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下沉。電影在消逝。這是Sir近幾年聽得最多的兩種“主旋律”。直到他再次被提起,短暫打破了長久的頹和喪。讓-呂克-戈達爾。事情大家應該有聽說:9月13日,戈達爾在家中執行“協助自殺”(安樂死的一種),享年91歲。至此,法國新浪潮的“五虎將”——特呂弗(1984)、夏布洛爾(2010)、侯麥(2010)、里維特(2016)、戈達爾(2022),橫跨半個世紀,均已離去。“電影之神”的離去,也震動圈內名人,陷入思緒。卻沒有太多哀傷。賈樟柯:電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王家衛:天行而神會,游藝而道存感謝高達,永遠的戰士法國著名導演萊奧·卡拉克斯:我向你致敬,戈達爾,Merde(媽的)以及感謝你沒有安息
Sir必須承認,自己沒有他們的高度。也知道,今天再去回顧那些黑白的、神秘的、早已封神的影像,不會有多少“流量”,多少人在意。可作為一個普通人,一個沒有親歷過新浪潮黃金年代的影迷。Sir還是忍不住會深夜反復琢磨那句臺詞。以及想出這句臺詞的人:你最大的野心是什么?成為不朽,然后死去
△戈達爾處女作長片《筋疲力盡》穿越銀幕,至今冒著熱騰騰的火氣。試想。一個人,得有多大的憤怒,多深的熱愛,一輩子都不能消散,一整個時代都無法消解。01電影,你懂個屁就像他那部電影的名字:《法外之徒》。戈達爾“狂”,更有“狂”的資本。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朗格洛瓦給過他一個深入人心的評價,后來被寫進《世界電影史》前言:整個電影史可以分為戈達爾之前與戈達爾之后。別人聽到類似評價,恐怕會惶恐。戈達爾卻不屑。一個最著名的例子是昆汀——昆汀絕對是戈達爾最著名迷弟之一。但戈達爾怎樣埋汰昆汀?“笨手笨腳的業余愛好者。”有次,記者問戈達爾,昆汀電影公司名字是致敬您的《法外之徒》,怎么看?戈達爾說:我覺得他的電影很糟糕,所以我一點也不意外他選了我最差的一部電影為他的公司命名。
為什么戈達爾如此“不識好歹”?沒有針對任何人。他就是一個在叛逆的路上堅持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人。戈達爾出生于巴黎,醫生父親、銀行家后代的母親、開巴黎荷蘭銀行的外公……妥妥高富帥人設。他偏不喜歡這開局大禮包,考不進大學就泡電影院,結識巴贊、特呂弗等電影“票友”。離家出走,從舅父家偷錢,資助同學雅克·里維特拍短片……以至于有段時間朋友們不得不緊盯著戈達爾的財政狀況——他從來“缺多少偷多少”(當然是為了拍電影和看電影)。后來,他直接“背叛”自己的出身。受到法國存在主義思潮、馬克思社會主義運動的沖擊,公子終成“無產階級工人”。打工賺到“第一桶金”后全部投入到人生第一部電影《混凝土作業》,就在搬磚的工地,將挖掘機拍成一位優雅的芭蕾舞者。
這種張狂和游移,在《精疲力盡》里集中爆發。為了反叛當時法國一票構圖精致、布光經典、劇情完滿、高度好萊塢化的“優質電影”,戈達爾簡直亂來。偷車,殺警察,追女孩,被舉報……沒劇本,沒打光,手持攝影機……這tm是電影?幾乎整個法國電影圈都驚了。人們根本沒見過這樣的手法:完全不連貫的跳躍剪輯,還有,演著演著突然對觀眾聊天,打破第四面墻。
