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消失后會去哪?
兩種情況。
一種違法犯紀的,去向應該人人都知。
另一些,糊了的,全方位社死的,甚至被懷疑精神狀態的呢?
恕Sir直言,這些人走向的,或許也是死局。
他們失語了。
失去話語權,失去曝光,在圈子無法混下去,再見面便是社會版。
在街頭巷尾被捕捉到落魄身影,對比當年的青春漂亮,賺一陣唏噓,得一個“顛”名。
當然有例外。
袁立。
微博禁言,行為錯亂,多年前的“羊胎素老梗”被翻出,爆紅……
這是她淡出前最后的印象。
和這個圈子的體面光鮮再無任何關系后,袁立突然在另一山頭大殺特殺。
用文字,向她恨著的女明星們射擊。
名單之長,掃射范圍之廣,從大花影后到遺珠美女,通通中槍。
開一槍,喊一聲“我恨!”
網友卻看一條,喊一句——你好愛她!
是的,離開后,袁立開始直播發瘋。
但這世界,瘋了的好像不止她。
01
“袁立文學”的起源,來自晉江兔區出現的疑似袁立小號。
雖然她數次重申,自己不是袁立,袁立沒有偷狗。
但不好糊弄的群眾想說:你這瓜要不是住在袁立床底下,真的很難種出來。
比方說,她爆料,袁立的前男朋友會把狗的名字“雅各”錯叫成“雅閣”……
自己交代吧,你是袁立,還是袁立前男友?
以及很明顯的,恨到深處,故事的主角會從“袁立”變成“我”……
她寫一位叫李紅的女主播。
細數她的出身寒微,見世面少。
但是,人們反而get到了女主播的人格魅力。
你說她“臉上有疤,所以算不上大美女”,嗯,但是你別太愛了。
公認的袁立小號心尖上恨的人,和她的ID一樣多。爆料也五花八門,但基本主題只有一個:你們必須都知道,這些點到名的女明星,都對不起袁立。
被她一篇檄文送上熱搜的閆妮。
在她筆下,不是活在同福客棧里的陜西麗人佟湘玉,而是一個一腳踹掉說女兒壞話的小狼狗,為了發泄情場失意而拼命演戲的辛酸老母親。
太情緒化了,不配作為正能量代表!
而,時尚硬照里的冷艷大花李冰冰。
也在瘋姨姨的筆下洗盡鉛華,成了為保護妹妹潑領導啤酒,為去好萊塢而苦練英文發音和文法的勵志女孩。
金巧巧,《西游記續集》里的孔雀公主,一代人的童年回憶,現在是發際線后移,但為救朋友而買到假藥的笨蛋美女。
早早淡出影壇的牛莉,是貌美如花、家庭幸福、游泳射箭都拿金牌的“內娛谷愛凌”。
直言“這種人活著簡直是對我的挑釁。”
失去名利風光后的袁立。
反而帶我們看到名利場中的女明星,有血肉的一面:原來她們的成功后,也變幻著與普通人一樣的悲喜哀樂。
她把她們一一送上熱搜。
這樣用毫不掩飾的怨毒、嫉妒、勢利,來理解一群女人。
從“恨”旁逸斜出的“我深刻地明白著你”的光芒,野蠻不講道理,卻使得女人們和她都有了強烈色彩。
內娛堆砌人設的明星團隊不曾做到過。
袁立卻用一種毫不客氣的“我定論你”的姿態,夾雜足夠細膩的筆觸,成功反炒。
反炒大師,袁立當得。
可她反殺了嗎。
Sir要搖頭。
02
縮在一角講小故事的同時。
袁立多次被傳精神分裂。
故事講得越精彩,瘋批“盛名”就傳得越兇。
Sir的意思是,這不是娛樂性地追逐“瘋批文學”,人們是切切實實,認為她是瘋女人。
回溯袁立“活體瘋批”的傳聞,大概要翻看2017年《演員的誕生》的剪輯版。
袁立看起來前言不搭后語、多動、失控,嘴里還喊著讓張國立幫她站臺。
臺下的章子怡、宋丹丹和劉燁,則顯得尷尬、不滿,面色緊張。
再加上好巧不巧,袁立表演的正是宋丹丹經典的《超生游擊隊》。花里胡哨的丑姑打扮,讓她的“瘋女人”敘事更顯牢靠。
被點炸了的袁立在微博放證據,直指節目組惡意剪輯,事件最終以浙江衛視的道歉告終。
但很可惜,《演員》是她息影多年后的復出首秀,第一印象的殺傷力不可謂不大。
并且,不管她瘋沒瘋,重點是大家樂于相信她是個瘋女人。
這和她一直以來的個性表現有關。
秩序混亂,做事出離常規,是她的常態。
在今年靠二創翻紅的“羊胎素”梗,其實在當年就已經鬧過不小的風波。
被問及自己的身孕,袁立嫌話題轉移得不夠,主動背刺前輩:
“斯琴高娃老師最近打了羊胎素了,這是可以說的嗎?”
斯琴高娃驚得直接來了一句“哦!”,但袁立就跟看不懂臉色一樣,“既然要追求刺激,那就貫徹到底”:
“羊胎素打了有什么效果嗎?皮是不是展開了?”
