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21年10月份出席完“中國時尚盛典”以后,董卿已經(jīng)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沒有出現(xiàn)在大眾的視野里了。
可即便如此,每每提及她的名字,外界對她的喜愛和贊美,也鮮少有過衰退。
畢竟,在此之前,她可是無數(shù)中國觀眾心目中的女神級人物。
從春晚舞臺上十三年的精彩亮相,到《中國詩詞大會》上四年的妙語連珠,再到《朗讀者》上三年的出口成章,她給觀眾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就連在央視縱橫多年的倪萍,也多次在公眾場合對她贊不絕口。
毫不夸張地說,董卿早就已經(jīng)活成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樣子,這也是為什么,盡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了無音訊,大家的心里依然為她留存著位置。
只可惜,外界的支持和贊譽,并沒有消除董卿的自卑情結(jié),她本人曾在節(jié)目中透露,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至今仍然彌漫著深深地自卑。
令人意外的是,造就她自卑性格的那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她的父親。
一
董卿的父親名叫董善祥,是復旦大學的高材生。雖然他的學歷很高,但是家庭條件卻非常貧困。
出身于農(nóng)村的他,在十一二歲的年紀就失去了父親。
自此,便和母親相依為命。
為了減輕母親的生活壓力,董善祥小小年紀就扛起了家里的重擔。
在其他小孩還無憂無慮的年紀,他就需要一邊兼顧功課,一邊去河里抓蝦捕魚,然后在天還沒有亮透的清晨,拿到集市上賣錢。
如果運氣夠好,能賣到五毛錢,他就可以為母親解決掉很多實際困擾。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xù)到董善祥讀高中。
可繁雜的家務并沒有拖垮他的成績,相反,生活的壓力讓他有了學習的動力。
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他一直把讀書當成進步的階梯,但凡有空,就會想方設法地往上攀登一點。
高考那年,農(nóng)民出身的家人,實在無法為董善祥提供學習上的建議和報考方面的指南。
他只好向當時的老師尋求幫助,老師覺得他成績好又喜歡文科,就推薦他靠復旦大學的新聞專業(yè)。
那時候,他兩耳不聞窗外事,根本不知道這個名牌學校的名牌專業(yè)有多難考。
總之,老師建議他考,他就找準了方向、心無旁騖地開始備考。
結(jié)果出人意料,貧困小子真的一戰(zhàn)成名,成了復旦大學里的高材生,成功改寫了自己的命運、扭轉(zhuǎn)了自己的人生。
畢業(yè)之后,董善祥不僅找了一份報社的工作,順利留在了城市生活,還和同是復旦學子的金路德喜結(jié)連理。
1973年,他們的女兒出生了。
為了表達心中美好的祝愿,董善祥把“卿”字用作女兒的名字。
那個時候,估計董善祥自己也沒有想到,本該沐浴在愛中長大的獨生女,會在成長過程中,經(jīng)受那么多來自于他的“折磨”。
二
董善祥自身的經(jīng)歷,讓他一直堅信一句古語“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因此,在教育董卿的時候,即便家中的條件早就不像從前那樣艱苦了,他還是會變著法地給女兒設置難題。
讀小學的時候,董卿非常喜歡看漫畫。
董善祥并不反對,但他會要求董卿把漫畫書上的成語都抄寫下來,供他檢查。
一開始,年紀尚小的董卿連成語是什么都不知道,抄的多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摸索出規(guī)律了。
后來,董卿認識的字逐漸增多,董善祥布置的任務,便從抄寫成語,變成抄寫古詩。
這就是為什么,董卿讀到四年級的時候,便以優(yōu)異的成績,破格升到了初中。
讀了中學以后,董善祥給女兒布置的任務有增無減。
他不僅會給女兒開書單,要求她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讀完,還會要求她把名著中的精彩句子,像抄寫成語和古詩那樣,都摘抄下來。
日后回想起小時候的經(jīng)歷,董卿說,她的“小鴨脖子”臺燈下,每天都要貼10個紙條,那是父親要檢查的功課。
除了學業(yè),董善祥對女兒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要求。
