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國內文藝片第一人,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張藝謀。
他的《紅高粱》,他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可以說就是中國文藝片的天花板。
但是到了2000年,張藝謀拍完最后一部文藝片《幸福時光》以后,就一頭扎進了商業片的浪潮里,幾乎不再拍文藝片!
為什么2000年會成為張藝謀電影生涯的一個轉折點,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文藝片確實不賺錢。
特別是《幸福時光》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的失利,都讓張藝謀意識到了,文藝片已經窮途末路,必須轉型,必須轉戰商業片去搞錢了。
可是22年后,晴晴再看張藝謀這部走下坡路的電影作品《幸福時光》,我卻覺得這部電影更能代表文藝片的天花板。
為什么晴晴我給這部電影這么高的評價,確實是因為這部電影值得回味!
1,大咖云集!
誰的電影里能一口氣看到趙本山,牛犇,傅彪,李雪健,范偉,孫紅雷,陶虹這些王炸演員出演。
估計再也找不到第二部電影了吧。
而在張藝謀的這部《幸福時光》里,就有這些大腕集體出演。
而且是趙本山領銜主演,李雪健,傅彪,孫紅雷這些人,只能拿個配角。
可以說只看這部電影的陣容,放在現如今的電影屏幕,還沒有上映,就能大爆。
特別是這部電影中還有兩個演員特別搶眼。
第一個就是趙本山。
雖然當時趙本山已經在春晚的小品舞臺上大顯神通了,但是彼時的他還沒有推出“賣拐三部曲”,也還沒有紅到全國人民,必須看到他的小品才能睡覺。
而當時的趙本山,也不知道什么叫演技。
他只是用小品里的碎嘴,他只是用最原始的表演方式去詮釋他心中的角色,可以說能夠在這部《幸福時光》里看到趙本山還有點青澀的演技,確實就是一個亮點。
至于第二個搶眼的演員就是董潔了。
彼時的董潔剛剛19歲,也是剛入行。
清純,青春,最關鍵的是董潔這次在《幸福時光》里拿到的盲女一角,真的被張藝謀拍得又唯美,又楚楚可憐。
有這兩大亮點,再加上一眾亮眼的王炸配角,可以說這部《幸福時光》,確實值得一看!
2,大時代里的小人物!
張藝謀拍這部電影之所以會想到找趙本山來出演,一方面當然是因為趙本山的人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趙本山就是來自于市井。
而這部《幸福時光》講的就是市井中小人物的善良。
趙本山飾演的老趙,老光棍一條,最大的本事就是吹牛,最大的心愿,就是想找個人趕緊結婚。
相過無數親,找了無數對象以后,老趙差點就認命了,而就在這個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胖女人,她答應和老趙結婚,但是她也提了一個要求要五萬塊錢的彩禮。
老趙為了結婚,雖然手里沒錢,他也答應了。
甚至他還對胖女人撒謊,我開了一家旅館,有錢。
而正是這第一個謊言,才讓老趙需要用無數個謊言來圓。
因為接下來胖女人又告訴老趙,我有一個女兒,沒有工作,希望老趙給安排到旅館里上班。
原本老趙完全可以推脫,可就是因為老趙心疼盲女,心疼她在胖女人那兒遭受的不公平。
于是老趙不得不為了圓謊,只能開始扯更大的一個謊言。
那就是旅館沒有了,但是他有一家按摩店,可以讓盲女去按摩店里工作。
可是老趙哪里有按摩店啊,最后老趙想了一個好辦法,央求一群工友,幫他在廢棄的廠房里現搭一個按摩房出來。
按摩房有了,又需要來按摩的客人,于是老趙又只能掏錢讓工友們一個個進去按摩。
從建按摩房,到讓工友們去按摩,再到后來老趙變賣家中的電視機就為了給盲女買一件裙子。
可以說這一系列的操作,放在現代人來看會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但是在2000年,特別是經過趙本山的詼諧演繹后,老趙這個善良小人物的動機就變得相當有趣,又合理了。
特別是老趙帶著一群工友們為了給盲女建一個按摩房,還有后面一群工友為了圓謊,不惜用假紙去騙盲女的時候。
這種種細節,確實把那個大時代里小人物的純真,那個大時代里小人物的善良演活了。
當然還有一個容易讓人忽視的細節,也相當有趣。
那就是最開始老趙在山林里搞了一個巴士當作林間小屋,專門給年輕情侶們休息。
按道理來講,老趙收了錢,就應該自覺地關門走人了。
可誰知道老趙非要客人把門給打開,他甚至還要守在大巴門口不肯離開。
這個細節,現如今再看,可能會覺得是喜劇效果,可是當年去看,就會理解那就是那一代人的善良和底線。
一個變幻莫測的時代,一個風起云涌的時代。
老趙那批退休工人,雖然已經抓不住未來了,但是他們確實還是用善良和堅守,追趕著時代的步伐。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晴晴22年后再看這部電影,會被老趙,會被他身邊這一群工人感動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這些人都是明星大腕,關鍵是這群人的身上有我們這代人漸行漸遠的善良。
老趙對盲女的善良,工友對老趙的善良。
這都是這部《幸福時光》的重點!
3,兩種結局!
這部電影張藝謀總共拍了兩個結局。
一個結局是電影結尾,董潔飾演的盲女猜到了老趙欺騙了她,而老趙知道后,主動向盲女承認了錯誤。
最后老趙懷著善意,用父親的口吻,念完了那封空白信,而就在這個時候,幫著老趙一起欺騙盲女的工友們都來了,故事到這兒也就結束了。
第二個結局,也就是目前我們能看到的結局,就是老趙發現自己被那個胖女人騙了。
她根本就不想和老趙結婚,老趙醉酒以后還是記起了給盲女寫信,而就在他寫完信回家的半道上,他突然遭遇了車禍,被送到了醫院搶救。
而這個時候傅彪飾演的工友匆匆趕來,發現了老趙寫的那封信,于是他連忙趕到了盲女的住處想要完成老趙的心愿。
可就在工友們趕到的時候,他們才發現原來盲女啥都知道,而且盲女在留下一段感謝的錄音后,就離開了。
而傅彪為了完成老趙的心愿,還是聲淚俱下地念完了老趙寫的那封信。
最后一個鏡頭是盲女無依無落地走在繁華的大街上,她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去哪里!
說真的,這兩個結局,晴晴個人還是更希望第二個。
特別是董潔飾演的盲女走在大街上找不到目的地的那個鏡頭,真的讓人深思。
畢竟胖女人那種內心丑陋的人,最后居然獲得了幸福,而老趙,還有盲女這些內心善良的人,最后的結局卻這般悲慘,沒有著落。
這種強烈的命運對比,確實能夠引起人們深思。
只是在2000年那個年頭,所有人的心思似乎都和那個胖女人一樣,都只盯著錢,都只有功利。
忘記了善良,忘記了做人的底線。
這才是為什么這部電影當年沒有火的原因,而現如今再看這部電影,確實能覺察出其中的滋味來,關于人性,關于個人命運和時代命運,其實張藝謀這位電影大師,比一般的觀眾看得更遠一些。
所以說,晴晴愿意在22年之后再次向大家介紹這部電影,甚至愿意夸張地說這部電影就是文藝片的天花板。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張藝謀這部電影,歡迎大家留言和我討論一下!
文/晴晴的娛樂日記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晴晴的娛樂日記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