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結尾作用:
結尾的作用,其實就是升華主題。
升華主題,顧名思義,就是要在闡述自己對電影理解的基礎上,試圖再從電影本體上升一個層面,談電影故事背后的思想表達。
一部電影的敘事文本可能只是大巴車掉下了山崖,但它背后可能是一個時代的問題折射,是有去無回的命運的縮影,是所有人被洪流裹挾的不得已。
所以大家在結尾的時候,注意先「講明白這個電影講什么」,然后「闡述這個電影其實在講什么」。
學生影評作業舉例:
1、分析王家衛的《重慶森林》
“王家衛用極致的結構與畫面為我們展現了他豐富細膩的故事質感與電影藝術。當我們享受于分寸感帶來的寂寞與快樂時,愛情的結局其實已不再重要。我愛你,與你無關。”
老師評語:
這種是很多同學的常見問題,就寫到后面,感覺沒勁兒了。倉促且突兀地結束了整篇影評,虎頭蛇尾。
比如這個結尾再深化下來,其實要思考的是所謂的愛情是什么,王家衛在電影里書寫的其實就是現代人的寂寞倫常,物化的愛情,漫游的精神狀態。
在結尾的時候,盡量不要讓你的分析只停于故事情節的分析,容易看起來像是重復之前段落里的分析,并沒有本質上的推進。
2、分析濱口龍介的《駕駛我的車》
“《駕駛我的車》的車一如公路片中的“路”的意象,是一種自我和解以及尋找意義的過程的體現,而車本身更具有私人性質的意味,公路片可能是擴展生命的長度,延展它的意義,而在這里,紅色的薩博汽車將會沖進我們的內心。”
老師評語:像這個作業就是做到了升華,已經可以從電影中提純出一個意象來進行整體闡釋了。但是如果結尾只有這種形式上的分析也是不行的,看起來像是知網論文的學術照搬,缺乏一個「由表及里」的過程。所以,一定要注意先從把電影本身的主題講清楚,再往上拔高。不然結尾只會像是空中樓閣,和前面的分析斷裂。
3、分析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
“保持笑容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但同樣也不是很簡單的一件事。電影中的老年夫婦獨自在打扮生活,好不容易去看望子女卻也隱隱感到一絲排擠,好像生活上沒有了交集,但是他們臉上依然保持著笑容,因為他們能夠理解是因為兒女的工作生活很忙,才沒有時間來看望他們,或許對于老太太來說,能在去世之前見到兒女們一面已經十分知足了。所以無論是在大阪,還是在從未見過的繁華都市東京,即使自己的兒女們早已被東京這座巨大的山所壓垮,再也難以露出笑容時,他們的臉上卻依然保持著笑容。”
老師評語:最后這個主題的升華,建議先就電影聊。電影其實要闡述的是時日本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員關系都出現了很大變革。老式的大家庭隨著現代化推進和都市化的高速發展而崩壞,傳統價值觀幾近喪失。老人們因一時無法適應變化從而內心充滿了感傷。他以這樣一個小家庭的關系展現,折射出了整個日本時代變遷下人心世態的演變。你要先把這個基礎主題講明白了之后,再去講自己的感覺,不然就容易感覺是觀后感,缺乏一個對于電影本身的歸納和提煉。
影評結尾最主要的就是對電影主題有自己的想法和推進。寫好高分影評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多寫多學習!多和老師交流,可以把自己的作業交給老師去修改,然后自己取長補短,多練多寫多吸收,就一定可以輕松寫出高分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