在個頭還沒有洗碗池高的年紀,董卿就開始負責清洗家里一日三餐所用的碗筷。
到了高中,董善祥更是要求女兒每個寒暑假出去勤工儉學。
當然,干活和賺錢不是目的,磨煉她的心性才是。
要不然,董善祥也不會特意囑托老朋友,對女兒嚴格要求,更不會在女兒累到嚎啕大哭的時候,跟她說再堅持一下。
不過,相比于學習上的辛苦和身體上的勞累,董卿最難以忘懷的,還是董善祥給她帶來的一系列“心理陰影”。
比如,要求她在成百上千人的操場上,獨自長跑;
在一家三口都在的飯桌上,喋喋不休地挑她的毛?。?/p>
不讓她穿新衣服,也不讓她照鏡子,更不讓她參加任何文體活動……
即使很多年過去以后,董善祥說的“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依然讓董卿記憶猶新。
三
董善祥以愛之名的嚴加管教,一度讓董卿難以接受。
她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止一次地懷疑過,自己是不是父親的親生女兒,也不止一次地想過,父親為何會對自己如此嚴厲。
很多時候她都弄不明白,為什么自己做地再好,父親都不會感到滿意。
董卿對父親的“怨恨”,一直持續(xù)到大學時期。
有一年寒假,董善祥特意帶著妻女下館子吃了一頓飯。
席間,他忽然舉起酒杯對董卿說:“我敬你一杯吧,跟你道個歉,這么多年對你,是有很多方式不對”。
那一頓飯,鮮少喝酒的董卿,陪著父親喝了一整瓶白酒。
從此,她對父親的誤解,也變成了理解。
成年后,董卿非常慶幸,她跟父親之間的距離,并沒有因為成長過程中一些錯誤的教育方式,而漸行漸遠。
不過,愛和理解并不能完美地解決所有問題。
長大后的董卿,還是因為父親的教育方式,養(yǎng)成了自卑的性格,即便是在已經(jīng)功成名就的現(xiàn)在,她還是會無法自持地產(chǎn)生自卑的情緒。
她說,就算知道自己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仍然會因為沒有做的更好,而覺得自己不行。
但這種自卑感,并沒有成為董卿前進路上的阻礙,而是成了她前行路上的動力。
沒有外界的監(jiān)督和提醒,她依然會不留余力地拿命去搏。
因為,潛意識中的父親,早就演變成了一種,她對于自己的評判方式。
或許,這也是為什么她能夠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取得成功以后,再去回想父親對自己的教育,董卿說,“我認同了我父親的這種方式,我現(xiàn)在覺得,他讓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對的?!?/p>
她說,我很感謝我的父親。
因為,正是得益于父親從小對她魔鬼般的教育,她才有了一顆強大的心,告訴她任何時候都要堅持下去。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份常人所不能為的堅持,她才取得了現(xiàn)在的成功。
現(xiàn)在的董善祥,再也不會對董卿嚴加管教和“指手畫腳”,而是變成了女兒最忠實的粉絲和最真誠的擁護者。
但凡有董卿出現(xiàn)的節(jié)目,他都會滿懷期待地守在電視機前面觀看,趕不上首播,也會掐著點去看重播。
這對于一位不會用網(wǎng)絡的老人來說,飽含著無限的愛和溫柔。
而且,就在董卿越來越成功的時候,所有人都開始跟風似地關(guān)注她會不會飛地更高,唯獨董善祥和妻子會叮囑女兒,不要因為工作,而忘了身體和生活。
董卿之所以會在巔峰時期,暫停工作生下兒子,就是由于父母不停的催促。
因為董善祥和妻子覺得,他們終究會離開人世,那時,需要有人來接替他們?nèi)鄱洹?/p>
兒子出生之前,董卿曾經(jīng)擔心過,自己會像父親那樣教育孩子。
但事實卻是,兒子出生以后,她依然奔赴在工作一線,父母自然而然地為她擔負起了養(yǎng)育孩子的重任。
而她擔心的問題始終都沒有發(fā)生,因為,父親和她都帶著往日的反思,將更加濃烈且“正確”的愛意,傾注在兒子身上。
其實,在并不提倡“虎爸虎媽”的當下,提及董善祥對于董卿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想要論證“棍棒教育”的益處,也不是對這種教育方式表示認可。
而是想要去探討,父親和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畢竟,每一對父子之間的關(guān)系,都是耐人尋味的。
如果你也剛好有這樣一位“不可理喻”的父親,請記得理解他。因為,每一個父親都不是完美的存在,但大多數(shù)父親,都會用本能向孩子表達愛意。
就像董卿說的那樣,父親是一個我們一出生就能看到的人,可是要真正讀懂他,可能需要用掉我們一生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