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條新聞翻車了。
有位父親把孩子當寵物養的大閘蟹給煮了。
端上桌的同時,用手機錄下孩子的反應。
孩子一邊嚎啕大哭,一邊被喂下蟹肉。
很快,相關話題沖上熱搜第二。
點開評論區,罵聲一片:這好笑嗎?
為什么說「又」呢?
因為僅在一天前,也曝出過一起類似新聞——
#姥姥送的兔子被宰7歲娃崩潰大哭#
視頻內容更加觸目驚心。
男孩提著被扒了皮的兔子,邊哭邊走,茫然無助。
家長舉著手機一路跟拍,解決辦法是「大不了給他再買一只」。
同樣激起了眾怒。
不扒不知道,類似事件層出不窮。
儼然成為短視頻平臺的流量密碼。
大致套路是:家長瞞著孩子,將他們的寵物送走、賣掉、或是宰殺。
再錄下孩子的反應,上傳到短視頻平臺引戰。
有人跟著一起看孩子笑話,有人怒批家長的做法實在殘忍。
流量自然就跟著來了。
其中也有不少人覺得,網友過于圣母,上綱上線,這只是家長跟孩子開的一個玩笑。
魚叔不敢茍同。
家長或許只當這是玩笑,可孩子不會這么想。
這一樁樁博眼球的鬧劇,不僅不好笑,反而令人惡心。
而且這種行為如此密集地出現,其中更有令人細思極恐的頑疾。
今天魚叔就來聊聊這一現象。
在這次事件中,最讓魚叔震驚的是評論區。
成百上千的網友寫下童年類似的遭遇,上萬網友點贊表示感同身受。
普遍的現象背后,不僅是對孩子的不尊重。
更是家長們瘋狂的控制欲。
餐桌上的大閘蟹,手里的小兔子,代表了孩子的心愛之物。
也可以被替換成喜歡的動漫,愛玩的游戲,與眾不同的興趣。
它們同樣面臨著被否定,被剝奪,被禁止的局面。
整個過程中,家長們以制造孩子的痛苦獲取快感,以貶低孩子的想法,嘲笑孩子的情感來樹立權威。
電影《狗十三》就曾拍過這種令人窒息的親子關系。
一開場,父親就當著女兒的面,直接修改了她的興趣班報名表。
把她從天文組改到了英語組。
全程自作主張,完全不顧女兒的意愿。
走出辦公室后,父親試圖用零花錢讓女兒平復心情。
可她壓根就不想要錢。
接著,父親就說出了那句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話:
「你爸容易嗎?你還生氣?等你大了你才知道你爸是為誰好。」
這一次,父親剝奪了女兒的興趣。
后來,家里的弟弟出生了。
父親沒時間陪女兒,就托人帶了一只小狗給她。
她很喜歡這只小狗,給它起名「愛因斯坦」。
陪它睡覺,帶它散步,每天給它煮好吃的。
可是有一天,爺爺帶著愛因斯坦出去買菜,沒栓繩,讓它跑丟了。
女兒沒有等到道歉和安慰。
反倒是父親,趁女兒還未開口,搶先占據道德制高點:
「你要體諒老人,你爺多大年紀了。狗跑得多快,你爺追不上。」
這一次,父親漠視了女兒的情感。
愛因斯坦走丟后,女兒成天魂不守舍,四處尋找。
和家里人的關系也鬧得很僵。
于是繼母又給她買了一只狗:
「這咋能不是愛因斯坦呢?」
這種做法讓女兒無法接受。
她不是非要一只狗,只是想試著找回愛因斯坦。
可如今繼母隨便買來一只狗,還非要逼著她承認那就是愛因斯坦。
女兒不領這份情,還是堅持每天外出找狗。
終于,父親也忍不住爆發了。
揪著女兒的頭發,掐住脖子,狠狠地抽打她,逼她道歉。
這一次,父親顛覆了女兒的認知。
從被修改的興趣志愿,到走失的愛因斯坦。
女兒在父親一次次的規訓下,漸漸被磨平了棱角。
她接受了這只假的「愛因斯坦」。
也徹底變得麻木,沒有抗爭,沒有異議,父親說什么就是什么。
在片尾的慶功宴上,服務員端來一盤紅燒狗肉。
家人齊刷刷地盯著她,神情緊張,擔心她突然翻臉。
可她強忍悲憤,面無表情,夾起一塊狗肉送進嘴里。
在場所有人都開心地笑了。
當年《狗十三》的海報上印著八個字:
「失物招領,你的青春。」
因為它共情于典型的中國式家庭,揭示了成長的殘酷真相。
讓無數人回想起童年和青春。
電影《狗十三》的英文名直譯是《愛因斯坦與愛因斯坦》。
在真正的愛因斯坦走丟后,女兒就成了另一只愛因斯坦。
她起初還能對規訓保持著「吠叫」的姿態,還能主動走出家門。
可是在父親、繼母、爺爺的輪番指責下,她忍氣吞聲,自我懷疑。
直到吞下狗肉的那一刻,她接受了成人世界的規訓。
完成了從兒童期到青春期的過渡,也被父親牢牢控制住了。
片中多次出現的柵欄也象征著禁錮與控制
至于走失的愛因斯坦,就此不了了之。
這件事只會成為今后飯局上的一個談資,被重復一遍又一遍。
至于女兒心靈遭受的創傷,就真的無人在意了。
電影的結局,女兒走在街上,再次遇到一只長得很像愛因斯坦的狗。
她不敢去辨認,也不想再憶起那段傷痛往事,只是急匆匆地逃離。
待到四下無人,她聳動著瘦弱的肩頭,就連哭都要克制著。
回到現實中的事件,二者何其相似,也讓無數人從中看到了自己。
家長們未經溝通,隨意處置孩子的寵物。
還要拿起手機沾沾自喜地錄像,發到網上,邀請眾人圍觀他的「壯舉」。
為什么視頻中的孩子都表現得那么無助,只能流淚?
