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新劇,早早吊足了觀眾胃口。
河正宇,黃政民,還拉上了張震。
三帝同框,這是可以隨便看的?
不僅如此。
題材,是網飛最拿手的「毒梟宇宙」。
投資,更是高達350億韓元(約1.76億人民幣)。
這劇,口碑怎么可能會差?
好,今天就讓魚叔來說一說它——
《蘇里南》
???
單看陣容,本劇毫無翻車的跡象。
不僅匯集了幾位影帝,還有名導加持。
導演尹鐘彬,專注犯罪題材二十年。
上一部作品《特工》,豆瓣評分高達8.7分。
兩位男主,河正宇、黃政民,演技上自然不會拉垮。
正面交鋒,明爭暗斗。
而張震的演繹,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狂野長發,滿口臟話,好不痛快!
然而,劇集開播后,我們都被打臉了。
豆瓣評分一路跌到7.0。
讓無數觀眾大失所望。
且聽魚叔,具體說來。
本劇故事發生在南美洲一小國,蘇里南。
此地盛產鰩魚,物美價廉。
男主姜哥(河正宇飾),在好兄弟的游說下,逐利而來。
一起倒賣鰩魚回韓國。
「是金子是屎,要嘗過才知道」
然而,身處異鄉談何容易。
錢還沒進口袋,他們就被一個狠人盯上了。
唐人街黑幫頭子,震老大(張震飾)。
即使是自己曾經的小弟,他也直接掄著電鋸,照殺不誤。
對于初來乍到的姜哥,他更是毫不客氣。
開口就要5000美元保護費。
「不付錢,就得死」
正當兄弟倆走投無路時,救命恩人從天而降,全牧師(黃政民飾)。
他是蘇里南最有名的韓國牧師。
眼看同胞受辱,他決定出手相助。
他率領信徒,打著傳教的旗號來到了震老大的地盤。
在他的干涉下,震老大只好讓出了鰩魚的控制權。
姜哥兄弟倆感激涕零,直呼哈利路亞。
出門在外,還得靠老鄉。
但沒想到,麻煩才剛剛開始。
海關在他們運輸鰩魚的船上,竟然發現了大量可卡因。
很快,姜哥就被關進了監獄。
韓國國情院的崔警官(樸海秀飾)適時出現。
他告訴姜哥,陷害他的,正是全牧師。
原來,布道救世的牧師,不過是一副偽裝。
他的真實身份,是陰狠狡詐的大毒梟。
人稱「蘇里南的可卡因教父」。
《蘇里南》還有另一個譯名,「毒梟圣徒」。
一正一邪兩個詞,被用在了同一人身上。
在全牧師身上,黃政民展現了自己絲滑的演技。
站在神壇前,他是虔誠的圣徒。
點起雪茄,他又變回那個陰狠的惡棍。
早年間,他就在韓國靠販毒發家。
靠蠱惑財閥吸毒,積累了大量財富。
權色勾當,被他玩得明明白白。
在殺害了一名高級官員后,全牧師潛逃到了蘇里南。
這里遠離家鄉,沒有人認識他。
而且與韓國沒有簽訂罪犯引渡條約,相對安全。
靠近哥倫比亞,擁有優質的可卡因。
幫派林立,政局不穩,非常適合從事犯罪活動。
很快,全牧師就在這里重操舊業。
靠著一條三寸不爛之舌,和蘇里南總統稱兄道弟。
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毒品帝國。
傳教,成為他發展勢力的渠道。
他召集了一大批信眾,誘騙他們吸毒。
等他們上癮后,便會淪為販毒的工具。
女信徒,是走私毒品的容器。
全牧師逼迫她們吞入包裹毒品的膠囊,混過海關的盤查。
男信徒,則成了他的私人軍隊。
發展壯大的全牧師,一躍成為歐洲市場最大的毒梟。
為了將其捉拿歸案,崔警官已經追蹤多年。
但苦于蘇里南與韓國沒有引渡條款,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全牧師逍遙法外。
現在只有一個辦法。
必須將他引到美國的領土,借住美國緝毒局的力量,抓住他。
這項任務,非臥底不能完成。
而姜哥,就是最佳人選。
對毒品一竅不通的他,必須從零開始,逐步將自己偽裝成一名毒販。
警匪對峙、臥底爭斗,素來是港片的拿手好戲。
而在《蘇里南》中,也有不少向港片偷師的痕跡。
有「抄」劇情的。
《門徒》里,毒梟華仔的貨被海關追查,損失慘重。
臥底阿祖上演「綠茶」好戲,借機獲取華仔的信任,獲得了獨自帶貨的機會。
「他們把我打得不行,我才帶他們上去的」
《蘇里南》里,姜哥也有樣學樣。
一次交易中,牧師的人馬遭遇了邊境警方,雙方激烈交火。
姜哥拼死駕車逃回,保住了僅剩的貨。
面對暴跳如雷的牧師,他好言安撫。
自此,他收獲了信任,并成功把對方引到了警方部署的區域。
也有學氛圍的。
比如《無間道》,在終止交易后,韓琛與阿仁意味深長地對視。
逼仄的景別,恰到好處的停頓,無論看多少次都會后脊發涼。
《蘇里南》里,牧師肅清內鬼的這組鏡頭,也是相似的手法。
他拔槍對峙,姜哥命懸一線。
鏡頭在幾個特寫間來回切換,再配上搖晃的手持鏡頭,壓得人喘不過氣。
這樣的刻畫,盡展影帝們的風采。
可惜的是,《蘇里南》只學到了港片的皮毛。
有佳句,但無佳章。
劇本挖下的坑,是無法用演技來填平的。
最大的問題是,人物沒有可信度。
首先,動機站不住腳。
姜哥只是一個普通生意人。
深入毒梟老巢,絲毫沒有展露出多少恐懼與猶豫。
還很冷靜地和警察談生意,心理素質、邏輯思維簡直好極了。
其次,缺乏蛻變的過程。
臥底行動,是為了放長線釣大魚。
想要騙取信任,哪個不是「三年之后又三年」?
