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六年,爾冬升導演帶著新片回來了。
作為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海的盡頭是草原》未映先熱,一秒售罄。
好在,魚叔作為本屆北影節的新媒體合作伙伴,有幸搶先看到了本片。
很早之前,魚叔就了解到這部影片的制作。
一度很好奇故事將如何呈現在大銀幕上。
首先,這個題材有些冷門。
知道故事背景的觀眾,恐怕比知道《長津湖》的人還要少許多。
其次,主創陣容不夠豪華。
除了陳寶國、馬蘇等幾位老戲骨,其他全是新人演員。
他們能否撐得住整部作品?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故事所牽扯的歷史背景很宏大。
如何能深入淺出地展示給觀眾?
魚叔帶著這些疑惑走進影院,看完后困惑和擔心迎刃而解。
在電影即將上映(9月9日)之前,來跟大家好好嘮一嘮——
《海的盡頭是草原》
電影的故事,從一位即將不久于人世的老人(陳寶國飾)開始說起。
他獨自來到內蒙古,想要尋找失散多年的妹妹。
原來,這是一個關于「失孤」的故事。
這樣的題材,很容易讓我們聯想之前的《親愛的》《失孤》等片。
但接下來的情節,卻令人意想不到。
因為他的妹妹,并不是被拐走的,還是被送走的。
為何被送走呢?
隨著老人踏上草原,往日回憶浮現在眼前,我們也看到了這個故事的背景。
時間回到1959年。
席卷全國的災禍、饑荒,讓上海、江蘇等地的孤兒與日俱增。
這些孩子普遍面臨著營養不良、疾病死亡的威脅。
為了救助這些孩子,內蒙古政府伸出了援手。
與其往南方送奶粉,不如接到北方來生養。
于是,3000名左右的孤兒坐上了一列列火車前往內蒙古。
這正是本片所倚靠的真實事件,「三千孤兒入內蒙」。
真實,是最能觸動人心的力量。
影片中有一個鏡頭讓魚叔印象深刻。
北上的火車上,小男孩推醒了身旁的妹妹,兩個孩子一同望向窗外。
隨著孩子的視角,茫茫草原、廣闊藍天映入眼簾。
平生第一次見到草原的南方孩子,激動與驚訝溢于言表。
六十多年前的內蒙古是什么樣?
你問現在的內蒙人,可能都不一定說得清楚。
但,這部電影卻近乎苛刻地還原了當時的樣貌。
為此,劇組也是下足了功夫。
電影大部分內容,都是在烏拉蓋草原實地拍攝。
在那里,多變的天氣是拍攝期間遇到的諸多阻礙之一。
一天之內,能經歷四季變換。
前一秒還穿著短袖陽光正好,下一秒就裹緊大衣大雨傾盆。
爾冬升導演的片場vlog中,就曾拍到演員王鏘大吐苦水。
「一天10遍,戲都不要拍了」
景要真實,民俗文化更需要考究嚴謹。
小到服飾花紋,大到傳統禮儀,以及不同年代間的變化,劇組都做了詳細調研。
目的就是為了給影片賦予自然的生活氣息,以及強烈的年代感。
而獨特的內蒙方言,同樣是演員需要克服的一道難關。
馬蘇在片中飾演一位「草原母親」,全程近乎只有蒙語臺詞。
為了讓自己變成真正的內蒙人,顯然在拍攝前就下了功夫。
除此之外,內蒙古還有一大特色——動物多。
為此,電影也使用了許多「動物演員」進行實拍。
眾所周知,訓練動物演員很難。
爾冬升導演就曾在vlog中「訴苦」:
國外為了拍狼都是很多年前開始養,我們只能到現場「土法煉鋼」。
拍攝中遇到的突發情況并不少。
牛會突然煩躁,馬會意外失控,狼會不聽指令。
再加上內蒙古多變的天氣,整個過程讓人心力交瘁。
幸運的是,劇組摸索出了跟動物演員友好相處的辦法。
到最后,就連小演員都跟馬成了好朋友。
爾導曾表示:
電影一方面是尊重歷史,尊重少數民族的習慣。
另一方面是為了打造真實細節,從而給予演員更實在的發揮空間。
多虧了導演這份執著,才讓我們有了沉浸式的草原體驗。
僅僅靠真實還原,電影并不能征服觀眾。
最關鍵的,還要看編劇和導演的功力。
以歷史事件為背景的內地電影,常常容易流于宏大的場景呈現和信仰升華。
《海的盡頭是草原》則拋棄了這種敘事模式,轉向了更細膩的情感表達和人文關懷。
這樣的做法,反而讓觀眾有了親切感。
這也正是爾導所擅長的。
