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飛的年度大劇《蘇里南》開播了。亞洲最貴的電視劇:全集6集,350億韓元,算下來折合人民幣3000萬一集的制作成本。制片陣容上也很唬人——韓國青龍獎最佳導演-尹鐘彬執(zhí)導。(注釋:韓國青龍獎是韓國本土影視的最高的獎項)三大影帝黃政民,河正宇,張震,還有樸海秀,秋瓷炫,趙祐鎮(zhèn)等實力派演員加盟。左看,右看,這片都不會撲。結(jié)果你猜這么著?這片子不僅撲了,還被蘇里南給告了。
蘇里南政府的外交部長阿爾貝特·拉姆丁抗議:《蘇里南》的劇情里,有一個橋段:毒販到總統(tǒng)府行賄,而總統(tǒng)則在接受賄賂后,總統(tǒng)會根據(jù)毒販的要求調(diào)遣軍隊。這讓他們感到很不舒服。蘇里南外長說,這么多年來蘇里南一直都在很努力地改善自身的對外形象,這么多年過去了,蘇里南早已經(jīng)不再是過去的毒品國家。可如今《蘇里南》這么一拍,還在全球上放,地球人都知道“負面”的蘇里南了,改善形象的努力“面臨著付諸東流的危機”。于是,蘇里南向制片方發(fā)表了抗議信函,并宣布將進一步采取法律行動,而負責兼管蘇里南領(lǐng)事工作的韓國駐委內(nèi)瑞拉大使館發(fā)布通知,提醒居住在蘇里南的韓國人注意安全。言外之意,真的有事要發(fā)生。
但摸著良心說話,蘇里南的民主化進程確實是步履維艱。它是南美洲最小的國家。全國人口僅有50多萬,其中印度裔占33%,白人后裔30%,叢林黑人15%,爪哇裔10%,還有7%的客家人后裔。早從1667年開始成為荷蘭殖民地,雖然蘇里南雖然在1954年就自治了,可直到1975年才正式獨立,但獨立后的蘇里南局勢并不安穩(wěn)。獨立后,阿龍出任總理,但因獨立后,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方面都沿襲了獨立前的宗主國的管理模式,所以國內(nèi)的民族矛盾,政治斗爭還在持續(xù)。老百姓的生活沒有得到改變,而軍隊也不斷削減財政投入。最后,軍隊發(fā)生了軍事政變。
阿龍被推翻,軍人成立了全國軍事委員會,開始在蘇里南實施專制統(tǒng)治,直到1987年蘇里南才結(jié)束了軍隊政權(quán)的統(tǒng)治,雖然新的文人政權(quán)跟軍政權(quán)沒有本質(zhì)上他們的區(qū)別。他們隸屬于資產(chǎn)階級政權(quán),所不同的只是形式不同。但,由于蘇里南長期遭受殖民主義的統(tǒng)治,所以他們并未放棄對民主體制的追求。而韓國的《蘇里南》這次把故事的背景,就設在人在地盤里,還點名道姓說人家混亂。人家肯定不會答應啊。這么弄以后還怎么做國際貿(mào)易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蘇里南“混亂”的那些年,確實是一個好的故事胚子,如果架空人國家的名稱,改成蘇x南,x里南都是可以的。畢竟,生活中,拉美還有非洲有不少國家,確實都出現(xiàn)類似的總統(tǒng)跟毒販合作的故事…拋開政治上,《蘇里南》的歷史背景,天然就是好故事坯子,能很好地反映那個時代的變化,而且編劇剛開始也確實動了心思。《蘇里南》的人物也都是導演和編劇,也都是圍繞著韓國的難以撼動的階級固化來構(gòu)思的。我們帶著劇透來看人物故事。
比如,男主之一河正宇,在劇中是三代貧民,父親是負傷的老板,后來父母全部累死,河正宇自己苦練英雄,憑借著給駐韓美軍送補給賺了第一桶金,然后開了一家灰色KTV。
