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 奚美娟
以下為采訪摘要
演繹多年最復雜的一次表演
△奚美娟
面臨不可對抗的衰老、病痛和遺忘,我們該如何應對?這是觸及所有人的生命命題,也是中國社會正在面對的共同課題。今年中秋節上映的電影《媽媽!》,講述85歲媽媽照顧65歲阿爾茨海默病女兒的故事,“老戲骨”奚美娟在電影中飾演女兒。阿爾茨海默病的各種病狀,以及因此而突來的生活困境,讓奚美娟的角色未知且充滿挑戰,也讓她收獲了難得的人生體驗。奚美娟說,這個角色是她演藝多年間最豐富、最復雜的一次表演實踐。
△電影《媽媽!》海報
電影《媽媽!》故事初始,媽媽蔣玉芝任性可愛,一直依賴女兒的照料。女兒馮濟真則嚴謹淡然,長期過著自律節制的生活。同為大學退休教授的兩位老人雖然性格迥異,卻彼此相守陪伴晚年。女兒突然確診阿爾茨海默病,開始了兩人命運的轉折。
奚美娟: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群體。從好多年前到現在,我們的電視劇、舞臺劇、文藝作品,一直都有涉獵這個題材。但是在電影中正面面對這個主題,講述一對母女在生活中面臨這樣困境的作品,好像還不多。決定出演這個角色我也經歷了一個過程,不是考慮要不要接,而是考慮我還有沒有能力第二次啟動自己?到了60歲的年紀,我還有沒有創造力?一開始我對這個角色是未知的,在我幾十年塑造角色的過程中,我沒遇到過這樣的角色。阿爾茨海默病到底是什么樣?我也不可能去親身經歷。所以這次的挑戰蠻大的。
△電影《媽媽!》海報
奚美娟:醫生第一次告訴女兒確診阿爾茨海默病的時候,對她的打擊是五雷轟頂的。在表達這種狀態的時候,你不可能說我在現場設計一個什么動作去表現,不是的。真正體驗某種瞬間的真實的感受,一定是你放下了一切,你不是奚美娟了,然后假想自己就是那個人物,我就是得了那樣的病,那種狀態就是天昏地暗的,腦殼像被什么東西錮住了,怎么也走不開。從心里去感受她,貼近她的時候,真的是五味雜陳的。
我記得拍完這場戲的時候,我虛汗淋漓,渾身乏力,好像進入了一個未知人物的世界,感覺碰觸到了一個未知人物的心靈。這種感受很奇特,同時又興奮。演繹這個角色,是我幾乎沒有過的一種經歷。有創作的愉悅,也有創作的艱難,還有一些未知的,需要探求的東西,很復雜。這種復雜性我覺得挺好的,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去嘗試我挺開心的,也特別感謝楊荔鈉導演把這個機會給了我。
△電影《媽媽!》
楊荔鈉(電影《媽媽!》導演):我設定媽媽是1930年左右出生的人,從民國走過來,他們這代人都有很不尋常的一生。女兒這代人都經歷過知識青年下鄉。有的時候人犯了一次錯可能就要背負一生,女兒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奚美娟:我和導演也討論過,劇里女兒的年齡和我比較接近。戲里有個情節是女兒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她爸爸回來了,女兒因為害怕、恐懼,鬼使神差的就沒給爸爸開門,后來爸爸就走向了一個不好的結局。為什么女兒后來會那么糾結這件事情,以至于給她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可能當年女兒不太有意識,或不太懂沒給父親開門的舉動會造成什么樣的結果。但是不好的結果一旦產生,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在越來越成熟以后,反思自己小時候的行為的時候,她的自我批判、糾纏和痛苦會更深。女兒一直想對父親懺悔。
△電影《媽媽!》海報
奚美娟:其實我聽專業醫生介紹,阿爾茨海默癥除了受遺傳基因影響外,還有其它原因也會誘發這個病,都還處在探索中。我們之前在杭州有一場觀眾見面會,觀眾里有研究阿爾茨海默癥十幾年的醫生,還有家屬、社工、護理人員……他們談了很多觀后感,給我們的教育很大,我們獲取了很多原來不知道的東西。比如他們說,我們要盡量去理解他們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這種表述方式我是第一次聽到。當時做了十幾年研究的醫生說,以前對這個病只有一種認定,就是不可逆的。但這么多年研究下來,他認為只要早期進行了干預,還是有改善的可能的。他意識到如果早期進行了人文關懷,是可以延遲病癥發展的,并不是好像一瀉千里,一點回轉余地都沒有。我覺得他們給了我們一些良性的信息,是我在拍完這部電影以后得到的比較好的信息。
15年錘煉
得來一個走上熒幕的機會
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至今,奚美娟在熒幕和舞臺上演繹過許多有關“老去”的故事。由盧燕女士翻譯的聚焦養老話題的話劇《洋麻將》中,在趙寶剛導演的都市劇《老有所依》中,還有最近的熱播劇《安家》中,奚美娟都有著深受觀眾認可的演繹。
奚美娟:這十幾二十年,從全世界范圍看,關注老年群體的藝術作品其實很早就介入了。美國有一部話劇叫《洋麻將》,在70年代得了普利策劇本獎。當時盧燕女士把它翻譯成中文給了北京人藝,后來于是之老師和朱琳老師在中國首演。
△話劇《洋麻將》
