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會根據不同的時間或是日期對排什么電影有所調整,今天我們聊聊不同地點所造成的偏差異。往大了說,電影的受眾是分南北的,光喜劇電影這一塊兒就很明顯。喜劇電影演員目前多數來自于知名的廠牌,比如本山傳媒小沈陽、宋小寶、德云社郭老師,于老師、小岳岳、小麒麟,開心麻花、沈騰、馬麗、艾倫、常遠還有愛笑會議室出來的潘斌龍、崔志佳,以及大碗娛樂的賈玲、張小斐,另外徐崢、寶強大鵬等等這些演員在南北的認知度和喜愛度都是不一樣的,就會導致他們主演的電影在南北的產出票房也不一樣。
總體來說,喜劇電影在北方的城市產出會更好一些,尤其是東北F4和大鵬的電影,在東三省跟院線影院要排場的時候就很順暢。南方地區尤其是兩廣地區,之前說的港片,或者是香港知名演員出演的合拍片,他的排場數就很高,而且是以粵語版本為主。有一個風向標城市,就是武漢,它位于南北交界處,口味也很寬容,一般武漢主流觀眾喜歡的片子。南北方都能喜歡,所以業內很多電影試映會都必定會選擇武漢這個城市做一場小范圍的排片調研。
說完南北差異,其次就是分縣城市的差異。其實電影行業一直沒有統一的分線城市劃分,一般來說,一線城市就是北上廣深四個城市,二線城市多數就是各省的省會城市,加上一些東南沿海的發達城市,3456線城市就按照行政、GDP、人口這樣規模來劃分。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文藝青年肯定是比較多的。百字頭的影院,比如百老匯、百麗宮都是文藝片愛好者常去的地方。如果你覺得你的城市幾乎都不怎么排文藝片,不要怪影院,是需求決定市場。
三四線城市的觀眾就會更喜歡內容只給的電影,同時也能接受進口大片的中文配音版本。有個電影系列叫《星球大戰》全球都很火,他的第七部電影在2016年中國上映的時候,拿了8億的票房,但是第八部在2018年上映的時候,中國地區只拿到了2億多的票房,為啥?這個第七部叫《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有不少路人觀眾,把它當做好萊塢的爆米花大片來看了,買完票進電影院見不得勁了,什么光劍、原力、絕地武士、暴風兵一堆新名詞就上來了,各種外星人也是看的眼花繚亂。說實話要是沒看過,確實很難帶著懷舊的情緒立馬入戲,那就不奇怪,在第八部上映的時候,三四線觀眾大量脫坑。而最新的第九部才1億多票房。
目前國內就剩下星戰迷在苦苦支撐這部電影了,不怪大家不熟悉的內容就是不容易入戲,不少女生陪著男生看《復仇者聯盟》的時候,分不清黑豹和獵鷹,那都是常有的事,別的觀眾在會心一笑的時候,他不懂里面的梗,只能一頭霧水。一部電影能夠拿到十億二十億三十億,是由三四線觀眾的喜好來決定的,大量的白領每年春節都從一線城市回到家,也把觀影習慣和口味帶給了家里人。
電影的好不好,在行業人士的嘴里,各種分析鏡頭、演技、特效、節奏、臺詞、服化道、置景但是真正貢獻票房九成以上的普通觀眾,在他們眼里就兩個評價,有意思和沒意思。看商業片還是文藝片兒,非得整出個高低貴賤,體現一下品位上的優越感就挺沒意思的。相信隨著城鎮化發展和大家觀影頻次提高,各線城市的口味,差距肯定是越來越小的,也希望電影局在引進和審核的時候能夠越來越多樣化一些,這樣做咱肯定能成為電影強國。
最后咱聚焦在具體城市內部,電影院在城市里的位置分為商圈型、社區型、還有一小類是高校型。商圈型的電影院很好理解,那社區型電影院因為靠著大量的居民區,比如北京的天通苑、回龍觀這種的。就得考慮多排一些適合家庭觀看電影,同時因為大量的白領,白天都不在,也需要考慮弄一些會員活動來讓退休人員愿意來電影院看電影。高校型的電影院一般就在大學城附近,排電影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內容需要更年輕化。
最后再補充兩點考慮因素,一個類型,一個市場。以前的觀眾就愛看動作片,奇幻片,喜劇片,愛情片,那么有了《大圣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哪吒之魔童降世》、《你的名字》之后中年人突然發現這個動畫片不等于幼稚片挺好看的。有了《我不是藥神》之后大家覺得劇情片兒也不是特別悶,太好看了,也蠻有意思的。有了《我們誕生在中國》《岡仁波齊》《二十二》《徒手攀巖》之后大家覺得紀錄片也是可以看的。一部好電影就有可能打破大家對某個類型的偏見,之后再上映同類型電影,影城在增加排片時也會更自信一些。
再說時長影城當然喜歡90分鐘到110分鐘之內的片子了,因為好排場,加上打掃衛生的時間才兩個小時一個廳,從早上八點到晚上12點能排八場。所以之前的《紅海行動》、《流浪地球》這種兩個小時多的,在春節檔的首日排場肯定是不占便宜的,但是他們口碑好,老百姓愿意看后續就會犧牲場次的數量而保證每場的高上座率。只要片子的節奏緊湊,長時間觀眾也是能接受的。比如《復仇者聯盟4》其實長達三小時零一分鐘,回想起來好像也沒那么難熬。當然,類似《亂世佳人》《美國往事》這種四個小時電影,以及《燦爛人生》這種六個小時電影也不是不能排,就是票錢多收點兒就行了。
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