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傳奇演員瑪莎·亨特(Marsha Hunt)已于當地時間9月7日駕鶴西去,享壽104歲。
瑪莎·亨特自上世紀三十年代起活躍于好萊塢,先后簽約派拉蒙和米高梅影業(yè),之后卻遇上麥卡錫主義在美國橫行,她因為敢于仗義執(zhí)言的個性而成了黑名單上的人,事業(yè)和人生均遭遇巨大挫折,但她卻從不覺得后悔,堪稱好萊塢“黃金時代”良心演員的表率。
年輕時的瑪莎·亨特
瑪莎·亨特于1917年10月17日出生在芝加哥。初中畢業(yè)后,她就當上了職業(yè)模特,之后遠赴英國倫敦專門學習表演。1935年,17歲的她轉戰(zhàn)好萊塢,與派拉蒙影業(yè)簽下周薪250美元的演員合約,迅即成為女一號,主演了《浮華盛會》(The Glamour Girls)等作品。數年后,她轉投米高梅門下,在1940年由勞倫斯·奧利弗主演的那一版《傲慢與偏見》中,飾演老三瑪麗·班內特,代表作包括名導演安東尼·曼拍攝的黑色電影《不公平的遭遇》(Raw Deal, 1948)等。
瑪莎·亨特在1940年版的《傲慢與偏見》中飾演瑪麗·班內特
瑪莎·亨特在黑色電影《不公平的遭遇》中
進入1940年代末期,全球政治形勢風云突變,美國國內興起麥卡錫主義,好萊塢成為右派保守人士眾矢之的。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HUAC)要求電影界知名左派分子人人過關,不愿配合者被強加上藐視國會的罪名,淪為階下囚,也就是美國影史上所謂的“好萊塢十君子”。
為表抗議,著名導演約翰·休斯頓、威廉·懷勒和演員瑪娜·洛伊、亨弗萊·鮑嘉等人發(fā)起了名為“第一修正案委員會”的行動組織,于1947年10月27日包機飛赴首府華盛頓,公開向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的錯誤做法宣戰(zhàn)。在這三十多位參與者中,就有瑪莎·亨特和她的編劇丈夫小羅伯特·普萊斯內(Robert Presnell Jr.)。三天之后,這一群人回到洛杉磯,很快就被各家電影公司找去談話,要求改變錯誤立場,不再參與左派政治活動。三十多人中,有的立即改弦易轍,有的選擇遠赴海外,但也有不少人像瑪莎·亨特一樣,堅決不愿低頭悔改。
1950年6月22日,右翼組織“反擊”(Counterattack)出版發(fā)行了一本名為《紅色頻道》(Red Channels)的小冊子,詳細列出151人,均出自美國文藝界。按照小冊子的說法,這些人或同情或參與各種共產主義活動,旨在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瑪莎·亨特的名字也赫然在列,并就此失去了出演好萊塢主流電影公司作品的機會。
之后的幾十年里,出道二十多年時就已出演了五十多部好萊塢主流電影的瑪莎·亨特,命運急轉直下,絕大部分時間里,都只能在各種電視劇集中客串配角。幸而當時的紐約戲劇界相對來說受政治風氣影響不大,她得以在百老匯謀得一席之地,至少生計不至于成問題。
1971年贏得戛納電影節(jié)評審團大獎的反戰(zhàn)電影《無語問蒼天》(Johnny Got His Gun),由“好萊塢十君子”之一的達爾頓·特朗勃自編自導,瑪莎·亨特受邀主演主人公強尼的母親,這成了她人生后半段極少數拿得出手的重要電影作品。 2015年,紀錄片《瑪莎·亨特的甜蜜困境》(Marsha Hunt’s Sweet Adversity)問世,聚焦她從17歲出道到晚年的跌宕人生,尤其是被列入黑名單的那段艱難歲月。
紀錄片《瑪莎·亨特的甜蜜困境》聚焦她跌宕起伏的人生
96歲的瑪莎·亨特為紀錄片《瑪莎·亨特的甜蜜困境》接受采訪
“說實話,我對共產主義從來就沒有多少興趣,我的興趣只放在了我們這個行業(yè)、我們這個國家和政府上了。但當時的情況下,我們這個政府竟然可以如此倒行逆施,如此錯誤地對待這個行業(yè),實在是讓我驚訝不已。所以我才會和大家一起坐上那班包機,大膽發(fā)聲抗議,結果卻成了黑名單上的人。說實話,為的就是要控制你,壓倒你。什么都別去質疑,誰都不可以發(fā)聲,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允許你說出真實感受,誰敢觸碰這些禁區(qū)的話,就會成為黑名單上的人物。失去事業(yè),失去名聲,失去收入,或許還會失去婚姻和失去朋友。”2004年接受采訪時,瑪莎·亨特曾如此總結美國政府和好萊塢當年的錯誤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