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個人而言,我看到過部分安利《風起長林》的人總會拉《瑯琊榜》出來踩一腳,什么爽文結構不立體不合邏輯啥啥都有;但我真沒看到過安利《瑯琊榜》的人會這樣踩《風起長林》,甚至大部分人還會提一句“這個系列還有《風起長林》的!雖然有黃曉明但。是真的也很好看!”總有人拿著梅長蘇單人主角說爽文說不群像不立體。那么請問,老皇帝悲哀又令人痛恨的性格不夠立體么,寥寥幾筆的蒞陽長公主不夠立體嗎?
從皇家到懸鏡司到謝家到梅長蘇身邊的人,這也不夠群像嗎?僅僅因為《瑯琊榜》單人主角脈絡清晰就認定它是爽文,而忽略了老皇帝言侯林燮兄弟三人的悲劇,忽略了赤焰軍的悲劇,忽略了林殊由生至死隱忍半生最后戰死沙場圓夢的悲劇,忽略了林殊蕭景琰穆霓凰三人的悲劇,真的讓人很無言以對。
《瑯琊榜》固然偏向解開舊案,并沒有太過花費筆墨去描摹那些藏在陰影里的配角,但是寥寥幾筆同樣展現了他們最鮮明的人生。我不知道這樣的描寫都不算立體,那要怎么才能算?《瑯琊榜》是沉冤昭雪,《風起長林》是盛極而衰。不可能因為《風起長林》的基調更悲壯就無視沉冤昭雪這一過程所承受的苦難吧?
難道《瑯琊榜》結局真的那么好嗎?蕭景琰永遠的失去了他的摯友,穆霓凰再也等不回她的林殊哥哥,失去的一切僅僅得到了遲到十三年的歉意,可所有一切都回不來了。最后,安利《風起長林》沒問題,好劇就應該安利;個人喜好偏向哪一部也沒問題,因為人不可能去干預別人的想法;僅僅安利《風起長林》,完全不提《瑯琊榜》,很難嗎?那么,為什么不能用好的和壞的比較,而要用好的和好的作優劣比較呢?這樣的比較不論結果如何,難道不是總有一方會受傷嗎?
明明《瑯琊榜》《風起長林》是一段歷史縮影的傳承,為什么不能雙贏,而一定要分高下呢?最后的最后,假若庭生知曉,有人會認為那些他經歷過的故事,那位照顧過他的先生,庇護過他的靖王——認為他們的故事是一部爽文,而完全無視了那些沉痛——請諸位親身想象一下,身處其中的人,真的會認為那樣的經歷,那樣的結局,就足以抵消生離死別的痛苦,是一個好的結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