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宮中最二的妃子非齊妃莫屬。
在爾虞我詐的后宮里浸染多年,心思單純地仍如懵懂少女。一招實名制下毒,就被皇后控制地死死的。
試問,齊妃算個良善之人嗎?
她伙同皇后,利用松子打掉富察貴人的孩子;聽信安陵容的唆使,給甄嬛送有毒的糕點(diǎn);又因為皇后的攛掇,給葉瀾依送去了斷子絕孫湯……
這樁樁件件的惡事,都是她親手做的。做之前甚至毫不思量,這樣的行為是否符合情理道義。
動機(jī)唯有一個:為了三阿哥。
在齊妃的眼里,似乎只要為三阿哥鏟除所有的競爭對手,他就能坐穩(wěn)那把椅子了。
而從不考慮如何提高三阿哥的知識儲備、文化素養(yǎng)、綜合能力。讓他自己出類拔萃、脫穎而出,憑真本事上位,令對手心服口服。
這也是一種扭曲的“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yuǎn)?!?/p>
一種踩在別人的白骨上,實現(xiàn)自己人生目標(biāo)的非正常心理。
所以齊妃看起來雖然很二,但根本不善良,甚至惡毒,更談不上是個好人。
之所以沒像皇后那么壞事做盡、喪盡天良,佛口蛇心、兩面三刀,是因為她沒那個腦子,相應(yīng)地也就沒有做壞事的機(jī)會。
因此,她和富察貴人的蠢和惡是不分上下的。這一點(diǎn),在她們組團(tuán)凌辱甄嬛這一環(huán)節(jié)上,顯而易見。
甄嬛從冷宮里出來,心神恍惚地往回走。一不小心,撞上了蠢壞二人組的齊妃。
齊妃一聽,渾勁立馬上來了。冷嘲熱諷地說道:“莞嬪啊……莞嬪走路怎么這么不小心啊,只是幾個月不見皇上而已,難道連宮里的規(guī)矩都忘了嗎?”
齊妃當(dāng)真是榆木腦袋一個,生出三阿哥那樣的兒子一點(diǎn)也不虧。
甄嬛不見皇上,那是她不想見,而不是見不到。沖著皇上的這份情誼,甄嬛只要略施手段,便能恢復(fù)從前的地位。
而齊妃看不清局勢利弊,更不懂得與人為善,偏偏趁機(jī)奚落甄嬛一通。
因為她落井下石在先,富察貴人便有了見縫插針的機(jī)會,于是使勁地攛掇齊妃折辱甄嬛,從肉體到靈魂。
沒主見也是齊妃的弱點(diǎn)之一。
這樣的人遇善則善,遇惡更惡。自己心中沒有判斷是非對錯的準(zhǔn)繩,別人說什么便是什么,別人讓做什么便做什么。
又怎么能不做壞事呢?
富察貴人沒了孩子,心中怒氣無處發(fā)泄,看到如今落魄的甄嬛,那必須得踩上一腳。于是蠱惑齊妃,說是甄嬛害得她跟三阿哥不能團(tuán)圓。
在這件事上本就是齊妃理虧在先,甄嬛自然得辯駁:“有因才有果,齊妃娘娘為何被皇后懲罰,娘娘心里最清楚。我已不想追究,才沒把此事稟報給皇上。若非如此,齊妃娘娘所受的懲罰,又何止是不能見到三阿哥那么簡單?!”
甄嬛的話已經(jīng)說得這么明白了,齊妃不但沒有一點(diǎn)悔過之意,反而越發(fā)狂背了起來:“好,很好,你都敢頂撞本宮了,?。俊?/p>
既然在富察貴人面前已經(jīng)端起了款兒,沒有無故放下的道理,于是又說:“翠果,打爛她的嘴。”
言語上侮辱甄嬛還不夠,還要實行體罰。大庭廣眾之下,又是打耳光,又是罰跪的。
最后對甄嬛體罰的這一幕,可是齊妃自己加的戲。
甄嬛實在不能理解齊妃的做法,哀求地問道:“齊妃娘娘,你一定要這樣苦苦相逼嗎?”