男主之二黃政民也屬于底層的藥販子組織成員,因為在警察的圍捕中,他跑得快,所有沒有被繳獲的藥品成為了他的第一桶金,賺到錢后,他又開始想著做大做強,開始想辦法讓客戶對藥物上癮,把人榨干,以此暴富。但,就在兩人階層上升的時候。警察去了河正宇的歌廳訛詐,國情局探員抓住了黃政民的把柄,要求月月上供。權(quán)力部門就跟跗骨之蛆,就連最底層的蛋糕也要分走。沒有辦法,他們只有遠走他鄉(xiāng)去了蘇里南。去蘇里南,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因為蘇里南跟韓國沒有引渡條約,韓國沒權(quán)抓人,另一個原因是這里走私海鮮,能賺大錢。
但,到了蘇里南才發(fā)現(xiàn),海外走私海鮮的生意不好做。當?shù)氐娜A人黑幫張震,聽到有韓國人來走私,聞訊來收高價保護費,而河正宇走投無路,于是想到了在蘇里南教堂認識的黃政民,黃政民來蘇里南來的早,且來到這里后做了牧師,人脈資源廣能力強,是個狠人。
河正宇找到同為韓國同胞的黃政民后,黃政民頗具正義地拉著三人一起坐下來喝茶說事。結(jié)果,華人黑幫老大張震被說服了,不僅被說服,當場還送了一瓶茅臺給黃政民去喝。經(jīng)過這事以后,河正宇對黃政民產(chǎn)生了信任,但沒想到很快河正宇就被擺了一道,在他走私海鮮的船上被發(fā)現(xiàn)藏匿了大批毒品。河正宇還來不及解釋就被帶走了。絕望的時候,韓國國情院找到了他,告訴他:只要他愿意做臥底,就答應放他出來。
原來,黃政民和張震的真實身份并沒有那么簡單,他們是蘇里南地盤上兩個幫派老大,殺人如麻,甚至拿著電鋸在大街上殺人…普通人河正宇,就這樣從一個平平無奇的賣魚佬,卷進蘇里南最大的毒梟勢力的斗爭中。所以《蘇里南》的故事就這么簡單:放在20年前的香港電影里,就是素人變臥底——毒梟和臥底之間猜忌但又惺惺相惜,最后臥底關(guān)鍵時刻化險為夷,毒梟落網(wǎng),臥底勝利,安全回家的故事。香港電影2個小時,咔咔給你拍完了,想要深度的話,還能給你拍成《無間道》那樣…
當然你要從力量上的配置隱喻來看,這部《蘇里南》跟中美韓三國還有關(guān)。你看,力量配置上,黃政民飾演的毒梟,既是毒梟又是牧師,又通過宗教和毒品洗腦,下面還有嚴密的團隊。河正宇飾演的臥底,背后是韓國支持,還有美國的緝毒局,巴西的警方給他做策應。而張震又飾演的是唐人街黑老大。
所以某種程度上,韓國毒梟,華人黑幫和美國緝毒局構(gòu)成的生態(tài),還能折射出中美韓,在地緣,政治,經(jīng)濟上等生態(tài)問題等等…這部《蘇里南》從表面上來看,無論是刺激的槍戰(zhàn)大片,還是臥底與毒梟的人性掙扎,又或者文化隱喻,怎么拍怎么切入都是會是一部好的胚子,好的商業(yè)大片的底蘊。可為什么最后還是撲街了呢?最大的原因還是:過度膨脹的民族主義以及虛無主義。
第一集里:大毒梟黃政民帶著走私海鮮商販河正宇,去唐人街見華人黑幫老大張震。一進門,看到關(guān)公像,黃政民說那邪神。與之對應的是之后,黃政民送蘇里南總統(tǒng)一把李舜臣的刀,說自稱:“這是送給您的來自韓國李舜臣將軍的刀。他是世界三大將軍,和凱撒,拿破侖齊名。您也知道的吧。”。李舜臣,世界三大將軍?這里我對韓國無知而又狹隘的民族自豪感(自卑感)以及過度膨脹的民族主義感到可笑。你說,關(guān)公是邪神,行。我忍了,畢竟劇情的設定黃政民是基督教徒,說邪是立場問題。可,李舜臣為什么就是三大將軍了?中國的霍去病,衛(wèi)青哪一個不比李舜臣的名氣要大?行,就算不談中國,可編劇你竟然把凱瑟和拿破侖都搬出來了,那把國界線從奧尼亞海到東印度的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呢?亞歷山大大帝,不比你李舜臣更有資格?
