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你們眼中的小事,近日,登上了國外的熱搜。真人版《小美人魚》預告。在官方發布后的第一個周末,預告就獲得了1.04億的全球瀏覽量。有多火爆。數據超過了9400萬的《美女與野獸》、7400萬的《阿拉丁》與6800萬的《黑白魔女庫伊拉》。熱度大?抱歉,爭議更大。視頻不僅在兩天內收獲了150萬個“不喜歡”,成為迪士尼真人電影的反面之最。發布后。推特話題#NotMyAriel(這不是我的愛麗兒)點擊噌噌上漲。點進去一看。無數人就演員的膚色、外貌乃至預告中的海底世界發動攻擊。“這是丑人魚吧”;“海水黑乎乎的難看死了”;“WTF……什么時候安徒生筆下的美人魚是黑人了?”
看起來。似乎只是一樁全球化的娛樂趣聞。但隨后,有關預告的爭議蔓延到國內。事情愈演愈烈。風向,也開始變得奇怪起來。01知乎上,有人提了這樣一個問題。
但。底下整整1430條的回復中。有八九成,都是在玩梗、吐槽。那些剖析預告、分享干貨的評論,都被淹沒在一堆高贊的回答中。比如呢?集體嘲諷人魚的膚色。
摻雜日本的政治隱喻。
對演員進行外貌羞辱。
將演員與動畫版的、白人演員飾演的人魚公主對比。以膚色,作為愛情的前提。
而你如果打開B站。彈幕中襲來的則是對黑人的蔑稱,抓住美人魚的臟辮進行歷史嘲諷。還有人表示。導演為了政治正確,甚至已經到了“反人類”的地步。
但與此同時。外網一個視頻卻逐漸火了起來。黑人小姑娘們。在第一次看到預告中的愛麗兒后,露出了笑容。我覺得小美人魚是棕色欸~(當你喜歡的迪士尼公主看起來和你一樣)
WHAT媽媽他們創造了黑人愛麗兒!
她還有臟辮欸!!
同樣的。在白人小女孩的視頻中。她們對電影預告的反應是這樣。抱著舊版動畫的美人魚玩偶,興奮不已。
Amazing!~
-她是黑人?-她好漂亮啊
就此你會發現一個尷尬的現象。面對同一部預告片。成人與兒童,居然會產生兩種完全相反的想法。前者下意識會辨別主人公的美丑,用原版動畫的人設進行對比,甚至聯想到種族分歧、政治正確乃至陰謀論。而后者,她們的興奮點在于:動畫里的小美人魚終于有真人版了。那么問題來了。小美人魚的選角,失敗了嗎?02剖開所有爭議。你會發現人們對于海莉·貝莉版本的美人魚有最大的兩點不滿:1.黑皮膚2.外貌不夠驚艷但首先要認清的問題是。大家最熟悉的紅發、膚白、綠尾巴版本的愛麗兒,是迪士尼在1989年,根據安徒生的童話改編而來。一句話。經典,本身也是二創的產物。
原版童話中的描述是怎樣?Sir找來了原文。“她有一雙漂亮的白腿和小腳丫子”;“舉起她可愛的白手臂,踮起腳尖,滑過地板,跳起舞來”;“她的皮膚像玫瑰葉一樣清澈細膩,她的眼睛像最深的大海一樣藍。”
△1836年安徒生英文譯本發現沒。除了白皮膚、藍眼睛與美貌之外。動畫版的美人魚在此基礎上設計出了海藻般的紅發,海鷗、龍蝦朋友等新角色,以及最重要的名字——愛麗兒。迪士尼史上第一位紅發公主,就此誕生。
而新版雖保留了紅發。但啟用了黑人女演員不說,還將發型改成臟辮,并將藍眼睛這一設定忽略,露出演員本來的褐色瞳孔。按照當下主流審美。Sir說實話,算不上驚艷。
