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京劇傳播太難了,觀眾都不愛聽,你這樣連海選都過不了……這年頭京劇誰聽啊。”
在《一年一度亮活兒大賽》里,張弛唱響京劇名段《坐宮》“一見公主盜令箭”,卻被評委驟然打斷。
國粹京劇,張弛熱愛了一輩子,而今卻無人欣賞。
因為,京劇聽不懂!
這是2021年綜藝《一年一度喜劇大賽》里蔣龍、張弛聯袂主演節目《臺下十年功》里的開場,現實到令人心疼。
國粹京劇如此之美,未來路又在何方?
提起京劇,便繞不開清光緒年間的《同光十三絕》,繞不開唱響了半個世紀悲劇的《霸王別姬》,更繞不開爭奇斗艷,群星璀璨的民國時期。
以梅蘭芳為首的“四大名旦”,以馬連良為首的“四大須生”,還有人們耳熟能詳的周信芳、余叔巖、楊小樓等,他們都是行走在京劇鼎盛時代的頂流。
電影《霸王別姬》里,梨園行的關師傅對徒弟們說:“是個人吶,他就得聽戲……你們趕上好時候啦。”
而在京劇發展階段里起到承前啟后作用的,是在特殊歷史時期粉墨登場的“樣板戲”。
“樣板戲”對傳統京劇進行了革命性、顛覆性的大膽革新,創造了一批藝術價值遠超當今影視的戲劇作品。
今天,讓我們來稍微了解一下1974年的革命現代京劇、樣板戲中的樣板《杜鵑山》。
這部劇第一幕《長夜待曉》的開場非常有意思。
在漆黑一片的屏幕上,伴隨著急促的音樂,槍聲、狗吠聲、人聲,驟然響起,先聲奪人。
遠遠的,鬼火般的點狀光源飄然而來,原來是毒蛇膽率團丁們提著燈籠,漫山遍野地展開追逐戰,他們很有次序地跑了個“之”字形。
模糊中暗處似有人影劃過,毒蛇膽憑空放了一槍,色厲內荏地說:“追!”
畫面里大面積的黑暗與鬼火似的點狀光源構成強烈的對比,一下子把觀眾帶到了那個黑暗壓抑的特殊年代。
這一開場手法后來也被運用在了87版《聊齋》,換了個陰森森的背景音樂,它就成了國產恐怖片鼻祖的經典開場。
現代京劇《杜鵑山》的劇情并不復雜。
故事發生在秋收起義之后,深陷絕境的農民自衛軍雷剛“搶一個共產黨,領路向前”,最終扭轉失敗的局面,奔赴井岡山。
憑借堅持黨的領導這一重大主題,以及推到極致的“三突出”,《杜鵑山》成為樣板戲中的樣板。
與此同時,它貼合了歷史背景,蘊含了大時代背景下的革命路線問題,觀眾在看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革命教育,實現了戲曲“文以載道”、“高臺教化”的社會功能。
以當下的眼光重看這部電影,走到極端的“三突出”反而成了敗筆。
在敵人的刑場上,英雄柯湘的出場豪氣沖天,看上去卻更像是一場搞笑版的慷慨就義舞臺秀,令人忍俊不禁。
女主柯湘的形象塑造得過于簡單、直白、高大全,現在看來顯得不那么真實,反而無法凸顯共產黨人在艱苦卓絕的斗爭里的不屈不撓、錚錚鐵骨。
但這部電影的道白、音樂唱腔、手眼身法步,今時今日來看,依然很棒!
