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因為健身直播火起來的劉畊宏,怎么也沒想到會被兩年前的自己給“坑”了。
他直播賣假貨的“舊賬”,被快手“帶貨一哥”辛巴翻了出來。
辛巴可能很不服氣,很多主播當初都帶過同款假燕窩,為啥偏偏自己被罰款?
相關話題很快登上熱搜,涉事燕窩產品的品牌方早就沒了,去年就因虛假宣傳等問題,被罰款 200 萬元并吊銷營業執照。
好在劉畊宏態度比較誠懇,火速發文道歉,表示以后會嚴加把關。
同時,當初合作的 MCN 機構也表示愿意為后續消費者提供退款。
其實,劉畊宏走紅之后商業化進程一直比較緩慢,并沒有像某些人預想的那樣大規模直播帶貨。
他和團隊如此謹慎也是有原因的,自從直播電商興起以來,因此而翻車的主播和明星越來越多,其中大多數都是因為假貨問題。
最近,央視新聞就曝光了個別主播在帶貨過程中賣假貨的常用套路。
比如說,用相似的品牌名稱進行暗示。
在這些直播間里不會大張旗鼓出現具體的品牌名稱,但主播會一直反復暗示,張口閉口“香奶奶”、“驢牌”,什么意思看直播的人都心知肚明。
狐妹就曾看到過一些財大氣粗的大主播,直言不諱:“我們買版就花幾萬塊,大牌同工廠,一比一打版。”
但價格只有大牌的十分之一。
這種打擦邊球的售假方式其實一點也不新鮮了,打開拼夕夕就如同來到了山寨品集中營。
想買立白洗衣液,一不小心買成了立日,超能也變成了超熊。
多么精妙的字母排列組合啊,讓人分不清到底哪個是真是假,買回家才發現都不是正品幫寶適
索尼 4K 實際上和索尼沒半點關系,小米 e 家也是一樣。
咱再接著說回來電商直播間,還有一種常見的售假方式就是商品展示半遮半掩。
反正就是打碼打了個寂寞,只要眼睛沒啥問題,都能看出來是什么品牌。
主播邊展示商品邊說:“商標不能給你們看,但懂得都懂。”
與此同時,為了配合賣假貨,還要營造出一種火爆的直播氣氛。
如今,安安靜靜的直播間已經很少見了,主播和場控人員相互打配合,甚至會請來品牌方安排一場聲淚俱下的劇本,或者故意改錯價格,動不動就倒貼幾百萬、幾千萬。
甚至會通過刷單、刷數據造成一種虛假繁榮,觀眾被直播間的氛圍所感染,以為自己撿了大便宜,從而沖動下單。
之前,明星李雪琴就因為直播數據造假問題登上過熱搜,當時在線觀眾 311 萬,實際上還不到 11 萬。
當然,賣假貨的主播也會心虛,為了規避責任干脆刪除直播回放。
其實這一行為本來就是不符合規范的,根據《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規定,直播服務提供者將網絡交易活動的直播視頻自直播結束之日起至少保存 3 年。
但又有幾個直播間可以做到呢?
其實,任何銷售渠道都有可能出現假貨,但為什么近幾年大家越來越關注直播帶貨售假的問題?
因為直播電商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信任。
特別是各種明星下場之后,因為自身的明星效應,一開播就能召集大批粉絲。
粉絲正是出于對明星無條件的信任,才會下單。
但很多明星只想吃粉絲紅利,不想承擔相應的責任,最終也會被反噬。
“潘嘎之交”就是最好的例子,“嘎子哥”謝孟偉因為多次賣假酒,觀眾對他的童年濾鏡已經消失殆盡。
更諷刺的是,曾經規勸過他“直播水太深,你把握不住”的潘長江,后來也加入直播賣貼牌酒的大軍。
雖然潘長江沒有光明正大賣假貨,但夸大其詞的虛假宣傳也算一種“假”。因此,網友們紛紛感嘆:晚節不保!
近期,戚薇賣假貨的事件也鬧得沸沸揚揚。
起因是有網友發了一段視頻,控訴自己在戚薇的直播間中買到了假貨。
2 月份的時候,她購買了戚薇推薦的科顏氏白泥面膜,剛開始自己不知道有問題,但和朋友的一對比顏色完全不同。
于是,該網友聯系到客服,但客服這邊堅稱面膜沒有問題。
網友又去某個鑒定 app 上做了一個鑒定,該 app 給出的結論則是假貨。
等事情曝光之后,戚薇的口碑迅速下降,工作室直接甩了一個律師函警告。
而這邊的女網友也覺得很委屈,又去找了一個鑒定機構,最終鑒定結果還是假的。
眼看律師函不管用,工作室隨后表示已經報警,真是好大的陣仗。
除了工作室,戚薇本人也親自下場,字里行間能感受到她的氣憤。
總之,這個事件已經逐漸演變成了一場羅生門,最后結果是怎樣,我們拭目以待。
而因為一個面膜,戚薇不僅某音小店被關停,口碑也一去不復返。
所以,當假貨問題出現后,消費者和主播之間那種強信任關系就會被打破。
特別是對于那種頭部主播和明星來說,消費者有一種被辜負的感覺,所有的怒火都會對準他們。
雖然很多主播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賣的是假貨,比如羅永浩賣的假羊毛衫,是因為供貨商使用了虛假的授權文件誤導選品團隊。
所以,這就要求各大主播,對待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疏忽,層層嚴格把關,否則都會讓假貨趁虛而入。
這也是為什么有越來越多諸如“東方甄選”這樣的實力派,開始自建供應鏈、自營品牌。
參考資料:
央視網
首席財經觀察
美美娛樂
微博截圖
編輯: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