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的陳數看到51歲的妻子正在鏡子前化妝,抬手打了她一巴掌,讓她把妝卸了,還諷刺她一把年紀了,打扮給誰看?
妻子蒙元英捂著臉不說話,大女兒陳曉紅見狀,對陳數吼道:你當初是怎么答應我的,我媽都跟你回來了,你還想怎么樣?
陳數聽到女兒這么說,蹲在地上嚎啕大哭,邊哭邊問女兒:我是你爸,在你眼里,你尊重過我嗎?還是那個人比我有錢,所以你喊他爸?
陳曉紅抬頭恨恨地看了他一眼,沒過多久,她做了一件事讓陳數欲哭無淚。
陳數和蒙元英結婚30年了,婚后蒙元英為陳數生育了兩個可愛的女兒。陳數在鎮上打工,蒙元英在家帶孩子。當年家里很窮,兩人結婚時住在兩間平房里,有一間平房一到下雨天就會漏雨。
后來村里人陸陸續續外出打工,陳數為了讓家人過得好一點,也跟著親戚外出了。親戚做裝修的,陳數就在親戚手下當學徒,做泥瓦工。夫妻倆省吃儉用十幾年,才將老家的房子蓋成了兩層樓。
隨著兩個女兒長大,家里的開銷也越來越大,陳數為了賺錢,每年都會外出打工。為了省錢,他戒掉了煙,也很少喝酒。夏天的傍晚,工友們下了班會買些涼菜,喝兩瓶冰啤酒,陳數為了省錢,總是吃饅頭和土豆絲,菜里很少見到肉。
陳數想孩子時,會給孩子打電話。可當時的電話費是長途加漫游,陳數為了省錢,每個月只給家里打一通電話,聊三分鐘準時掛斷。
轉眼間,兩個女兒到了出嫁的年齡,陳數為了給孩子攢嫁妝,即使年近五十,依然要去外地打工。妻子蒙元英覺得陳數總是在外地,家里什么事都是她一個人照料,心里帶著怨氣。
陳數想讓蒙元英和他一起到外地干活,蒙元英覺得自己在家帶孩子辛勞多年,憑什么孩子大了,她還要干苦力,繼續為這個家犧牲自己呢?
因為陳數不能陪在她身邊,蒙元英一個人在家待久了覺得寂寞,就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劉輝的中年男人。劉輝家在上海,離異多年。蒙元英和他聊了一段時間后,打著去外地找陳數的借口,和劉輝見了面,之后兩人便以男女朋友交往。
起初,陳數并不知道這件事。有一次老家的親戚說漏了嘴,陳數才知道蒙元英已經一個月沒回家了。陳數問蒙元英在哪,蒙元英支支吾吾不肯說,陳數在電話里聽到了陌生男人的聲音,才有了警覺。
蒙元英回老家時,劉輝在車站看到蒙元英和一個陌生男人擁抱。
陳數問她,對方是誰?蒙元英卻說是普通朋友。蒙元英不肯承認,陳數一氣之下和蒙元英打了起來。劉輝擔心出事,趕緊給陳曉紅打了電話。陳曉紅趕來,好說歹說才說服他們回家談。
陳曉紅向陳數坦白了這一切。她知道蒙元英和劉輝的事,劉輝條件還不錯,經常給她和妹妹買東西,她知道她們不該收劉輝的禮物,可劉輝送的禮物太可心,她們舍不得拒絕。
陳曉紅告訴陳數,她知道這件事是蒙元英不對,既然如今陳數已經知道了真相,他要是想好好過日子,就原諒蒙元英。如果不能原諒她,兩人就離婚,還彼此自由。
陳數已經和蒙元英結婚多年,他舍不得這段感情,自然不想離婚。陳曉紅告訴他,如果他不想離婚,不管這件事是蒙元英的錯還是陳數的錯,都翻篇了,陳數就當這件事沒有發生,一家人好好過日子。
陳數嘴上答應了,心里卻無法立刻原諒蒙元英。他在外辛辛苦苦工作,妻子卻和別人在一起,這讓他如何接受?
陳數以為蒙元英經過這次的事會收心,誰知蒙元英回到老家一個月,瞞著陳數又和劉輝聯系上了。
所以陳數怒火中燒,才會在蒙元英照鏡子時發火,怒斥蒙元英人到中年,竟然不顧家。
蒙元英責怪陳數沒用,如果他能賺錢,又能陪在她身邊,她何必找別人?
