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而言,一部商業電影的上映周期是:30天。
它的絕大部分票房,由上映前兩周貢獻。
以《獨行月球》舉例,電影上映38天,總票房29億,而首個周末貢獻的票房是:9.7億。
9月2日,它的單日票房跌落到了750萬。
這是一條標準的票房走勢曲線。
但有一部無明星、無宣發、無排片的農村題材“三無”國產文藝電影,卻打破連《長津湖》、《流浪地球》都無法打破的市場規律。
不僅是年度最佳,更是市場奇跡。
隱入塵煙
電影7月8日上映,我首個周末就去看了。
與其說是迫不及待,不如說是擔心再遲就找不到排片。
我看的場次時間尷尬,廳內寥寥幾人,跟這幾年所有的“三無”國產文藝片一樣。
貓眼大數據預測電影的票房最終不會過千萬。
片方也信心不足,上映3周左右就草草上線視頻網站。
昨天是《隱入塵煙》上映的第59天,總票房即將突破7700萬。
貓眼大數據預測他的總票房能達到1.2億。
要知道,上線流媒體,就標志著一部電影在院線市場的命運總結,幾乎沒有例外。
除了《隱入塵煙》。
電影評分也從開分的8.1慢慢升到了8.5。
近5年超過8.5的國產院線電影,一只手數得過來。
你一定在各種社交媒體上刷到過《隱入塵煙》的好評,且一定不是軟文——因為窮酸的片方不可能有錢做這種投放。
電影在票房市場的驚天大逆轉,毫無疑問必須歸因于電影真摯的情感和演員泥土般質樸的表演。
但這無法完全解釋他身上的票房奇跡。
這幾年叫好的國產文藝片雖然不多,但還是有一些。比如談論親人死亡離別話題的《小偉》,比如大鵬導演的東北鄉村題材的《吉祥如意》。
還有一部我非常喜歡的詩意農村喜劇《平原上的夏洛克》,當年也是被所有業內人士和影評人褒揚,可最終總票房區區900多萬。
更何況《隱入塵煙》是一部不是走特效、視聽路線的文藝片——翻譯成人話就是,這種電影,大熒幕看或是小熒幕看,體驗差別不大。
那么,奇跡何來?
我認為,是因為《隱入塵煙》無意間契中了當下某種集體情緒,并且提供了一個小小的窗口,讓我們重新思考“生活的本質到底是什么”這個宏大又底層的人生命題。
過去的很多年,相比“命中注定”,大家更愿意相信“人定勝天”。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能拿到創紀錄的票房成績,除卻電影本身足夠精彩,我認為正是有意無意壓中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集體情緒。
可這幾年,從個體領域的瘋狂內卷到外部世界的撕裂劇變,集體情緒是什么我不好說,但大抵是沒有多少人能洪亮地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了。
而《隱入塵煙》的故事,正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面。
至少是側面。
電影里有一段,曹貴英在地里干活,不小心鏟掉了幾顆麥苗。
馬有鐵不責怪她,說:沒事,拿它給其他麥子做肥吧。人有人的命數,麥子有麥子的命數,這幾顆麥的命數也許就是成為它人的肥料。
他說的是麥子,也說是的他自己。
當然,達成票房奇跡,除了要跟《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樣押中集體情緒,還得劇作扎實。
《隱入塵煙》整體敘事依然是典型的三段式,但導演李睿珺沒有像《平原上的夏洛克》的導演徐磊一樣,努力將故事包裝的更具商業電影的趣味性。
電影開頭十分鐘,方言,枯坐,不解釋的人物關系,反張力的大群戲,非常不吸睛,非常反商業。
狠狠打了篤信“五分鐘吸睛規律”的大數據信徒們。
但當我二刷完畢,發現這才是李睿珺真正的高級之處,他把一切導演技巧、視聽技巧都隱藏到炙熱又悲涼的人物背后。
有幾場戲其實十分適合炫技,比如適合精美構圖的砌水泥磚,比如數場適合展示導演調度能力的群戲,比如非常適合揮灑色彩的春耕秋收,李睿珺都克制住了“技巧秀”,全片也沒用任何煽情旁白和催淚歌曲。
他是真懂這個故事這個人物的動人之處在哪里,讓他們都抵達了最合適的去處。
沒有把《隱入塵煙》拍成另一部《黃土地》。
被贊譽的“油畫調色”,不過是農作物本身的顏色而已。
炫技可能會讓電影更好看,但代價一定是丟失部分泥土底色。
還有一點深刻體現了故事的誠懇和導演的溫柔。
那就是馬有鐵和曹貴英沒有一場親密戲。
從創作本身而言,全片加一場親密戲,確實能讓情緒更凸顯,人物更突出,也會帶來更好的節奏變化。
再加上角色是新婚夫妻,似乎合情合理。
海清甚至問過導演,你是不是擔心我拒絕演床戲?
導演說,不是,我是不忍把他們的私人親密,展示出來。
類似的不忍,還有不把貴英最后的慘狀給觀眾看,這明明是超級催淚戲。
這種“讓渡”跟一系列的反炫技一樣,讓鏡頭多了泥土的芬芳,而不是潑灑從上至下的優越和獵奇。
而且,去掉床戲,也更能凸顯馬有鐵對曹貴英是樸實的靈魂守望,不是一個老光棍的肉體空虛。
是對人物的巨大尊重。
但其實,導演一點也沒有規避肉體親密,相反鏡頭里留下了很多性感的小細節,比如在屋頂的結繩而睡,在水渠里的洗澡止癢,以及無數次的相擁而眠。
不是刻意消除他們的欲望,而是把他們的欲望藏到糧食、土地和脆弱的相依為命里。
這是金子般的分寸感。
也正是這種分寸感,讓電影可以腳踏實地回答“生活的本質到底是什么”的宏大命題。
馬有鐵給出的答案,太真實太悲壯太“泥土”(當然,我不是說電影最后字幕小字里的那一行答案)。
他渾濁,遲鈍,不知道誰不懷好意地欺負他,不知道誰嘻嘻哈哈逗他玩。
但他對生命的答案其實非常清晰——他知道自己的渴望,知道自己勞作的意義,知道算賬,知道自己最珍惜的東西是什么,知道自己生活的本質是什么。
更準確地說,馬有鐵知道答案,但他不知道自己知道,而觀眾則是知道了他的知道后,發覺自己原來不知道——至少是開始懷疑。
因為熱愛生活,才會對生活起疑。
而導演的另一層溫柔就在于,雖然起疑,卻沒有否定。
或者說,這宿命論的底色,不是灰色控訴,而是坦然接受。
他接受使喚自己但看不起自己的大哥,他接受需要自己但鄙視自己的富二代。
他不傻不蠢,這是他不爭不搶不怪不怨不拖不欠不喜不悲的人生罷了。
全片最打動我的細節是,馬有鐵自殺之前,給自己燒紙。
不是怕死后沒人給自己燒,而是骨子里的“不想麻煩別人”。
我看到很多觀眾把馬有鐵的兄弟、吸血的富二代當成大反派,恨之入骨。我更愿意相信,導演是為了呈現兩種不同的人生觀,馬有鐵之于他們,就如同那頭驢之于馬有鐵。
還是回到了那句話:“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命數。”
所以最后,馬有鐵讓驢自由,但驢不需要;村民對馬有鐵說“你往后日子是越來越好了”,馬有鐵不需要了。
這個話題,不能再深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