那片方為何執意如此?按照導演羅布·馬歇爾的說法。歌聲。是選角的重中之重。經過廣泛的搜索,很明顯哈莉擁有這種罕見的精神、心靈、青春、純真和物質的結合——再加上美妙的歌聲——所有這些都是扮演這個標志性角色所必需的內在品質。在會唱歌、會和動物交流的兩大迪士尼公主要素中,愛麗兒由于本身就是某種非人類的海洋生物。歌喉,成了她更為特色的標志。有多美妙?——以至于她會被巫婆盯上,用自己最寶貴的歌聲去交換雙腿。而海莉·貝莉。從小就練習R&B的她,歌喉,恰巧是爭議的另一面。張嘴就罵的到底有沒有聽過她唱歌啊超級棒的好不好
有人會疑惑。難道找不到唱歌好聽的白人女演員嗎?難道沒有長得漂亮、唱歌好聽的黑人女演員嗎?這就引出第二個問題。黑人選角。結合歌喉、咖位、資源等等合適的女演員來看,白人選擇面還會廣些,但范圍縮小到有色人種就不一定了。而后者的選擇,幾乎是必然。眾所周知。近幾年,迪士尼越來越“政治正確”。真人版《白雪公主》。女主演瑞秋·齊格勒是拉丁裔混血。
《匹諾曹》真人版。藍仙女被改為黑人飾演。
2018年。《胡桃夾子》的男主角也是黑人。
以及即將在迪士尼一百周年誕生的“新公主”。女主角Asha,一身的棕色皮膚。
原因當然是綜合的。經濟方面,2021年黑人成為北美市場第二大觀影群體,高于亞裔、拉丁裔,僅次于白人之下。而在文化決策上。靠兒童作品聞名的迪士尼,顯然是這方面的開拓者,也是最大的責任方。——就像孩子們的睡前故事。又有哪個父母,會忍心將成年人的偏見、分歧夾雜其中呢?趨勢,不可避免。而雖然改編也不僅限于此。但人們,卻似乎只將目光聚集在膚色這一點上。就像原著中的王子。安徒生描寫他是“黑發黑眼睛”,動畫版改成了藍眼睛,有人反駁過嗎?
而艾爾莎。原型是《冰雪皇后》(TheSnowQueen),一個將邪惡的碎片注入小男孩內心的冷酷無情的反派。動畫不光把屬性翻轉,把壞蛋改成正面形象。還賦予了她女權、獨立等一系列新時代元素。結果呢?成就了迪士尼跳出傳統公主框架,最火的流量女王。
除此之外。還有將原著中《阿拉丁》主角從中國人改成阿拉伯人;《公主與青蛙》中的女主角改成黑人;《小美人魚》中的海鷗直接性轉等等。這些角色。從人設、人種、外貌到性別等都有調整。——但他們都沒有獲得像美人魚這樣的巨大爭議。是政治正確錯了嗎?還是這一次的政治正確。反而讓曾經被忽略的問題,重新浮上水面?03種族歧視。是的,Sir頂著鍋蓋,卻還是要點明這一點。許多人會辯解:“我沒有歧視黑人,只是她太丑了”;“難道只有中國人不喜歡嗎,外國人不也打了差評”;“黑人可以創作自己的故事,為什么要強行代入經典童話”……停,不要扯皮。因為你會發現,無論后來有多少的問題,“萬惡之源”都只有一個。從對種族的質疑,到對長相的辯駁,再到后來的衍生矛盾,爭議如同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問題來了。到底是不歧視,還是歧視而不自知?畢竟從之前的視頻我們就能看出。相比成年人,在孩子的眼中,膚色不會是個強烈的概念。
我不明白為什么成年人要為一部兒童電影爭來爭去而且這樣做的只有成年人
如果你是迪士尼的老粉。那么面對這一次的風波,大概率不會覺得驚訝。因為現實就是。當成年人的世界面對“政治正確”還在爭辯不休時,迪士尼卻始終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去迎合當下的孩子們。那是在各種派系、團體、族群林立的世界里,所追求的一種平等的“趨同”。無論年齡、種族、膚色、性別。哪怕不一樣。但這是差別,而不是差距。不應該問為什么迪士尼越來越政治正確。而是除了迪士尼。還有誰會這么政治正確?迪士尼本來就政治正確,從1937年,第一部長篇動畫《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開始。