但,編劇不滿意,他還要接著“黑”。韓國第中國悠遠的歷史上不服氣的——特地編造了一些上古的神話故事來“意淫”自己的歷史悠久,甚至有韓國專家說:韓國才是擁有5000多年歷史的國家,他們的祖先曾經(jīng)統(tǒng)治過中國,是亞洲至高無上的霸主…關(guān)著家門說就算了,在《蘇里南》里編劇來一句:韓國和中國的戰(zhàn)爭從檀君以來5000年。然而,我們查詢歷史——根據(jù)《尚書大傳》記載:“武王勝殷,繼公子祿父,釋箕子之囚,箕子不忍,為周之釋,走之朝鮮。武王聞之,因以朝鮮封之。”這段話的意思是,周武王推翻了殷商后,紂王的叔父箕子遠走朝鮮,周武王得知后做了個順水人情,把朝鮮分封給了紂王的叔父箕子,然后箕子在朝鮮建立了政權(quán)。自周以后,朝鮮就不斷被中國歷代王朝所征服…
檀君的畫像李成桂推翻了高麗王朝,創(chuàng)建朝鮮王朝1939年。到了20世紀,朝鮮半島被日本占領(lǐng),后來又因世界格局,朝鮮半島被分成了兩半,也就是直到1948年韓國才正式出現(xiàn)在了歷史中。但,韓國膨脹的民族主義是不會承認過去的那段屈辱的被征服史的,于是他們杜撰出來一個神話人物——檀君。根據(jù)韓國的“史料記載”,檀君生于公元前2333年,是太陽神的子孫,從建立朝鮮到退位在位1500年…在韓國人的歷史書中,活了2000年的檀君在幾千年前打下了亞歐大陸,比成吉思汗的子孫打下的疆土要遼闊。所以他們堅信自己才是那個擁有5000多年歷史的國家,于是有了《蘇里南》里的那句話:跟中國打了5000年…真的是越是缺什么越幻想什么…
你能相信嗎?就這樣一部韓國民族主義極具膨脹的電影,居然在豆瓣的評分有6.9分?說實話,還是中國的豆瓣網(wǎng)友們對韓國電影太寬容了。在我看來,這樣的電影給4分是最寬容的評價了。這么多年來,韓國電影一直都以——“拍了國內(nèi)不能拍”,“又拍了我們不敢拍”“這樣的尺度在中國是拍不出來的”類似用詞以凸顯其韓國的優(yōu)越性,而國內(nèi)的豆瓣網(wǎng)友們居然也是極為的寬容,甚至連《鐵雨2》明顯的辱華電影都給了5.8分,要是以《戰(zhàn)狼》標準來看,這片連3分都沒有。事實就是,我們對韓國電影太寬容了。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韓國電影是很厲害,在話題和尺度上都是很有力度和深刻地,但是另一面的韓國電影是膨脹和反體制敘事的。反體制敘事,一直都是韓國電影的驕傲,也是他們成功的訣竅之一,畢竟韓國人拍電影能把自己的官方往死了黑,直接挑戰(zhàn)觀眾的視覺和內(nèi)心,讓觀眾直呼,爽,過癮,真敢拍。而奉俊昊的《寄生蟲》又恰巧拿了奧斯卡獎,讓韓國電影走到了巔峰,中國電影又恰逢在此時有點下坡,巔峰帶來的文化自信的膨脹,或多或少賦予韓國文化傲視東亞的底氣。但,問題就在于——韓國的寬容創(chuàng)作體制暴露了內(nèi)在的貧乏。如果你仔細去看韓國那些電影就發(fā)現(xiàn),他們的電影永遠存在著一種“傲視群雄”的論調(diào),但這種論調(diào)不是自信,而是一種狹隘,里面充斥著過度膨脹的民族主義以及反體制敘事的虛無主義論和永恒抗爭論。
當然,我們也只能在這里說一說,畢竟雖然《蘇里南》在中國撲街,但這部電視劇就一直沒在中國放過,中國人看的都是盜版,看不看,棄劇不棄劇跟收視率沒有任何影響。畢竟它的對手在現(xiàn)實的困境和局限里,即無力還手,也沒有任何渠道可以把巴掌打回去。韓國電影取得了單方面的勝利,癲狂的舞蹈還在繼續(xù),不是開始,也不是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