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不?一部動輒就是幾十集的長篇連續電視劇,判斷它好不好看,值得不值得追,有個最簡單也最經典的辦法,就是先看第一集。其實,一切指標都在第一集,所謂,“先聲奪人”嘛。如果這部電視劇在第一集就沒有抓住觀眾,那么后面即使拍得再好看,大概率也就可以斷定,基本沒什么人再看了。#電視劇底線征文#因為早就在第一集還沒播完,或者就在剛看到一半時,就被果斷棄劇,棄之如履。
也許會有觀眾感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終究這樣的劇缺乏吸引力,競爭力,這樣難看的劇,這樣沒味道的劇,誰還會——再浪費時間追下去啊。所以,第一集是關鍵;第一集是龍頭,第一集是引子,是“開辟鴻蒙”;同時也是高屋建瓴,勢不可擋;更是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總之,第一集拍好了,觀眾就會一目了然,豁然開朗,就會立刻知道這部劇要追,值得追,必須追。如果在第一集中劇情出現拖沓,散亂,晃悠。并且還沒足夠的亮點,甩出點睛之筆吸引到觀眾,讓觀眾欲罷不能,難舍難分。
那么,第一集一完,或者還沒有完,剛播到一半,可能就會有人果斷棄劇,立刻打開其他在播劇,一溜煙小跑著,追之乎去也。這很現實,也很殘酷,更很無情。但,這就是如今電視劇上播之后的現狀。因為好劇實在太多,每天都是神仙打架,難分勝負。好在,《底線》這部反映當代法官工作生活的大型法治案情長篇連續劇,是做到了。第一集劇情不僅緊湊高能,還一氣呵成巧妙穿插3個大案,一把抓住了觀眾的小心心。
一、第1個大案:辱母殺人案本來,電視劇一開場,鏡頭所向一路展示的是一片歡樂愉悅,安寧生活的太平景象。作為榕州市星城區法院立案庭庭長的方遠(靳東飾演),從家里出來走在繁華的街道路邊,等他的愛徒兼助理周亦安(成毅飾演)——開車來接上他,一起去給師父張偉民(張志堅飾演)院長過生日。
卻被一個騎電動車的女人,從后面追來,喊住他,突然把一個黑色塑料袋塞給他,說了一句“謝謝您”,竟又馬不停蹄一溜煙跑掉了……方遠滿臉疑惑,打開一看,嗎呀,一沓一沓,一疊一疊,全是百元大鈔,目測看去,絕對不少于十萬元之巨。來不及多想,方遠拔腿就追……然后,是方遠追到那個女人后,說什么也要把錢退給她。然后,又是方遠和周亦安以及葉芯(蔡文靜飾演)一起給老院長過生日。然后,方遠晚上回到家,和老婆孩子一起說說笑笑,很明顯,他又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一天……
卻不料,就在這片歲月靜好,一片安寧的生活之中,還有它的另一面:猙獰兇狠,陰暗壓抑,殘忍可怕……一條小巷的盡頭,有一家公司,公司院內一群人在烤串,在喝酒,在肆無忌憚地狂笑。有人來送貨,卻被他們擋住,一頓辱罵,甚至趕走……而最可怕的卻是在這家公司的內部,這群人中的一個小頭目,揪住這家公司老板娘的頭發,在和她要債。
而老板娘的兒子雷星宇,只能眼巴巴在一旁看著。因為他被幾個人摁在沙發上,不能動彈。
最終,這個小頭目,因為要不到債,憤怒之心,開始用惡毒的語言羞辱雷星宇的母親,甚至說出了讓她去“賣身”,“賣個81次就能還上債務……”
而后,這個小頭目還覺得不夠,最后竟然喪心病狂脫下褲子,當著兒子雷星宇的面公然羞辱他的母親……
士可殺,不可辱。辱母之痛,如刀扎心,一股無名業火騰地一下,就躥到了雷星宇的腦門……只見他,從辦公桌里迅速抽出一把尖刀,拼命刺向侮辱母親的小頭目。
結果,小頭目被刺死,雷星宇本人被抓走。
這個案件,在現實生活中早有原型,就是2016年轟動全國的“于歡案”。
那么,自己親人被人侮辱時,是否可以拔刀相向,刺殺對方呢?當年的于歡,是合理合法地“正當防衛”?還是違法犯罪的“故意傷害”?
而本劇中的雷星宇,結合當時劇情所給出的具體情節,又是屬于哪一種呢?當他在法庭上,說出那句——“我就想問一句,如果你的母親被人侮辱,被當面侮辱,你們受得了嗎?”