它塑造過很多傳統的,如白雪公主、灰姑娘這樣的善良、優雅、需要王子拯救的公主形象。隨著年代推移,也出現了像貝兒、木蘭、愛麗兒、寶嘉康蒂這樣更具個性,勇敢,拯救王子的公主。然而,雖然相對于過去公主形象更進步,但她們大多還是逃不開愛情婚姻對于女性形象的絕對意義。并且相對于如今,很多意識體現也有著嚴重偏差缺失。比如《風中奇緣》雖然在人與自然的主題上做得格局極大,但將白人男主塑造成印第安部落拯救者,顯然是種冒犯。
來到3D時代后,又多了長發公主樂佩、“別的工作室來的”(皮克斯)梅莉達、莫安娜等向往自由、搞笑女、有冒險精神、不談戀愛甚至不唱歌的公主形象。在《無敵破壞王2》中,還借云妮洛普的口,對過去公主們嬌柔不能自理的形象大玩自黑。
與其說,迪士尼開始搞政治正確。不如說,它本來就是每個時代,每個當下新思想的一種體現。是商業頭腦,也是為兒童更新童話。如果說曾經的迪士尼給我們創造了那些經典的烏托邦。那么現在。它的對象,該輪到新的孩子們了。愛麗兒的膚色對我的孩子并不意味著什么但我深知對別的孩子來說這意味重大
黑美人魚的出現,顯然能讓更多孩子在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你問為什么不創作一個黑人自己的童話故事?因為答案是。正確,不是何不食肉糜。強行要求話語權上的弱者通過創造,能瞬間站到與強者一樣的高度,這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相較而言,能讓弱者們參與到強者壟斷的敘事體系中來,將蛋糕分發出去,這遠比創造一個新的體系更直接,強勁,有力。小女孩們的笑容是為何?因為在主流文化作品的敘事中。她們。也終于能看到“自己”。她不是他們的愛麗兒但她是我們的我很驕傲我的女兒們能在大銀幕上看到與自己長得一樣的公主
Sir絕不質疑大家的不安。因為在如此巨大的爭議聲浪下,被動搖的不僅是觀眾的期待,也是因為從小看到大的經典,無法接受如此的“改寫”。或者更直接點。“魔改”。但問題是。創新,便意味著打破。就像許多人不知道,那個我們看著長大的愛麗兒,也曾經因為“魔改”被架上輿論場。她那一頭海藻般的紅發。而在歐美的偏見中,紅發(gingerhead)在中世紀被認為是女巫的標志,而放到近代,則成為了邪惡、下等、墮落的代名詞。迪士尼打破了這一切。愛麗兒的出現,使得這種發色的污名化被逐漸洗去;紅發女郎。成為美麗與性感的符號。
△在音樂劇中扮演愛麗兒的亞裔演員DianaHuey,消除了人們對亞裔不能飾演美人魚的刻板印象現在也是如此。我們對黑美人魚的不解。無論是膚色、外貌還是整個迪士尼作品的風向,都是歷史上無數次爭議的不斷輪回。而我們,出于捍衛自己的童年,對當下孩子應該看到怎樣的愛麗兒發表意見。我們是錯位的人群。我們總說我們長不大。但沒有人永遠長不大。——卻總有人年紀小。我們的童年不可冒犯,但,上一輩怎樣看待我們的童年?我們又憑什么扼殺小孩子童年的更多可能性?他們可以有這個時代標志的美人魚。其實,一部作品,永遠不可能對所有人的口味。小紅書上。興起的“美人魚P圖”活動,在歐美引發討論。伙計們出大事了中國人正在為好萊塢電影“去黑化”