是啊,甄嬛算是救了齊妃一命,即便不感恩,但總要互不侵犯、相安無事吧。
而齊妃竟然以怨報德,耍起了威風(fēng)。
聽到甄嬛的哀求,齊妃更加得意忘形了:“你不是喜歡告訴皇后娘娘嗎?如今時過境遷、死無對證。就算本宮下過夾竹桃的花粉,又如何?你如果再敢提起此事,本宮就治你個污蔑之罪?!?/p>
這一幕,齊妃把顛倒黑白、指鹿為馬演繹得淋漓盡致。
自己做了壞事,忘得一干二凈。對寬宥自己的人,反倒不留情面。
人性的惡,真是沒有底線可言。
這絕不是一個正常的人該有的做法,若說她不壞,很難令人信服。
所以,對于給與自己身心雙倍羞辱的齊妃,甄嬛偏偏放過了她,槿汐腦回路不夠,于是問道:“小主這次還是寬容齊妃?”
甄嬛貌似感慨地答道:“她雖然狠毒,但也是愛子心切。富察貴人已經(jīng)瘋了,我又何必苦苦相逼,給她個警醒就是?!?/p>
齊妃給甄嬛下毒是愛子心切不假,可是在長街凌辱甄嬛,和愛子心切有什么關(guān)系呢?明明是伺機(jī)報復(fù)、發(fā)泄私憤的表現(xiàn)???
那甄嬛為什么這么說呢?
答案在安陵容的話里。
當(dāng)初齊妃給甄嬛的糕點(diǎn)下毒,被安陵容當(dāng)場識破。
甄嬛怒不可遏,打算立即向皇上稟報。安陵容卻攔住了她,給出了這樣的解釋:“姐姐,不可。三阿哥是皇上的長子,萬一將來繼位,第一個便是跟姐姐過不去。到那時,姐姐要如何自處?”
這個理由還真管用,甄嬛聽后立刻沒了氣焰,瞬間疲軟了下來。
只是遵從了安陵容的建議,讓皇后奪走三阿哥的撫養(yǎng)權(quán),作為對齊妃的懲罰。
所以在齊妃羞辱甄嬛的時候,甄嬛幾次三番地表明,齊妃犯過的錯,她已不想追究。
主要的原因還是甄嬛高瞻遠(yuǎn)矚。
三阿哥雖然呆笨木訥,但終歸是長子,歷史上也不乏資質(zhì)平庸的長子繼位的案例。甄嬛飽讀史書,自然知道其中的厲害。三阿哥占據(jù)了先天的優(yōu)勢,甄嬛不得不忌憚。
若說從前的甄嬛還有一點(diǎn)理想主義者的印記,比如她竟然跟夏冬春在貴胄云集的后宮里講“理”字。
而經(jīng)歷了失子事件,又遭受了齊妃、祺貴人的組團(tuán)羞辱,甄嬛終于認(rèn)清了現(xiàn)實:在后宮里,皇上的寵愛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不失本心、什么有理走遍天下、什么夫妻情深,都是扯淡。
因此,甄嬛為從前的自己做了個總結(jié):從前我便是太好性子了,處處容著她們,以致我稍見落魄,便個個都敢欺凌到我頭上。
也為自己的被迫改變做了個哀悼:我曾經(jīng)那樣期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F(xiàn)在想來,不過是一番癡心。
皇上的寵愛實在是鏡花水月、轉(zhuǎn)瞬成空,完全靠不住。所以想要活命,只有自己苦心周旋、步步為營。
可見,如今的甄嬛是不得不原諒傻蠢壞的齊妃。
為了自己的將來,只能暫時忍了。
所以甄嬛說的放過齊妃的原因:“體念她愛子心切”,不過是掩人耳目的答案。
齊妃那么懦弱,再聽到富察貴人瘋了的事實,也不會再有膽量摩擦甄嬛了。
這么做,既震懾了齊妃,還為自己留了余地,順帶還能博個“為人寬厚”的美名。
漢武帝說: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后期的甄嬛總能大地方看得細(xì),小地方看得粗。該忍則忍、須強(qiáng)則強(qiáng)。張弛有度、進(jìn)退得當(dāng),是個合格的戰(zhàn)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