你以為《精疲力盡》的技驚四座,靠的是對于劇情、主題、倫理、電影技法的全面顛覆。可對戈達爾來說,那些“創新”不過是“預算有限,剪輯匆忙”的附屬產品。預算只有7萬,拍電影你所需要的僅僅是女人和槍。(當然,你無法得知這到底是真實的原因,還是凡爾賽)戈達爾無疑是驕傲的。甚至傲慢的。而這種傲慢卻來自于創造與否定的成就。速度像羅里西尼、詭密像薩卡·圭特瑞、悅耳像奧遜·威爾斯、簡明如帕尼奧爾、傷痛似尼古拉斯·雷、高效恰如希區柯克、深邃如同伯格曼,他的傲慢像他自己。——特呂弗否定規則,否定傳統,同樣,他癡迷否定自己。所以沒有人真正反感他的“毒舌”。他拍那么多電影,只是為了搞懂電影到底是什么。吐槽過好友特呂弗。把特呂弗摘下奧斯卡的《夜以繼日》當做對浪潮的背刺,罵他只會妥協,懂個屁電影。向當時“頂流”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開炮:他連懦夫都算不上,應該說是騙子才對。對美國電影不留情,對法國電影更是陰陽怪氣:我很同情法國電影因為它沒資金,我也同情美國電影因為它沒內容。波蘭斯基、讓·雷諾阿、弗里茨·朗、雅克·德米……這些戈達爾的好友們去好萊塢拍片時,沒有一個逃過戈達爾那張嘴。最近一個例子。年近90的新浪潮祖母瓦爾達在2017年的紀錄片《臉龐,村莊》中,漫游式找到戈達爾家門口,被拒之門外。瓦爾達什么反應呢?她恨他,罵他。卻也愛他,舍不得他。
并說出那句廣為流傳的話:我很愛你但你還是個大混蛋
02拍拍拍,拍個球啊為什么戈達爾總給人留下“傲慢的混蛋”這種印象?如果你熟悉他,倒也不難理解。前面說到他是富家子弟,不假,但其實父母雙方是兩種不一樣的家庭,一個是現代的資產階級,一個有著傳統的宗教氛圍,從小戈達爾就在這種“碰撞”中長大。這種“碰撞”,使得他總是在懷疑。就是像加繆《局外人》中的默爾索,在懷疑中搖擺,在荒誕無意義的世界里彷徨。《精疲力盡》里的謊言。米歇爾喜歡模仿鮑嘉用拇指劃過嘴唇,他只想說服老情人帕特里夏重溫舊情,卻在一樁樁“意外”中偷竊、殺人、逃逸。《狂人皮埃羅》里的虛無。費迪南德永遠逃不到他要的世外桃源,因為他早就掉進了瑪麗安娜的愛情圈套。
對了,還有女人。他從不遮掩在兩性關系中,對女性的懷疑和不信任。說到欲望,它貫穿了整部影片。而且毫無疑問,正是背叛才將欲望引向死亡。——《理解戈達爾》《精疲力盡》中游移不定的帕特里夏,最終舉報了放浪形骸的米歇爾;《隨心所欲》里,娜娜從售貨員墮入賣淫生活;《狂人皮埃羅》里瑪麗安娜對費迪南德的設陷。
可他同時,又深諳女性的恐懼,亦或對愛情保持距離的緣由。《蔑視》,卡米爾詢問著保羅對于自己身體哪部分更為喜愛。“你更喜歡我的眼睛,嘴巴還是肩膀?一定要選一個。”卡米爾把完整的人拆分成零部件般的身體,反復確證——她在比較中感受他對她的喜歡,在對愛情消失的恐懼中想象愛情。
這種猶豫、拉扯的綿延,是青年在時代的彷徨。也是由此,你可以看到看似“反復無常”“自相矛盾”的戈達爾。還有政治。《電影手冊》奉行的原則是電影本身就是政治。這是歷史的影響,是時代的現實氛圍。戈達爾在影評人階段所發表的第一篇影評便是《走向政治電影》,擁護巴贊“電影不僅反映現實,也是現實的一部分”這樣的觀點。但政治是瞬息萬變的。國外,美國攻打越南。《狂人皮埃羅》的法國新聞電臺里,只剩下死亡人數的背景音,淪為愛情陪襯。主角們籌錢逃離小島時,和偶遇的美國人玩游戲。戈達爾用越南農婦的夸張妝造,表達對越戰和美式快餐消費的憎惡。在一個暴力的世界里,是暴力控制了一切……我在這一段之后加入了越戰的故事也完全是基于這樣的邏輯——它讓費迪南德意識到,雖然他們之前玩過游戲,但游戲已經變成了現實。
國內,五月風暴爆發,戈達爾走上街頭,堅定站在無產階級一邊。激動得連自己影迷都噴:“我都在革命了,你們還在討論那些鏡頭?!”
