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娛樂圈素來是寸土不讓的戰場,遍地塑料的兄弟情、姐妹情,尤其涉及到番位之爭。
對于他們而言,在戲里面用演技來證明咖位實在是難度過高,唯有使勁爭一爭戲外的番位高低,來證明江湖地位,自己是人氣頂流。
比如說,先后涼涼的吳某凡和李某峰。
當年倆人出演《馮氏回憶錄》時,一開始也是因為海報位置和官宣名次,引發了大規模粉絲掐架,甚至有大粉表示:
“制片方不解釋清楚,別想著我們去支持票房。”
畢竟倆人都是“初代四大頂流”(木昜洋、吳某凡、鹿日含、李某峰),長得帥,讓一步則乳腺增生,怎能甘心給他人作配?
以致于發行方在金錢面前屈服,不得不化身“端水藝術家”,采取了倆人名字同時出現、且都是“領銜主演”這一招,成功澆滅金主們的怒火。
但倆“領銜主演”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打壓對方身上,通稿拉踩只是基礎操作。
嚇得連京圈導演也不敢讓兩人演對手戲,生怕出點什么意外。
可如今倆人都被錘死了,一個性Q,一個PC,注定難以重返娛樂圈頂流。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為了所謂的咖位爭得你死我活呢?但凡踏踏實實拍好戲,也算是盡了本分。
不過我一個月薪3000的,何苦去操心一個月入不止3000萬的?
畢竟李某峰單單在2014年簽約歡瑞時,就以2.5 元 / GU的“友情價”買了公司20萬GU權,賺得盆滿缽滿。
不止娛樂圈,商界的龍爭虎斗更是激烈,但凡退掉0.1步,輸掉的就是真金白銀。
比如說家電江湖糾纏不休的三巨頭:梁大佬、董小姐和方老板。
一個“執拗”,一個“好戰”,一個“兇悍”,更是使得他們十幾年來的斗爭白熱化。
口水戰、價格戰、營銷戰,只是日常標配。
除了口頭上斗爭,早在2008年,董小姐就將方老板告上法庭,理由是“你的睡眠空調侵犯了我的專利?!?/p>
緊接著,落敗的方老板就指責董小姐的“3天G力空調銷售突破15萬套,市場占比達81%”是大放厥詞,誤導消費者,貶損競爭者!
然后戰火又蔓延到了“實名舉報”。
先是董小姐這邊的陳姓技術員網絡上舉報方老板的申報獎項作假,過兩天后方老板這邊的李姓工程師同樣也網上實名舉報董小姐的技術造假。
好家伙,網絡是法庭嗎?報警不干脆點?
同樣被拉下水的,還有梁大佬。
在打壓對手奧K斯時,董小姐親自下場拉踩:“這倆人明明說好一起去舉報,結果沒骨氣地縮回去了,怎么這么差勁呢?!?/p>
而方老板和梁大佬之間,也是互不示弱,時不時公開撕逼。
然而斗了這些年,方老板不僅擠掉了董小姐的空調老大寶座,就連營收、市Z方面,也來了個成功逆襲。
(單位:億元)
同樣掌舵9年的梁大佬,也靠著“智能化”和“出海”這兩大招,成功二次狙擊董小姐。
(單位:億元)
而且落后的董小姐,麻煩還不止一個。
要知道,這些年混改出局、死磕7年手機、收購銀隆跨界造車、消費復蘇疲憊……
以致下半場,董小姐的突圍更加艱難。
當然啦,他們之間的斗爭也遠未結束,畢竟方老板的“多元化”策略效果有限,而離任的梁大佬,則給Hai er 留下了高企的費用率影響盈利。
再者早些年家電行業興起,離不開渠道、經銷商、房地產,但隨著時代改變,以及電商和直播興起,曾經的優勢已然不再。
有利益的地方自然會爭斗不停,究竟誰能笑到最后,且留給時間檢驗。
用戶發表的資料、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持GU幫立場,不構成任何投Z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