因為孩子們知道,一旦據理力爭,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什么。
是無理取鬧的指責,是不由分說的抽打,是那些孩子們難以反駁的話術:
「翅膀硬了,敢跟父母頂嘴了啊?」
「我白養你這么大了,還不如寵物是吧?」
「我這么做都是為你好,早晚你會后悔的。」
孩子們的失語與忍耐,讓控制在日常的規訓中一步步形成。
這種控制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巨大的陰影。
最壞的后果就是,孩子也習慣了被控制,以至于難以擺脫。
家長的控制成了「肖申克監獄」的圍墻:
「起先你憎恨它,然后習慣它,更久后,你離不開它。」
等到孩子長大,他們發現圍墻里很痛苦,卻已經無法翻出去適應外面的世界。
最終孩子們要么變成同樣擁有病態控制欲的人。
要么變成毫無主見,逆來順受的的人。
而此時家長們早已不在意后果了。
畢竟他們只樂于見到一榮俱榮。
一旦孩子有出息了,逢人就吹噓,「孩子能有今天,全是我的功勞」。
可他們又偏偏很難做到一損俱損。
一旦孩子遭遇挫折,萎靡不振,他們并不會認為該為此承擔一些責任。
還會反過來指責孩子過于脆弱。
除了病態的控制欲之外,這件事還反映出了另一個問題。
那就是畸形的家庭教育。
有條評論一陣見血:
「小孩不能看血腥暴力,但小孩最愛的動物可以被殺。」
前半句的所指很明顯。
近年來不斷傳出,有家長舉報影視作品,擔心教壞孩子。
他們舉報《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奧特曼》等,覺得有暴力傾向。
這還不算完。
他們舉報游戲,聲稱那是「電子鴉片」,荼毒孩子的精神世界。
舉報性教育讀本讓孩子性早熟……
家長們口口聲聲說為了孩子。
看上去倒更像在推卸責任,為家庭教育的缺失找借口。
把一切可能影響孩子的因素,全部歸結到外部。
家長們的內心OS是:「總不可能是我的錯吧?」
因此動畫要停播,游戲該下架,性教育讀本必須回收。
可真正該輪到他們言傳身教的時候,卻以剝奪孩子的心愛之物為樂。
這算哪門子的家庭教育?
而且這種行為,才是真正會誤導孩子的反向教育。
對于2-7歲左右的孩子而言,正是「萬物皆有靈」的階段。
孩子們會給寵物、植物、玩具命名,當成自己的伙伴來看待。
養寵物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場為了告別的聚會。
比如最常見的貓貓狗狗。
按照它們的壽命,孩子會在邁向成人的階段接受一次分別。
《玩具總動員3》
專業機構研究顯示,失去寵物對孩子的精神狀況有著重要的、獨特的影響。
可能導致精神病理癥狀。
這還只是寵物正常死亡的情況。
通過正確的引導,創傷可以轉化為一場有意義的生命教育課程。
來源豆瓣:映心堂心理
但,如果是寵物被親人奪走、殺死的情況,又會如何呢?
美國有這么一個極端的真實案例。
美劇《心靈獵人》的犯人原型之一埃德蒙·肯珀,15歲時謀殺了自己的祖父母。
24歲時,殺了母親并分尸、奸尸。
加上其他受害者,埃德蒙總共殺了10人,而后自首。
《心靈獵人》中的Edmund Kemper(左)
在他的講述中,童年的一次經歷對他影響至深——
父親把他當寵物養的雞給宰了。
母親則逼著他吃下雞頭。
這樣病態的家庭教育往往不是孤立的行為。
與之相伴的是日常的辱罵、貶低、嘲諷、虐待。
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埃德蒙養成了極度分裂的人格。
表面上溫和謙遜,內心卻漠視生命。
10歲就起了殺人的念頭,15歲被診斷出精神分裂癥。
最終成為美國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之一。
Edmund Kemper本人
同時,寵物被奪走對孩子自我認同感的形成也有極大影響。
明明是自己所愛的東西,在家長眼中就這么一文不值?
等于也間接否定了孩子們的付出和情感。
《玩具總動員3》
再加上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并下意識認為是對的。
所以他們可能也會就此覺得:
擅自奪走別人的心愛之物是好玩的,并且不必為此負責,也不必愧疚。
家長們往往意識不到自己錯了。
甚至會在孩子長大后,拿這件事當作茶余飯后的消遣。
可能還要反問一句:「好不好笑啊?」
正如埃德蒙·肯珀,心愛的雞被殺給他留下了心理創傷。
而之后他有樣學樣,為了報復妹妹,虐殺了家里的寵物貓。
埃德蒙并非天生的反社會人格。
他的智商高達145,曾夢想做一名警察。
卻一步步在畸形的家庭教育中淪喪為惡魔。
所以。
你還認為家長殘忍地奪去孩子所愛,并以此取樂只是一件小事嗎?
做好家長的門檻很高,可成為家長卻沒有門檻。
有些家長并未把孩子當作一個真正的「人」來看待。
當他們瞞著孩子,殘忍地將寵物殺死的那一刻。
其實也在心里默認了:
孩子,也只是他們養的寵物罷了。
《小明和王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