和特呂弗、波蘭斯基等電影人大鬧電影節,阻止大銀幕升起,1968年的戛納電影節因此停辦。
△從左到右:克勞德·魯路修、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路易斯·馬勒和羅曼·波蘭斯基相比于電影節帶來的榮耀和名利,他在一次次“戰斗”中加深對于現實的理解,不斷創造著屬于時代的影像語言。對待影像,同樣如此。他的一生在不停地打破、重建。即使他逐漸走上影史神壇,依然學不會通透與和解——拒領2010奧斯卡、拒參加2014、2018戛納電影節……只是埋頭開拓電影邊界。《電影社會主義》的預告片將原片80倍速播放,被譽為“真實預告片”。
《影像之書》采用3D技術,幾乎完全由舊電影、歷史畫面剪輯而成,影像、聲音、字幕三者分離,像極了up主的二創。
他開了直播,聊電視與紙媒、聊侯麥與新浪潮、聊影像生產“回憶”。
即便你看不懂,也只能怪自己“跟不上”。并由衷地感慨一句:他是永遠不會被拍在岸上的前浪。03何為電影?何為真理?“電影之神”的稱號沒有想象中光鮮。至少據Sir觀察——戈達爾地位越高,名聲越神,看他電影的人就越少。怨不得別人。還記得當年國內引進戈達爾的那本《電影史》,Sir也買了,油墨重“香”,但幾年下來,從沒有一次完整地從頭翻到尾過,原因很簡單:太累,看圖片都累。要知道,當時有人甚至將這本書和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論(只是形式意義上)。這并不代表“戈達爾”在消逝。相反。戈達爾的確改變了電影世界的格局,成為“大師”們的引路人。昆汀愛他。戈達爾說:影通常由開頭、中間和結尾三個部分組成,但它們不一定以同樣的順序出現。昆汀奉為圭臬——《低俗小說》斷裂的敘事,跳切的鏡頭,讓演員邊演邊改,加入即興創作。貝托魯奇愛他。在迷影情緒爆棚的《戲夢巴黎》多次致敬:《筋疲力盡》那片交叉網欄桿,成為伊莎貝拉和馬修初見的情感升溫處;《法外之徒》那個盧浮宮,男女主三人計時再次狂奔而過。
萊奧·卡拉克斯、馬丁·斯科塞斯、路易斯·加瑞爾、王家衛……“信徒”數不勝數。連音樂圈都不放過。搖滾圈對他迷戀,神曲樂隊(TheDivineComedy)和德州樂隊(Texas)都使用了《精疲力盡》中的名言,尼諾·費雷爾大量引用《狂人皮埃羅》臺詞。坂本龍一創作《中國姑娘》《東風》《狂人皮埃羅》致敬戈達爾,自認是個“地地道道的戈達爾迷”。杰拉德·庫蘭特在1995年就制作過三分鐘版本的《精疲力盡》,和15年后戈達爾《電影社會主義》的真實預告片遙相呼應。
……戈達爾從沒想過原地接受“朝圣”。早期他用聲畫分離強迫觀眾思考,90年代,他開始拋棄敘事,你不進行思考便無法進入電影。從“見山不是山”到“見山還是山”。這種追問的過程調動了大量的藝術、歷史、理論知識:電影里對藝術大師致敬;把“博物館”搬上銀幕;推出電影原聲唱片,用音樂臨摹影像,或者如前所述,直接用影像而非語言文字來講述電影史。
△《新浪潮》原聲唱片戈達爾離普通觀眾越來越遠。離電影這個詞越來越近。2018年《影像之書》,他在第一部分“REMAKES”總結:
什么意思?Sir理解,當電影已經變得墨守成規,所有的影像都變成了“復制”。戈達爾不喜歡重復。他窮其一生探索的。就是天賦式的靈感和可復制的理性的邊界地帶。1965年的《狂人皮埃羅》里,費爾南德在宴會上詢問“電影的本質”。面對這樣天問級別的問題,他借角色之口回答:戰場。充斥著愛情、仇恨、動作、暴力、死亡的地方。一個詞概括:情感
當時的他,致力于通過影像傳達情感的真實。如何捕捉?絕非自由地“隨便拍拍”,就像法國國寶級女星伊莎貝拉·于佩爾說:“千萬不要以為他拍戲很隨性。”-在拍攝時有即興創作嗎?-不,戈達爾的電影沒有一點即興發揮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受難記》于佩爾飾演一個結巴的廠工。她不僅真的去當了一段時間的鐘表廠廠工,為了更好地展現工人的口吃,還去參加語言治療師課程。戈達爾要求她把腦海中閃過的想法記下來,像家庭作業一樣擺在他酒店房間的柜子里。一次于佩爾把貝克特短篇小說的句子摘了進去,被“老師”戈達爾生氣地抓包。第二天,于佩爾在小作業里寫了一句“戈達爾式”問句:我們應該為愛工作,還是愛上工作?戈達爾不置可否。可他直接把它用在電影里,是對這份“作業”最大的贊美。
△1987年于佩爾給戈達爾頒發凱撒榮譽大獎/AFPviaGettyImages感受,碰撞,捕捉,打磨。隨著年齡的增長,閱讀的豐厚,他繼續向漸進式的真理邁進。到什么程度呢?為了在幽閉的電影史里,讓觀眾感受到宏大的歷史。他甚至研究出了著名的“蒙太奇公理”:x+3=1。為了得出“1”(宏大歷史),就必須消除“2”(電影史和歷史的界限)。從《永遠的莫扎特》開始的無意識分割,到《愛的挽歌》變成了有意識的實驗。
△發自戈達爾的iphone生命長夜將近,步履仍然不停。2021年。90歲的戈達爾在電影節上宣布:我即將終結我的電影人生——完成兩部劇本。然后,我會說,再見,電影。僅僅一年之后。91歲的戈達爾直接終結了自己的人生,他偏執的電影探索之路幾乎后繼無人。那么電影呢?真的會說再見嗎?還是說,只要那些反叛的精神還在。只要那些質疑的精神還在。電影,就永遠不死?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編輯助理:西貝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