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的哥哥2》從播出就引發了無數回憶潮,確實,這些曾經在音樂影視霸屏的哥哥,蘇有朋也好,鄭鈞也罷,都代表了一個時代,是一代人的青春,但要說這三十來個哥哥中曾經誰最火,想來沒人能和任賢齊比。
為何這樣講?
當然和任賢齊在《披荊斬棘的哥哥》中一直都是最受歡迎的哥哥之一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他曾經真的紅到婦孺皆知,那個時代的完美見證,影響力可參考——五條人中率性地仁科在接受采訪時說“我來參加節目的真正目的,就是想和任賢齊一起唱歌。”于是我們看到兩人合作的《傷心太平洋》舞臺,氛圍感爆滿,氣氛炸裂。
其實關于任賢齊當初有多火,有句網評可供大家參考:“他長成那樣都能演楊過,你說紅不紅!”
剛開始,任賢齊的星路其實走的并不順,王菲登上《時代》周刊封面,張國榮紅遍兩岸,張學友的《情書》大殺四方時,任賢齊在歌壇還沒有掀起一點水花,如果再不火,等待他的可能就是離開樂壇,這時候,專輯《心太軟》拯救了他。
1996年,《心太軟》在臺灣發行,取得了不錯的銷量,但這個銷量不足以讓他在大陸有什么粉絲;1997年南京音像社將《心太軟》引進大陸,于是那句“我知道你根本沒那么堅強,你總是心太軟,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紅遍了兩岸三地,北上廣深能聽到,內蒙、西藏、新疆也能聽到——在那個互聯網并不普及的年代,這傳播效果堪稱奇跡。
任賢齊紅到王菲都自嘆不如——接受采訪時,主持人問王菲:“你在大陸很紅吧?”王菲說:“沒有,最紅的那個是《心太軟》,我出門聽見每間店鋪都在放這首歌。”
從此以后,任賢齊的歌聲開始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記憶,《傷心太平洋》《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我是一只魚》等,這些歌曲和他主演的《神雕俠侶》同步推出,但電視劇遭痛批,歌聲卻傳唱不息,讓很多同時代的歌手難以望其項背。
雖然曾經很喜歡任賢齊,但說句實話他唱功和樸樹、王菲等沒什么可比性,甚至任賢齊自己也知道,在網友推薦他去參加《歌手》時,他就直言:“我的歌都不適合比賽”。那任賢齊的歌為什么可以這么火?
他的歌聲沒有故作高深,是普世意義上的朗朗上口,歌詞卻又能引發共鳴,引發共鳴到什么程度呢?你生活在大都市也好,生活在農村也好,甚至城鄉結合部,任何階層都能從他的歌聲中找到共鳴,進而找到放松的土壤。
男生可以用他的《對面的女孩看過來》去追女生,可以從他的《兄弟》中找到俠肝義膽;女生可以喜歡他《浪花一朵朵》,也可以聽懂他的《流著淚的你的臉》,就完全男女通吃,歌聲中有細膩,又有豁達。
或許任賢齊的歌藝術性不高,可他唱出了一個時代的心聲,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能從歌聲中聽出自己的心酸,這難道不正是歌聲的意義嗎?那些曲高和寡的聲音當然有意義,但對大部分人來說,能和我同頻就是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