在他過去的作品中,就有著很多靠細膩真情打動觀眾的例子。
比如《新不了情》。
故事簡潔而浪漫。
不刻意煽情,也不矯揉做作。
接地氣的小市民戀愛生活,足以讓無數觀眾潸然淚下。
到了《海的盡頭是草原》,導演同樣采用了「以小家,知大家」的手法。
故事中的馬蘇一家,只是收養3000孤兒的若干內蒙家庭中的一個微小縮影。
電影以這個小家庭為基點,從一個側面揭開「三千孤兒入內蒙」整個事件的意義與價值。
一方面,用了大量篇幅來展現牧民們在撫養孩子時遇到的各種困難。
比如,語言的障礙。
那時候,同時會漢語和內蒙語的人少之又少。
很多牧民們和收養的孩子之間,其實語言不通。
只能耐心地用手比劃,用心體會。
再比如,孩子想家的情緒。
遠離故土,思念家鄉,乃人之常情。
牧民們很理解孩子們的心結。
所以,在孩子陷入懷鄉病時,會即使給予安慰與共情。
同時,帶著他們一點點融入當地的生活,漸漸習慣,安心住下。
還比如,食物緊缺。
實際上,當時的內蒙古因為拿出了大量食物支援全國,自己內部也很緊缺。
一些地方草場退化,導致羊都沒了奶。
但是為了養好孩子們,牧民們都竭盡全力。
寧可自己吃得不好,也要給孩子們準備奶制品。
而另一方面,電影也刻畫了收養家庭里,一點點建立起的親情牽絆。
小女孩杜思珩剛來到內蒙收養家里時,與其他孩子一樣,對當地的生活很不適應。
但一家人的悉心照顧,讓她漸漸融入了這片土地。
母親對她無微不至,與親生兒一視同仁。
當哥哥的也不吃醋,把小女孩當作自己的親生妹妹來看待。
而父親更是為了救她,不顧一切地闖入沙塵暴中。
就連日夜相伴的馬,都和她產生親密的感情。
當她在沙塵暴中迷失方向跪臥在地上時,那匹馬緊緊挨著她,不離不棄。
不是血親,勝似血親。
多年之后,小女孩變成了大姑娘。
之前羞澀拘謹的上海小囡,變成了地地道道的內蒙閨女。
騎馬、放羊等都不在話下。
到了后來,女孩動了心思,想回上海。
因為她始終有個心結,想弄清楚親生母親為什么會拋棄自己。
但是,她不敢跟家人說。
只好偷偷地把食物藏起來,為之后悄悄離開準備干糧。
后來,家人還是意外得知了女孩想要離開。
起初也有點訝異,但很快就釋然了。
他們意識到,也許這個「養女」早會離開自己。
盡管有些不舍,但還是讓她隨著自己的心選擇。
電影以一個小家的溫暖,展現出的是跨越血緣、跨越地域的大愛。
這,也正是所有草原人民無私的愛。
在這段歷史過去六十多年后,依然有著直抵觀眾內心深處的力量。
在《海的盡頭是草原》中,我看到了一種當下幾近消失的特質。
即,展現真實存在的美好。
在內蒙一家的身上,體現的是一種完全不求回報的愛。
這種愛意淳樸、善良,在當下極其罕見,像極了童話,甚至顯得有些不真實。
但,這又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若表現得稍微不妥當,很容易讓人感到難以理解。
好在,爾冬升對小人物的塑造,頗有自己的一番理解。
沒有過度的戲劇化場面,也沒有神化馬蘇一家人。
僅僅是用一系列普通日常,來展現他們的淳樸,展現他們對小女孩的悉心照顧。
因為他知道,過度的神化,反而會讓這樣的故事變得虛浮,讓這樣的情感變得刻意。
而越是自然的刻畫,才越能讓觀眾感受到普通人身上的光輝。
同時,電影又加入了一條時空性。
即,幾十年后的今天,年邁的親生哥哥重新去尋找妹妹的故事。
在老人的尋尋覓覓、千回百轉中,兩條線最終實現了時空交匯。
過去和現在,遙相呼應。
歷史與記憶,逐漸明朗。
結尾的反轉,更是給了觀眾會心一擊,也帶來一種突如其來的感動。
那段歷史下的內蒙人,以不求回報的愛,撫養了三千名孩子健康成長。
這美好到不真實的一段往事,又是那么實實在在地震撼到了我們每一個人。
在大片接連轟炸下的今天,這部電影仿佛一股清流。
在亂石之中緩緩流動,帶著大家回到最純粹、質樸的情感之中。
觀眾所得到的,則是一場清爽的靈魂洗滌。
民族的大愛,和個體的牽掛,彼此輝映。
不是濃郁雞湯,更似綿長淡茶。
細品之下,回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