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劇,再度扎堆回到觀眾的目光之中。
但這一次,國產劇的職場劇做了一次徹底的“換頭“手術。在一眾職場劇當中,女精英開始成為絕對的主角,而飾演這些女精英角色的演員全部換成了中生代女星。這是一個極為特別的現象,不過對于劉濤和蔣欣、童瑤等人來說,不論為何中生代女演員可以接連出演職場劇,但至少對于她們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風口。
精英時代
往前推20年,國產劇將中年女性的人物形象卡得非常死。在都市劇當中,很少見到能夠在職場當中叱詫風云的女精英。大部分電視劇當中,中年女星想要拿到角色,只能選擇出演一眾委身于家庭之中的賢妻良母。這樣的情況,直到《我的前半生》橫空出世之際,才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袁泉的逆襲之路,使得女精英登上國產劇大舞臺。
但毫無疑問,任何一部劇的經典形象被不斷復刻之后,觀眾都會相當厭惡。畢竟一次看新鮮,兩次看不同,三次、四次看得只有觀眾高呼:“審美疲勞?!边@點,劉濤等人深有體會。在《歡樂頌》當中雖說劉濤飾演的安迪,并沒有讓太多觀眾覺得太過突兀,但是這種照搬《我的前半生》人物設定,直接復刻一版帶有一絲“土氣”的新袁泉作法,確實有點讓人難以說喜歡。
實際上,即便是袁泉自己也擺脫不了女精英設定帶給自己的尷尬。不斷出演《相逢時節》、《玫瑰之戰》的袁泉,雖然在氣質上依舊能夠精準拿捏女精英的感覺,但隨著編劇筆桿拿出的劇情越來越狗血,真正愿意看下去一個律師還要靠旁人指點,才想起來如何取證作案人犯罪證據的橋段,已經越來越少。
女星角色的變化
實際上每一個年輕貌美的中年女星,都要面對同樣的問題。不同于男星,步入中年還有霸道總裁和歷史正劇等不同的轉型思路可選。基本上中年女星都只能選擇被動順從市場。娛樂圈愿意給出怎樣的角色,演員便只能在固定的戲路上扮演導演預想好的角色。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那英,能夠在2004年便可以拿到《好想好想談戀愛》這種反差極大的大女主資源。
而如今的本土市場,開始不斷增多新的女精英角色,更多歸功于我國的網絡小說市場。相較于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制作的影視劇,網絡小說由于制作成本低、制作時間更短等因素,更容易迅速貼合大眾口味,找準觀眾喜歡的風向標。而網絡小說低廉的試錯之后,其中勝出者則作為電視劇改編的選擇,諸如《杜拉拉升職記》這樣的影視作品開始大量涌現。
但網絡小說市場當中,留給影視劇組改變的優質作品相當稀缺。在制作節奏越來越快的本土都市劇當中,舍得花費心思打磨成影視作品的國產劇越來越少。如此一來,女精英們開始在熒幕上越來越“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