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流量時代,唱歌和演戲都可以做的這么好的藝人真的很少,甚至沒有。如果有人問偶像是什么樣的,我覺得偶像就應該是張國榮的樣子。張國榮在生時已被稱為活著的傳奇,成就擺在那里,某些粉絲吹得虛高也不會虛高到哪里去,梁朝偉誠然是頂級的演員,劉德華誠然是成功的偶像,但在香港黃金年代優秀的演員和偶像簡直不能夠再多了。
張國榮受人追捧不僅限在演技與歌藝,更多是因為他本身藝術理念的前瞻性及高度審美化的藝術表達。全面了解是客觀評價的基本立場,他故去十幾年后吸粉能力依然不輸當紅明星,這不是一句死得早所能解釋的。喜歡張國榮沒幾年,也是一個同學推薦我看霸王別姬的,看完后很長時間我都沉浸在一種無以名狀的痛苦和震撼中。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對社會,歷史,人性等的反映入木三分,然后我就愛上了張國榮,這個不瘋魔不成話的戲子,然后我又開始聽他的歌,聽他所有的歌,看他的演唱會錄像,唱歡快的歌時他自信帥氣,風度翩翩,卻又讓人覺得親切,我也討厭用美來形容一個男人,可是抱歉,除了美我找不到別的合適的詞,他的美是讓男人女人都迷戀的那種美,風華絕代不為過分,告別演唱會上他唱風繼續吹時唱哭了,幾度哽咽,我也被他這種真摯的情感感動的要掉眼淚,我知道歌詞把他心里所想的都說出來了,不忍遠離,心中亦有淚,不愿流淚望著你。
從那時起我就認識到他不僅是演戲好,可以演寧采臣,程蝶衣,小警察,十二少,唱歌好,可以激情似火的唱莫妮卡,不羈的風,可以平靜的唱沉默是金,無需要太多,可以深情的演唱有心人,全賴有你。我更看到了他一顆柔軟的心,看到了他對舞臺和歌迷的真摯熱愛,張國榮如果熬過那一關,會成為一個好導演,會和張學友演舞臺劇,會完成他的唱片,會出英文歌探索西方市場……
他的志向是成為流行文化的梅蘭芳和東方的大衛鮑伊,他想拿各種電影獎甚至格萊美音樂獎……他去世時時年已四十六歲,未患病時仍保持青春活力,創意無限,去世后國內國際演藝界都道痛失英才,他們痛失的不是一個過了氣的或安養吃老本的人,是明明應該繼續高歌猛進卻天不假年的人。
所以,他死在最不合適的年紀,他合該長命百歲,滿頭白發精神矍鑠時用歲月沉淀出的氣度唱幾曲藍調和爵士,作為導演有幾部真正的代表作,擴大知名度影響力打到西方去。甚至歸隱也好,起碼給演藝圈樹立一個全心投入又掛印而去的瀟灑榜樣。可是都沒有,這一切未來得及發生就成了一些人口中的悲劇美學。他離開的時候不是青春正年少,而是功力集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