估計,在場的所有人,都會被震撼到,心頭一緊,不知道該怎么回答。當年,法院最終判決,認定于歡屬防衛過當,構成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
而本劇《底線》中的雷星宇,又會是什么樣的結局呢?我在這里就不好劇透了,各位讀者可以點擊收看《底線》,盡情追劇,一睹為快,了解案情真相,了解雷星宇的最終結局。
二、第2個大案:主播猝死案一個名叫駱優優的女孩,是一家名叫咔吧咔吧網紅孵化公司的其中一個主播。但令人奇怪的是,她們這些主播,卻并不是——這家網紅公司的正式員工,不僅不是正式員工,甚至連實習員工都算不上。
因為她們和公司之間,根本就沒有簽訂那種能夠保護她們合法勞動權益的勞動合同。她們被公司視為“合作伙伴”,共同發展,共負盈虧。他們和這家公司簽的只是一份共同擔責的“經濟合約”,而非勞動合同。
結果,有一天,這個名叫駱優優的主播,在一次正常的直播中,突然腦袋一歪,整個身子向右側倒下,倒地不起了……
而且,是再也沒有起來。不錯,猝死了,原因,可能是過勞死,也可能是原本有什么隱藏的心源性疾病,突然發作,在工作時要了她的小命。總之,她,猝死了。美麗可愛,青春活潑的女主播,駱優優,突然就在公司上播的時候,猝死了。
像這種情況,猝死者駱優優該承擔什么責任,她所在公司又該承擔什么責任?
結果可想而知,公司對駱優優的死,推得一干二凈,能躲多遠就有多遠。最終還是在所謂“道義”上的考慮,勉強答應給出——6萬元人民幣,作為補償,而不是賠償。
但,駱優優的母親不答應啊,她認為自己的女兒是死在單位里的,而且還是在上班的時候,憑什么就只出6萬塊錢,就打發她啊?所以,她要100萬。
但,問題的焦點來了,她的女兒駱優優并不是網紅孵化公司的正式員工,何來賠償?而事實上,駱優優比一般普通正式員工為這家公司工作的時間,以及創造的效益和價值還多還大,還大的多得多。不僅,每天工作從晚上7點到夜里2點,而且還經常通宵達旦都在直播,并且通宵上播完了還要復盤,還要各種……
于是,駱優優的父親,和母親,兵分兩路,各自進擊。一個進駐公司寫字樓門口,拉橫幅,訴冤屈……
一個捧著女兒遺像,闖進法院大廳,大喊大叫,驚動了正好下來檢查的高院領導……
幸虧還有主持正義的法院,還有為民撐腰的法官。可以厘清這里面的利害關系,可以分辯公司和員工之間的權益和法律。
最終,駱優優母親會拿到100萬賠償嗎,還是那句話,敬請移步《底線》播出平臺,盡情追劇,一睹為快,一解百惑。總之,《底線》一開局就用3個大案中的前2個,成功吸引了觀眾的好奇心。剩下的,就是觀眾騰出時間來,用心追劇了。
三、第3個大案:借條丟失案比起上面2個大案,下面這第三個“大案”實屬一個“小案”,不僅小而且很普通,普通的人可能都會遇到。
怎么辦,怎么辦,借條丟失了,對方不認,怎么辦?這個案子,確實太小了,幾乎小到在劇中根本沒有用多少“鏡頭”,來好好表達。只是在上面高院的女干部葉芯,偷偷躲在調解室門外——聽到了周亦安與被調解人交流時,才從他們的口中反映出來。如果不仔細聽,還真的很難發現這也是一個“大案”。因為這樣的案子,實在太平凡,所以也就太多,太頻繁。它不會像上面2個大案那樣驚驚炸炸“死人”,但它是鈍刀子割肉,拉得你生疼。而且,可能永無止境,拉你一輩子,別人借你的錢也不一定能還你,還更別說你連借條都丟了,這法院又能幫到你什么?
原來,這個欠人家錢的被告,是個講迷信的工廠廠長。所以,聰明的法官助理周亦安,就利用這個弱點,引導他相信報應,好——盡快還錢,以達到成功調解的目的。那么,問題又來了,作為一名法院工作人員,雖然只是個法官助理,但他這般無師自通的神奇操作,對嗎?如果,很有效果呢?而且,效果很好呢?
比如,效果就是藥到病除,手到擒來,周亦安小小一招,便讓那個講迷信的廠子還錢了呢?確實,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那些老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半夜鬼敲門,神神叨叨,最講迷信,最怕鬼神。法律一時半會治不了他們的時候,且讓迷信出場,殺他個下馬威,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你說呢?最終,這3個大案,結局到底如何,我想還是請各位去親自追劇,看個痛快。看個詳細的來龍去脈,才過癮,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