而曾經。劉亦菲的花木蘭。不僅粉絲嫌棄不好看,調成冷白皮不說,劇中的妝造還被貼上“辱華”的標簽。
《冰雪奇緣》的安娜。同樣被嫌棄不夠美,P上濃妝。
就連《青蛙王子》中的黑人公主。因為畫風問題,也被批判“還不夠政治正確”。
面對新出現的文藝作品。也不知什么時候起,黨同伐異代替圈地自萌,成為新的內卷潮流。但問題是,只要創新,這樣的爭議就永遠不會停止。黑色的愛麗兒。她或許不是最美最成功的改編。但毫無疑問。在迪士尼的創新中,各種嘗試與突破,都將無可避免。而如果只帶著拒絕的姿態去抗拒,我們如今捍衛的“經典”,可能就不會誕生了。又或者,以審視的眼光看,哪怕是經典,也將動輒得咎。遠離男人的艾爾莎可能被打成“女拳頭子”;白雪公主和睡美人將成為“戀愛腦”和“傻白甜”;愛上野獸的貝兒是斯德哥爾摩患者;而露出內褲的小叮當,放現在來看妥妥的戀童隱喻……
而美人魚。在1989年的動畫片中。巫婆要求愛麗兒奉獻出自己的聲音,來交換雙腿,反正她有足夠的美貌可以吸引異性。最后當然失敗了。因為大家堅定地相信:美貌≠話語權。如今呢?那個本身就代表著打破物種隔閡與外貌歧視的公主,現在則成為了“過度正確”的代言。何其諷刺。
最近,《瘋狂動物城》即將上線續集。Sir還清晰記得。當年看這部豆瓣最高排名的迪士尼電影是什么樣的心情。
但最初,《瘋狂動物城》是一部間諜電影,包含了電擊、項圈、地下俱樂部等等黑暗元素。上映的版本,是“政治正確”化之后的故事。因為主創團隊研究后覺得。童話。需要打破偏見。就像兔子朱迪一直重復的那句,在動物城,人人皆有可能。
而如果你研究這部電影就會發現。所有的爭議。在其中,都能得到解答。“黑人為什么不自己創作一個自己種族的故事,要進入其他人種的領域?”“她太丑以至于不能做公主。”“歷史上哪里有過黑皮膚的人魚啊。”巧了。兔朱迪偏不回老家種蘿卜,偏要去動物城做警察。而相比那些天生強壯的老虎大象,種族不占優的她,還不是穩穩拿下了警校第一的成績。以及哪怕動物城中。所有的小動物,也從沒有見過兔子做警察。
這就是迪士尼。它永遠真善美,永遠積極,永遠將話語權交給孩子和未來。現實中不可能的事。童話。永遠能幫你實現。就像電影的幕后采訪。你也知道在這個世界不是白人有多難
△《瘋狂動物城》故事總監JosieTrinidad在這個差異巨大的世界里有某些紐帶讓彼此是有共同點的會覺得“噢,好吧,原來你我也不是完全不同啊”你可能看上去和我不同我們可能被不同的方式養大但是歸根結底我們關心的都是同樣的東西我們理應得到互相想要的尊重我們都理應快樂的生活理應得到愛這也是為什么我認為這些電影可以如此強有力的原因因為這是一篇可以讓我們探討敏感話題的新世紀童話故事
不是沒被罵過,不是沒有爭議。但迪士尼永遠不是在造夢,就是在造夢的路上。美人魚不是變了,而是多了。她從深海中游來,進入我們的視野。她也是世界的一份子。為什么不能唱出自己的聲音呢?就像曾經有人提問。為什么迪士尼要花這么多時間來搞研究?
時間倒流。迪士尼本人。已經給出了不曾改變的答案。歡笑聲不會停想像力不會老夢想永不停歇如果我們有勇氣去追逐所有的夢想就會實現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編輯助理:穿Prada的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