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昭君出塞這個典故,王昭君自愿嫁給匈奴的單于,為漢朝百姓帶來數(shù)十年的和平和安穩(wěn)生活。王昭君不僅心懷天下,為國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貢獻,而且她擁有沉魚落雁的美貌,因此她也是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但是畢竟年代遙遠,王昭君有多美只能讓后人想象,如今通過高科技專家還原了她的容貌,但不少網(wǎng)友卻直言很失望。
因為王昭君的美貌和事跡家喻戶曉,因此無論小說還是戲劇都有很多是以王昭君作為原型的,在影視劇中也有很多美貌的女明星扮演過王昭君,所以在觀眾的想象中王昭君應該是膚白勝雪,眉目如畫,身姿窈窕,只有這樣的美貌才能夠讓漢元帝見了王昭君以后無比驚艷和后悔,但是不得不說古人的審美和現(xiàn)代其實是有很大差別的。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審美也越來越多元化,尤其是如今電視上的女演員每一個都是巴掌臉五官深邃,所以如今網(wǎng)友都覺得只有這樣才是美女。但是在漢代審美卻恰恰相反,古人認為臉大的女子有福氣,而且看起來端莊大氣,比如專家通過高科技利用王昭君的遺骸還原了她的樣貌,就是一個方臉,眼睛不大皮膚也不白的女子,和網(wǎng)友們的想象相去甚遠。
所以很多網(wǎng)友都質(zhì)疑,這樣的容貌怎么能成為四大美人之一呢?其實網(wǎng)友們的想法太過狹隘了,王昭君的美不止在于外貌,而是她高潔的品性和善良的美德,再加上古人認為女子只有臉大有肉才是富貴之相,這樣的大氣端莊才是真的美人,所以王昭君在漢代確實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美女,我們用如今的眼光去評判古人,實在是有失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