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應該是所有人進入小學后看到的第一句話,它就掛在每個教室的墻上,雖然已經是批量制作的印刷體,并不是偉人的手跡。
誰是第一個得到這個題詞的人呢?據說是一個14歲的漁家小姑娘,她冒著槍林彈雨,忍著手臂上的槍傷,一夜駕船六渡長江,把三批解放軍送到南岸去解放全中國。她就是馬毛姐,今年已經87歲高齡。2021年,馬毛姐獲頒“七一勛章”。
馬毛姐出生在安徽無為馬家壩,在家排行老三,沒有正式的名字,村上人就叫她“馬三姐”。作為渡江戰役“一等功臣”“支前模范”,她收到偉人親自題寫的1949年開國大典請柬,遺憾的是沒有成行。1951年,偉人再次邀請馬三姐作為英雄代表參加國慶慶典。首長們請代表們看戲,馬三姐榮幸地被安排坐在毛和周中間。當得知馬三姐至今還沒有自己的正式名字時,偉人說:“你姓馬,我姓毛,你就叫馬毛姐吧?!边€送給她一個筆記本,并親筆題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此,馬三姐才真正有了個屬于自己的名字——馬毛姐,那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馬毛姐參加工作后卻從不以功臣自居,聽從組織安排,先后在合肥車站區針織廠、合肥車站區被服廠、合肥五金六廠、合肥帽廠、合肥市服裝鞋帽工業公司等單位工作,從不挑揀崗位、講求待遇,“黨叫干啥就干啥,目的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其實,這個題詞并不是偉人即興想出來的,而是他過去分別題的詞。仔細看兩句話所用的筆也不一樣,粗細不同。
1940年4月4日,當時兒童節還是這個日期,毛澤東特地題詞:“天天向上”,發表在延安《新中華報》上。
1949年9月10日,他又為《中國兒童》雜志創刊號題詞“好好學習”。
從馬毛姐之后,這兩句話就連在了一起,激勵了無數的中華兒女。
看了多年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原來是一句“拼湊”起來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