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從前過年的時候,家家張燈結彩,一派喜樂融融的氣氛,然而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過年的氣氛越來越冷清,如今的大家再也不像過去那樣聚在一起熱鬧地看著春晚了,反而是一人一部手機靜靜的忙著自己的事。
尤其是年輕人群體,大家對春節的感受更是無比平淡,有些年輕人甚至連過年都不回老家,而是留在大城市獨守出租屋。
對于當下的年輕人而言,一年都見不到一次的親戚實在是沒有交流的必要,若非有著血緣和親緣關系,他們甚至連陌生人都算不上。
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斷親這個詞,簡單來說,斷親指的是親戚之間斷絕了來往。
現代社會講究分寸感,無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大家在交流的時候都要保持著應有的距離,而不是一上來就熱情的貼近對方,親人之間也是如此。
并沒有人規定親人究竟該以怎樣的模式相處,但大家似乎都默認了保持距離是最好的選擇。為什么人和人之間變得如此冷漠了呢?我們社會的斷親現象又為什么越來越嚴重?
斷親現象越來越嚴重的背后是90后開始不再把家當成退路了。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造成這一現象的三大原因分別是什么。
第一,不信任感
心理學家經研究后發現,我們更容易相信那些常常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人,比如朋友同事以及常常見面的家人等等,而那些一年都見不到一次的親戚很少有相處的機會,我們既無法得知對方的近況,又不愿意讓對方過多地了解到自己,所以兩代人在無法相見的情況下,僅憑血緣關系是很難產生情感聯結的。
當雙方對彼此都很陌生,自然就會誕生出不信任的感覺,哪怕逢年過節被迫聚在了一起,大家也會因彼此毫無共同話題而無比的尷尬。
相信大家都體會過尬聊,無非是你問我答,你來我往,這種交流毫無意義,甚至連普通朋友的寒暄都比不上。
第二,沒有利益維系
人類是一種具有社會性屬性的動物,當我們處于社會之中,就免不了要與周圍的人產生利益上的牽絆。
但由于年輕人大多聚集在大城市這種經濟發達的地方,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基本與家鄉沒太大的聯系,所以與老家的親戚朋友自然也就毫無利益往來。
社交其實就是互相索取,互相給予,要么是經濟往來,要么是情感往來,而這恰恰是兩個人長久相處的基礎。
但如果這兩項往來都沒有,關系即便存在,也相當于名存實亡,絲毫不會給彼此的生活帶來一丁點的改變。
第三,心理創傷
相較于前兩種外在的原因,很多年輕人不再把家當成退路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心理創傷,假如一個人與親人保持著良好的親密關系,彼此包容,互相理解,即便彼此不常見面,關系也可以維持得下去,畢竟人都需要情感寄托。
然而在當下的我們傳統式家庭中,很多父母都抱著一種極端的態度去對待子女,他們認為自己給了孩子生命,那么對方理應是自己的附屬品,可他們卻忽視了一點,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便是從小養到大的孩子,他們也有著自己的想法和人格。
年輕人在家中得不到尊重,一回到家就要面臨著鋪天蓋地的指責,以及親戚們的攀比和催婚,久而久之,年輕人越來越討厭回家,也越來越厭惡與親戚打交道。
相較于上一輩人,90后的自我意識覺醒的很早,他們重視個人的感受,從不為場面好看而委屈自己,如果與某個人打交道或是某一個場景讓他十分難受,他就會反抗或是表明自己的抗拒態度,而70后這代人顯然不會這么做,他們已經習慣了逆來順受。
年輕人在大城市的生活壓力很大,他們渴望扎根在那里,但現實的殘酷又讓他們不得不意識到這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
年輕人最期待的是父母親人的理解,可偏偏他們把年輕一代當成了自己的談資。就這樣,年輕人寧愿在過年的時候一個人守著出租屋,也不愿意回到家鄉面對著父母親人的嘮叨。
盡管90后已經不再把家庭當成退路了,但他們卻擁有另一個退路,那就是友誼,與那些一年都見不了一面的親戚相比,經常見面互幫互助的朋友顯然更加可靠,同時也更值得依賴。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編輯 |萬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