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只是其中之一,相聲領域也是尤為嚴重,還有電影行業,現在全是主旋律。脫離群眾,缺乏生活,人民群眾感覺這些小品離他們太遠了,不在一個緯度,自然笑不出來。以前的小品內容來自生活自然接地氣,全國人民都看得懂。現在呢,動不動一大堆網絡熱詞,還動不動教育觀眾,有幾個人愛看?
網友:我是85后。因為年齡問題陳佩斯的小品基本都是后來補看的。看的直播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主角與配角。趙奶奶的小品承包了整個童年的回憶。各個經典。有記憶的第一個小品追星族。永遠愛上了鄭智化的水手。打工奇遇更是簡直百看不厭。看一次笑一次。記得19年去西藏旅游。回來的路上火車廣播放的趙奶奶的小品。真的笑了一路。再不覺得火車時間長了。
網友:最最討厭的是那種打著小品旗號,最后非讓你哭的。小品就是讓人開心讓人樂的節目,用不著去升華主題提供正能量更不用各種親情友情愛情來烘托氣氛。
網友:第一是娛樂多元化(少林寺,這種電影短期不會再出現)第二是娛樂要求更高(單純語言,語言+部分肢體動作,逐步像更多要求化進化)第三是政策限制,舞臺歡樂化,喜慶化,慶功化(舞臺上再也看不到《打撲克》《超生游擊隊》《主角與配角》《小偷公司》《牛大叔提干》《賣拐》)現在春晚,只有三個字《歡,樂,頌》。早不看了,過年看看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