官宦之家,卻有一顆折騰之心,人物介紹中說她“自古紅顏情路坷,世事弄人兩不易”,顯而易見,她和盧凌風的關系將會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復雜。
至于小跟班薛環,是裴喜君的家丁,疑似薛仁貴之后,他的成長線也是本劇的一大看點。
基本可以說,主角團的五個人出身都不簡單,但他們卻在陰差陽錯之下紛紛陷入了倒霉境地,所以說這是一群“先天好命,后天卻需要拼命”的人。
如果說蘇無名和費雞師的人生經歷豐富,早已看透了世事運行規則,那么其余三人才剛剛踏上一條修煉之旅。
案件的真相,在歷史的角落
古裝劇盡管有虛構空間,但卻不可能與歷史完全劃清界限。
《唐朝詭事錄》中最值得稱道的一點是,它在虛構故事里融入的歷史情結和表達出來的歷史鏡象都很有意蘊,較好地把握住了想象力和歷史感之間的平衡,加強了歷史縱深感。
眾所周知,唐朝的門第觀念十分濃厚,重出身,講郡望,尤以“五姓七望”(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及太原王氏)為尊,即便朝廷為了削弱門閥影響力,開科取士,也非一時之功。
《唐朝詭事錄》中,不認識的官員相見,報官職前先報姓氏,姓氏尊貴的人哪怕官職品階低,也高人一等,正是這種社會風氣的生動寫照。
“長安紅茶”一案中說道,紅茶為權貴所喜,背后甚至有公主(岳麗娜 飾)的影子,由此逐漸在城市居民中風靡,這一對奢侈品上行下效的刻畫也充滿了歷史的溫度。
長安紅茶的成分中疑似有違禁品西域幻草,服之可令人進入幻境,逐漸讓人產生依賴,很難想象,幕后之人通過這一產品掠奪了多少財富,控制了多少權貴。盧凌風和蘇無名聯手偵破此案,為朝廷去掉一心腹大患,受到的卻不是獎勵,而是被捉拿下獄。
公主特意將蘇無名招至身前,以一杯與市面上完全不同的紅茶撇清了自己的干系,言語之中對蘇無名盡是招攬之意,蘇無名則不為所動,由此慘遭貶逐。背后真相,引人遐想。
《唐朝詭事錄》由《長安紅茶》《石橋圖》《眾生堂》《黃梅殺》《甘棠驛》《鼉神》《人面花》《參天樓》等八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就是一個案件,但案件與案件之間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從長安到南州、橘縣,又到湖州,再到洛陽,最后回到長安。
每個案件的結束,意味著新單元的開啟,但對觀眾來說,舊案留下的未解疑團始終縈繞在旁,是奸佞作祟還是朝堂爭鋒?盧凌風和蘇無名這兩位歷史導游會步步為營,帶領我們通往歷史隱秘的角落。
【文/許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