《杜鵑山》的道白采用詩詞化的韻白,比如“久旱的禾苗逢甘霖,點點記在心”、“風里來雨里走,終年勞累何所有,只剩得鐵打的肩膀粗壯的手”、“砍不盡的南山竹,燒不死的芭蕉根”……
這些詩一般的韻白,精煉,朗朗上口,節奏感強,又不乏詼諧有趣。
它的音樂唱腔則保留了京劇詠嘆調的味道,緩緩引出,淡淡進入,或低回婉轉,或呢喃低語,或慷慨激昂,一慨三嘆。
其中較為出名的唱段是“家住安源”、“亂云飛”。
家住安源萍水頭,三代挖煤做馬牛,汗水流盡難糊口,地獄里度歲月,不識冬夏與春秋。
鬧罷工,我父兄怒斥工頭英勇搏斗,壯志未酬,遭槍殺,血濺荒丘。
那賊礦主心比炭黑又下毒手,一把火燒死了我親娘弟妹,一家數口尸骨難收。
調式上保留了京劇“反二黃”的荒涼、婉轉、情感起伏,內容上又更簡單易懂,貼近大眾生活,也就更易為外行所理解、欣賞。
而最能展現手眼身法步的莫過于第七場戲——飛渡云塹。
這場戲里有大量的動作,戰士跳躍動作有翻身、探海、虎跳等傳承自傳統京劇的動作。
還有手挑蓑衣做避雨狀,用芭蕾的劈叉動作演繹“雨天路滑”,眾戰士劈叉向前滑動……
在短短三分半的時間里,傳統京劇的手眼身法步與西方芭蕾舞步反復切換,卻不顯違和,精彩紛呈得令人目不暇接。
更重要的是,《杜鵑山》的守正創新可以為求傳承、發展的傳統京劇,求與時俱進的現代京劇提供借鑒方向。
在參加《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之前,戲曲人張弛身上最出彩的標簽是《星光大道》年度總決賽亞軍。
在《臺下十年功》這場戲里,張弛穿越回10年前,他以過來人的身份勸告小時候的自己,趁早改行!
京劇這條路看不到未來!
但到了節目的最后,“大我”再次選擇在脫口秀舞臺上唱響京劇,10年前的“小我”在另一側舞臺的微光里不知寒暑地苦練基本功。
那半分鐘的停頓,張弛臉上的表情從驚喜、興奮到安靜、茫然,再到憧憬著嘆息、眼圈泛紅地開口唱“一見……一見公主盜令箭”……
這一場戲里的掙扎與妥協,糾結痛苦與滿腔熱愛,演繹的是在路上的逐夢人。
后來,有觀眾認出,張弛在參加節目前默默地用戲腔翻唱現代流行曲,他用流行音樂、喜劇的方式拉近京劇與普通觀眾的距離。
正如那二十多秒里,他什么都沒說,卻也道盡了他對京劇的熱愛。
都說京劇是國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更多年輕人連春晚舞臺上的京劇節目都不愛看,就更別提專門去劇院里花錢買票了。
而今的京劇早已不是全民娛樂的項目,它被貼上了“小眾”的標簽。
很多觀眾第一次走近京劇,是因為王珮瑜,至少我是。
她上綜藝節目《奇葩說》,表演京劇表情包“驚提”“怒沉”“喜展眉”,被親切地喚作“瑜老板”。
在抖音笑出“國粹范”,參演各大綜藝節目,做起了京劇脫口秀……
她說:“我們已經來到了一個傳承和傳播同樣重要的時代。我們為什么要去做傳播,其實是為了更好地傳承?!?/p>
王珮瑜努力嘗試用年輕人喜愛的方式破圈,普及京劇,很多人切實感受到了王珮瑜對京劇的認真、執著與熱愛。
更令人感動的是,越來越多的00后扛起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旗。
“上戲416女團”的意外走紅,也在說明有那么一群年輕人,走在將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變成流行的路上。
2020年,北京京劇院推出了新編現代京劇《李大釗》,喜愛《覺醒年代》的觀眾應該會更有感觸。
同年,國家大劇院推出了“聲如夏花”線上系列演出,并不定期發布京劇數字電影。
網友們紛紛發言:“這真是我不花錢就能看的嗎?”
從傳統京劇到現代京劇,從線下大劇院到電視綜藝節目、抖音、B站等線上平臺,我們可以看到京劇的守正創新與薪火相傳!
歷史悠久的傳統京劇,依然有不少年輕人愛聽,并愿意靜下心去理解、傳承、創新。
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不會在我們這一代消失!
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