奚美娟:《洋麻將》大概是在80年代初被介紹到中國的,那會兒我們剛進入改革開放初期,大家改善生活的愿望很強烈。大家熱火朝天得勁兒,使得我們沒有太關注養老的話題,而且那會兒我們還沒進入老齡化階段。所以《洋麻將》雖然是那么好的劇本,但獲得的關注度并不像現在這么高。2019年濮存昕老師重演過一次《洋麻將》,同年我在上海也演過一次。特別好玩的是,2019年我們在排這部戲的時候,有時開始排練之前,經常會有人說我最近在幫父母找養老院,你們有沒有好的資源幫忙介紹。養老院,老人要進養老院,在當時已經成為好多人關心的內容,這個話題突然就到你面前了。所以我們當年在演這出戲的時候,社會反響非常大。
△話劇《洋麻將》
奚美娟:2021年楊荔鈉導演找到我說要拍《媽媽!》。其實那三年我演了一出舞臺劇,一部電影,都是關于養老,關于生死,關于疾病的。我覺得這也是對社會現狀的一種反思,在自己的藝術生涯中,通過進入藝術作品,反映一些社會現實,我覺得還挺有意義的。
在奚美娟的履歷中,她幾乎拿遍了中國戲劇界、電影、電視劇的最佳女主角獎,但她卻說自己的履歷很簡單,兩行字就寫完了。1973年,18歲的奚美娟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學習表演,畢業后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開始了她絢爛又簡單的表演藝術生涯。
奚美娟:我們小時候的藝術環境沒有現在這么好,看戲看的不多,加上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庭出身,我沒有條件老去看戲。小時候不懂,覺得唱跳才是藝術,才是文藝演出。但是到了上海戲劇學院,可能天生有緣吧,進入表演專業我就非常喜歡。不用唱,不用跳,也能呈現一部作品。特別好玩的是,因為我是上海人,滬語說戲曲學校和戲劇學院的發音差不多,一開始去戲劇學院考試我還以為是去唱戲呢。太無知,太沒概念了。真的是從一張白紙,從零進入表演專業學習。
我們這代人蠻幸運的,我們畢業的時候正好改革開放,眼前突然出現了很多很好的可能性和風景。1986年,上海舉辦過一次“中國首屆莎士比亞戲劇節”,當時英國文化大臣還特意趕到上海來參加戲劇節,我演了《馴悍記》,之前我還演過《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二年我們作為回訪去了英國一個月,就是去看戲的。對一個年輕演員來說肯定是開眼界的時候。可以看到很多表演形態,看人家是怎么理解莎士比亞的,看我們的呈現方式,看他們的呈現方式……既能觀賞又有考察和思考。我覺得在年輕的時候有這樣的經歷,進步會蠻大的。
△奚美娟
奚美娟:當時黃佐臨先生是上海人藝的院長,他很重用年輕一代演員。因為在我們去之前,上海人藝已經有十年沒有分新人進去了。所以我們進去后不像之前的演員起碼先跑兩年群演,第三年有一個次要角色,然后再到演主要角色。那段時間好像等不及這樣了,我們進去后就交給我們很多擔子,人可能在這種狀態下就被推上去了。一直到90年代初,我在舞臺上錘煉了15年后,才有一個走上熒幕的機會。
1990年,上海電影制片廠武珍年導演電影《假女真情》,選中了奚美娟扮演女主角王玉娟。影片講述了王玉娟和一位老兵王福壽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對親情的詮釋,對老人尋求精神依靠的探討,是電影突出的主題。
△電影《假女真情》
電影播出后,王玉娟的角色深受觀眾好評,和當年熱播電視劇《渴望》中的劉慧芳一角,被《新民晚報》稱為“影視雙星”,奚美娟也因此獲得了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奚美娟:我剛開始拍影視劇的時候,有記者問我更喜歡熒幕還是舞臺?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原來那么迷戀舞臺,后來轉到另一個形態的時候,如果不鉆研,沒有一份愛在里頭,你是做不好這個事兒的。后來影視劇相對舞臺收入要多一點,對很多人有一種誘惑。但我整個80年代,或者說在舞臺上的這15年,我真的沒想過要干嘛。當時舞臺對我的吸引力確實更大,甚至有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就是為舞臺而生的。后來因為影視劇拍多了,我有10年沒回到舞臺上。但只要有機會回到舞臺,重新站在舞臺上的一瞬間,我就覺得我沒離開過。我不會因為10年沒演話劇而怯場。回歸舞臺就像回家一樣,有一種特別好的感受。所以想一想,我其實還是蠻迷戀舞臺的。
在奚美娟的眼里,不管演什么角色,她都告訴自己一定要認真對待。她演過6個真人真事改編的角色,為了讓觀眾感受到了一個個真實鮮活的人物,她選擇最笨的辦法,一個個角色去體驗。
她說,要觀察人物,感受細節,出來的人物才是有血有肉,有溫度的。她常常去藝術資料館看片子,她喜歡羅伯特·德尼羅,就挑選他的作品一部部的去看,或者看梅麗爾·斯特里普的作品,研究她怎么處理角色。奚美娟看到差距,她說自己不會滿足,因為她對這份職業、對自己仍有期盼。
奚美娟:我一輩子只做了一個專業,我想我也不可能再轉業了。表演專業,從無到有塑造一個人物非常有意思,這個事兒一直到今天都對我有很強的吸引力。包括接《媽媽!》這個角色,我60歲了,對我的創造力、生產力都是很大的考驗。還有自我認知,這些都會促使你不能停下腳步,人活到老學到老指的可能就是這些方面吧。我把演員做好,也是一件挺開心的事。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