可姜哥卻進展神速,沒多久就成為了毒梟界的新星,引起了全牧師的注意。
一個過肩摔,將臥底的辛苦一筆帶過。
最致命的,是情節上的不合理。
做臥底,最緊要的就是小心謹慎。
半步差池就可能滿盤皆輸。
老港片中,臥底無一例外是神經質。
就拿《無間道》來說,阿仁因為長年的臥底生活,飽受失眠折磨。
他只有在心理醫生的躺椅上才能小憩。
每次碰頭,都要偷偷摸摸爬上天臺。
即便如此謹小慎微,還是被發現。
黃sir的死,也讓劇情達到了高潮。
觀眾被置于巨大的危機感中,時刻牽掛著主角。
這場游戲,輸了是會死人的。
反觀《蘇里南》里的姜哥,卻隨心所欲。
像他這樣招搖過市的臥底,恐怕難出其右。
他傳遞情報的方式實在是簡單粗暴——打電話。
衛生間、后院、走廊,隨處都能撞見他大聲密謀。
全牧師的設定,更是災難。
他身為左右國家局勢的大毒梟,手中還掌握著軍隊。
按理說,這號人物應該警覺過人。
沒想到,他卻遲鈍得驚人。
面對姜哥這樣一個缺乏了解的合伙人,卻只在他的房間裝了竊聽器。
平時看到他打電話,也不聞不問。
也難怪遭到網友吐槽。
如果在手機安個竊聽器,劇情直接少了一半。
劇作上的偷懶,直接造成了緊張感的缺失。
以致于劇情后段,姜哥被拿槍抵住腦袋,也不過是觀眾眼中的一出鬧劇。
縱然河正宇再怎么撐戲,這個戲本身,也無法讓人共情。
其實,劇中本還有一條很好的暗線——全牧師打造的「上帝之國」。
揭露邪教,是近些年韓國影視中的特點,也是亮點。
觀眾一度跟隨姜哥的視角,目睹邪教組織的可怕:
不僅虐待信徒,還給孩子投喂毒品。
全劇總長達六個小時,完全有余力挖出更多內幕。
然而,劇里所做的也僅僅是拍照取證。
突如其來的電話鈴聲,逼得他倉皇而逃。
劇情被生硬地掰回主線。
可見,劇組并沒有做長線的耐心。
一并被丟掉的,還有做電影的細心。
道具不走心,是堂而皇之的。
且看姜哥在監獄里捯飭的「毒品」。
但凡進過廚房的人,都能看出這是白砂糖。
近年來,韓國電影人與網飛合作密切。
他們也開始嘗試一些本不擅長的題材。
嘗鮮,固然是好事。
但,移花接木并不可取。
比如,不久前主打賽車題材的《首爾大作戰》。
主創團隊雄心勃勃,試圖將《速度與激情》元素揉入韓國80年代的背景。
然而,全片充斥著美國的消費文化符號。
觀眾所能記得的,也只有劉亞仁油得發光的造型。
而《蘇里南》也是一樣。
關于毒品的題材,有網飛傳奇系列《毒梟》在前。
警匪交鋒,亦有無數港片壘成的高山。
如果不在劇本下功夫,本土化也無從談起。
扒去拙劣的模仿,只剩下一個如空中樓閣的故事。
砸再多錢,請再多影帝,都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