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抗日的電影,我們眼前可能會出現非常多帶有悲觀情緒的內容,但是這部電影卻獨辟蹊徑,用喜劇的方式展現抗日的故事。在這部電視劇里每個人都有缺點,哪怕正義的一方膽子也很小,可是他們在民族大義面前依舊堅定的選擇了保護國家,用最真實的行動向我們展現了那個時候的歷史畫卷。
故事的開始,是由一名記者講述的他姥姥的故事,她的姥姥曾經是一名愛國學生,有一天她搜集出了一份細菌實驗證據,想要把這份證據送到部隊里。可是中途卻被鬼子給發現了,她一路逃走,鉆進了一個木箱子里,被日本鬼子抬上了車,等到她下了車,卻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村子中。
原來她被中途一個趕著驢車回去的郭大叔給搬上了自己的車子,到了村子里,女孩的出現把郭大叔給嚇了個不輕。而箱子里的東西除了這個女孩之外,還有一個金燦燦的佛頭像。因為這個時候抗日戰爭已經快要結束了,日本人還想要從中國撈一筆財產,所以把這些昂貴的佛搬運到國外想要賣掉它。
兩個人合計千萬不能夠讓鬼子的陰謀得逞,可是這時又有一支鬼子的軍隊來到了村里,其中還有一個翻譯官在旁邊為虎作倀,以及一個看起來有些癡傻的鬼子站在隊伍里。為了保護佛像和這些關鍵的數據,兩個人雖手無寸鐵之力,卻依舊與鬼子展開了巧妙的斗爭。
他們并非是正面的沖突,而是假裝妥協,實則悄悄地把佛像給轉移回去。不僅如此,整個村子里的人都在暗暗地幫助他們,哪怕有些村民已經老的連牙齒都沒有了,可是他們還在用自己的方式幫助抗日。
終于,在故事的最后女孩和郭大叔配合的非常密切,并且和打回村子里的游擊隊員們一起殲滅了鬼子的小分隊,不僅保護了實驗數據,還保護了國家文物。這部電影的展開視角都是以平民的角度,它告訴我們英雄不一定就是拿著槍的游擊隊員,每一位愿意保護自己國家的普通人都是英雄。
這部抗日喜劇電影整體的構思都非常的巧妙,并且潘長江所飾演的鬼子形象也取材于卓別林曾經飾演的士兵,進一步增加了整部電影的藝術感,每次回味都有不一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