袁立倒也不是完全不通人情事理,知道羊胎素出圈了還拉著斯琴高娃澄清:斯琴高娃是羊胎素的代言人,所以自己并不是在泄露隱私,而是在幫忙宣傳。
只可惜功虧一簣,臨到頭說了句:
“誰不高興誰是小心眼兒吧。”
愛搞事的節目組直接把斯琴高娃的內心os都打屏幕上了:
所以整件事情,惡不惡意不好說。但低情商、不會看臉色,卻是板上釘釘。
最絕的是身為女明星,袁立竟然有著上《1818黃金眼》民生頭條的覺悟,親自下場示范偷狗,惹得前男友在微博上心急如焚到處尋狗。
可袁立這邊呢?
拉著小柯基拖著行李箱自拍,看起來元氣滿滿。
這也不是袁立近些年的騷操作。其實在她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她就一直以離經叛道的作風聞名。
比如,在華表獎上穿火辣透視裝,不要問,問就是內襯突然丟失;
再比如,在李冰冰的《槍王之王》發布會上穿露乳裝搶風頭,還口誤把《槍王之王》叫成了李冰冰給劉亦菲做配的《功夫之王》。
看起來,袁立確實瘋瘋癲癲。
但Sir卻覺得,這種答案固然娛樂化,卻也直接抹滅了一個人被理解的可能性。
袁立究竟怎么了?
答案不該只有“瘋了”一種。
03
袁立,“立”字在女性名來說,是難得的好寓意。
然而,她為了旺姻緣,曾一度改名“袁莉”。
她渴望依托過愛情、婚姻。
均告失敗。
雖然,敗得不冤枉。
對于與外籍丈夫的婚姻,她曾描述:不好意思拒絕求婚,所以就答應了。
這種不知道要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表達要或不要的障礙,來自她的童年。
袁立成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
她曾在節目上回憶:媽媽下班時,我和弟弟都坐在床上,媽媽卻徑直過去抱起弟弟。
而她面對這一切的方式,是坐在床角,一言不發。
她也曾想依托親情。
依然失落。
看起來一帆風順的事業,也起源于被動、耳朵軟、遇見什么就做什么。
考電影學院,并不是因為自己愛演戲,而是被人勸說,再加上自己身無長技,所以姑且一試。
雖然憑借外形優勢以第一名考取,學業卻并不順利。不愛演戲的她,成了電影學院倒數,曾經被老師指著鼻子罵:
滾回杭州去。
盡管實際上,她成績不俗。
嶄露頭角的歐陽蘭蘭,熱烈、狠蠻、冷艷、蠢氣。
在“反派該死”的年代,依然有觀眾嘆息。
△ 《永不瞑目》
正直、講原則、嫉惡如仇的杜小月,也多少有她本人的影子。
△ 《鐵齒銅牙紀曉嵐》
高國民度作品傍身,并沒有消弭袁立的孤獨。
或者說,戲,也沒有讓她有依歸感。
她又向外找存在、找寄托、找自身意義。
她找娛樂圈碴子,卻更多地投身到公益事業。
“我本來沒想這么深地走進去。但是我去了,看到了,和他們建立了聯系,我愿意為他們做事。”
△ 袁立與塵肺病人
但,當她試圖關注社會民生,試圖在微博傳遞自己的觀點,卻受限于自身性格和知識文化水平,總是發表一些急躁的、窄缺的、不夠全面性看待問題的觀點,犯下一連串常識和立場的錯誤。
這也導致她微博禁言,公眾形象一落千丈。
不論是民生大事,還是娛樂小聞。
她始終有一種隨波逐流、卻又斬釘截鐵的堅定姿態。
使她一時聽風就是雨,東倒西歪;
一時卻又顯得尤為固執、直愣、武斷,“像個瘋子”。
而這兩種姿態的矛盾、交疊、混亂,就說明她早就瘋了嗎?
未必。
表現出異于常人的篤信,往往意味著十足的不信。
或者說,她正是需要一種堅定百倍的姿態來維持內心的秩序和相信。
她的很多事跡,本身也是因為她想要使周圍的一切,維持周轉在自我能夠接受的良性規則里。
對自身,對工作環境,對社會。
對這個世界理應的道理。
所以她常常攻擊一些冷漠、虛偽、拼咖位、拼玻尿酸臉,以至于和彭于晏換個座兒,都要連買幾天通稿來說。
她又曾對宗教十分虔誠。
然而,如同她形容李紅逢兇化吉的話。
“她百分百是被上帝救了,可上帝為什么不救我呢?”
宗教也沒能讓她停止躁動。
獲得平靜。
這是Sir為什么說,說袁立“瘋了”,是一個太過粗暴的答案。
圍觀袁立的“瘋了”,本身也是一種瘋了的娛樂至死。
她不是沒有秩序,秩序混亂,反而因為太有秩序。
這樣的人才最不容易獲得平靜。
但。
又如同斯琴高娃評價她,袁立勝在會反省,會拿出來講,會自我調整。
確實。
有人逃進愛情或家庭,有人遁入宗教,有人逃進戲中。
又或是紙醉金迷,藏進名利棺槨里,變成漂亮的假人。
袁立卻始終尋覓著。
敲著門,被拒之門外,繼續敲著門。
短暫進入一扇門后,她又敢如舊攤開著,這確實是一種莽而瘋的勇氣。
回到開頭的問題。
一個明星消失了,會去哪里?
周轉過愛情、家庭、戲文、社會、宗教這一扇扇門而不得入后。
很多人說,她現在被文學收容了。
Sir突然想起一則舊聞。
袁立曾經親自設計了自己的房子。
她希望這個包裹自己的安全的殼,樓梯是白色的,整體風格應該要古典。樓下住著她收養的流浪狗Coco,因為它腰椎間盤突出不能上樓。
比起一個歲月靜好的外殼,袁立更需要的,是收容靈魂風暴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