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文一刀
中秋佳節,艱難抗疫中的京城少了幾分花好月圓,卻多了一片瓜香。
911的下午,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通報,近期在偵破一起違法犯罪案件中,將一名現年35歲的男演員李某某查獲。并指出,“該人對多次pc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其已被依法予以行政拘留。”
通報亮相之前,李易峰因pc被封殺的消息早已甚囂網上。
首先是其原定于9月2日在杭州為某品牌宣傳,結果無故缺席這場活動,隨后就網傳他因涉嫌pc被捕。
對此,李易峰當天開直播鏡頭前現身辟謠,并解釋稱自己是因為疫情原因沒能去杭州。不過,這場直播僅進行了3分鐘,整個過程中也沒有回應是否涉嫌pc。
9月10日中秋節,眾人又發現,一些李易峰作為形象大使的官方微博已刪光所有與其相關信息,包括中國電視金鷹節、華鼎獎、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三個官方微博也搜索不到李易峰的內容。
同時,央視早前預告的中秋晚會節目單上,李易峰原本于星期六晚要獨自亮相表演,但在更新節目單中已經找不到他的名字。
鑒于中秋晚會通常是錄播,也就是說,李易峰的節目應該早在十多天前已完成錄制。而正式播出時沒有則意味著已遭刪除,這個跡象已經相當的不妙。
不過即便此種情況下,所有的網傳依然以“三字男藝人”指代,沒有百分百確定,這就給接下來中秋之夜李易峰的微博喊冤叫屈“挖了個坑。”
他的工作室首先發出嚴厲聲明,很可笑地稱“李易峰先生一直恪守職業道德、堅守道德底線”,面對各種“捏造的謠言”,將“堅決零容忍!”
李易峰轉發還覺得不過癮,又發出一篇千字小作文,滿腹委屈稱“雖然工作團隊發了聲明,但還想說幾句自己的話。”
他的話要點如下:1、謠言困擾行業,釀成悲劇無數,自己已遭遇不知是幾十還是幾百次謠言。
2、對于謠言,自己一直因種種原因都忍了,但這次難忍。
3、原本以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僅可以明辨是非更應該可以識別謠言,誰知謠言卻愈演愈烈。
4、希望李易峰可以活在“青年人對這個時代的社會責任中。”
這一頓訴苦酸腐氣味尚未消散,“平安北京”的通報就發了出來。
通報中,原先的“三字男藝人”已經具化為“演員李某某”。給予實錘一擊的,卻是隨后報道中那句:“經總臺央視記者與相關部門核實,演員李某某系李易峰。”
曾經的一代小鮮肉,在掙扎著不情愿但客觀上已經步入油膩人生階段的時候,用一段忸怩作態再次證明了那句俗話:“明星一辟謠,就是塌房前奏”,只不過,這個句式現在早已不止于明星而走向包羅萬象。
很快,各路品牌的割席聲明接踵而來,小李代言的13個品牌一個緊過一個地發出解約聲明,流量構筑起的商業長城一夜崩塌。
遙想2016,百花獎將最佳男配角獎頒給了時年29的李易峰,彼時他正與鹿晗、吳亦凡、楊洋一起并稱為“四大小鮮肉”。
他們的特點是,雖然沒有演技、沒有歌喉,但卻以青春形象和資本抬拉擁有一批數量驚人的腦殘粉。
比如李易峰在拿下百花獎的時候,僅出演過4部電影,其中三部評分都未能及格甚至慘到4分。
即便是在助他獲獎的《老炮兒》中,他稚嫩的表演也飽受詬病,被稱為“面癱式演技”。
當年,《老炮兒》的另一位馮姓主演曾感慨道:“去年(2015)我覺得中國電影就是:有沒有白百何、有沒有AB,有沒有那幾個小鮮肉,有的話,行了,開機。全中國一年700部電影都在找那十幾個人……”
沒辦法,當時這些擁有巨量粉絲、被統稱為“流量小生”的鮮肉們,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資本、資源和曝光率的追逐焦點。
有了流量就有人氣、有了人氣就有票房,在這項屢試不爽的公式下,只要有了流量與人氣,大預算、大IP、名導演、名編劇、娛記狗仔都會輻輳而至。
即便這些鮮肉們欠缺演技或者唱功,片方也不惜為他們量身定做“冷面扮酷,不帶表情、笑容很少”的偶像型角色。
比如,李易峰在2016年熱播的電視劇《麻雀》中又飾演了一位冷面、神秘的軍官,接著在電影《心理罪》中飾演“沉默寡言”的推理天才。
同屬“四大流量小生”之一的楊洋在代表作——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中也扮演了一個幾乎“沒有情緒波動”、人生近乎“完美”的校園天才。
正如知乎上那個高票答案所言:“以前不過是片爛,宣發好,有明星帶動的粉絲電影就好。劇本、院線、導演演員集體跪舔粉絲。這個至少是大家不敢說出去的事實,現在是名演員給面癱做綠葉,獎項跪舔資方……電影不是因為演得好而賣座,而是因為粉絲量大?”
2016年的秋天,金雞、百花這些傳統、尚未被娛樂工業徹底征服的獎項,正式向“小鮮肉”張開懷抱。
2018年,李易峰又在內地最高級別的電視大獎之一:金鷹獎中,連奪最具人氣男演員及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兩項大獎。
2016年,李易峰的粉絲為三千萬,現在已經到了六千多萬。
當年6月,李易峰酒駕造成車禍,并且被指出逃逸。隨后吳亦凡被曝出與粉絲發生關系。
當時,這一切沒有影響對他們的人氣與星途產生多大影響。
然而,花無百日紅,月有陰晴圓缺,社會氣候的變化轟然而至,昔日影視資本喧囂的時代瞬間轉頭翻臉。
而那些智力難言平均線的鮮肉們,眼看著一個個走向“早時不算計,過后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