陳數氣壞了,難道他為了這家付出這么多,她都看不到嗎?蒙元英看到陳數惱羞成怒,故意說難聽的話。
陳數說不過她,就再次對她揮起了拳頭。陳曉紅看到蒙元英再次挨打,心里為母親鳴不平,便為母親出了一個主意。
陳曉紅告訴陳數,她會在家好好看著蒙元英,讓他在外面放心工作。可過年前,陳數從外地回來時,發現蒙元英不見了,兩個女兒也聯系不上了。接連兩年,陳數每天都在找她們,卻始終找不到。
兩年后,村里人告訴陳數,他曾在外地打工時見過蒙元英和一個陌生男人在一起,陳數通過村里人幫忙,輾轉拿到了對方的地址。他坐車趕到地方,發現大門沒有關,蒙元英正坐在院子里曬太陽。
陳數問她這些年跑哪去了?為什么不讓女兒和他聯系?
蒙元英假裝不認識陳數,陳數拽住她的胳膊,指著她手腕上的疤痕,問她不是蒙元英是誰?這道疤是她小時候調皮落下的,一直沒有修復。蒙元英無奈,只好承認。
她掙開陳數的手,給一位叫曹德寶的人打電話,不一會曹德寶回來了,他將蒙元英護在身后,說蒙元英是他老婆,陳數才知道蒙元英這兩年為什么不回家。
陳數告訴曹德寶,蒙元英是他妻子,他這次來就是要帶她回家的。曹德寶冷笑道:你們只是同居,不是夫妻。我和她才是真正的夫妻,受法律保護的。
蒙元英從家里找出兩份結婚證件,上面確實是他和蒙元英的照片,領證的日期和蒙元英離家的時間也對得上。
陳數告訴曹德寶,就算他和蒙元英有結婚證,蒙元英也不是他的妻子,他今天必須把她接走。陳數話音剛落,曹德寶就狠狠扇了陳數一巴掌,怒斥他不講理,他好不容易才把蒙元英娶回家,他憑什么帶她離開?
陳曉紅站在二樓對陳數喊道:你走吧,我和媽媽過得很好,我們不想跟你回去。
陳數這才知道,從他進門后,陳曉紅就看到了他,只是她躲在樓上不愿見他。陳數問她為什么不愿意跟他回去,他才是她爸爸。
陳曉紅哭著說:我媽是做錯了,可你反省過你自己嗎?我媽嫁到你家,把我和妹妹拉扯長大,你還有什么不滿足?我告訴過你,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媽媽做錯了又怎么樣呢,你作為男人,難道不該大度一些,原諒她犯的錯嗎?可你呢,你竟然斤斤計較,還動手打她,你不配做我父親。
陳曉紅將陳數趕了出來,如今妻子改嫁,女兒不認他,他實在不甘心。陳數找到當地的民政局了解蒙元英和曹德寶領證的事,才得知蒙元英領證前,在家庭成員丈夫那一欄填了喪偶,正因為如此,蒙元英才和曹德寶領了結婚證。
陳數問了村里人,當年他和蒙元英結婚登記時,蒙元英的名字登記錯了。不過后來陳數把她的戶口轉到了他的戶口上,戶口本顯示兩人是夫妻。陳數可以以重婚罪起訴蒙元英。
陳數有些猶豫,他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絕,他心里確實責怪蒙元英,可兩人畢竟是夫妻,他希望蒙元英能回心轉意,跟他回家過日子。他上了年紀,需要一個家度過余生。
就在陳數犯愁怎么才能勸蒙元英回頭時,曹德寶告訴他,陳曉紅答應嫁給他兒子了。
陳數這才知道,蒙元英和曹德寶也是在網上認識的,曹德寶年輕時不務正業,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兒子后,就和他離婚了。曹德寶家里條件不好,一直沒有娶親,這次遇見蒙元英,他當然不想放棄這段婚姻。
曹德寶沒有錢給兒子娶親,恰好陳曉紅和他兒子年紀相仿,便主動撮合這門婚事。陳曉紅覺得只有她嫁給曹德寶的兒子,母親才不用回那個家,所以同意了。
陳數崩潰了,他想和陳曉紅好好談談,陳曉紅不愿意見他。陳數決定以重婚罪起訴蒙元英,他要讓蒙元英付出背叛家庭的代價,讓大家認識到曹德寶的真實面目,也讓女兒放棄嫁給曹德寶兒子的想法。
誰知陳曉紅知道陳數要起訴蒙元英,竟然主動約他見面,她哭著對陳數說:這件事到此為止,你不要再插手媽媽和叔叔的婚事好嗎?只要你不起訴媽媽,我和妹妹就認你這個父親,過年時我們會回去看你。如果你起訴媽媽,后果你要考慮清楚。一旦媽媽坐牢了,我跟妹妹再也不會認你,你就算老死在床邊,我們也不會看你一眼。
陳曉紅擦了擦眼淚,繼續說:如果你愛我,就成全媽媽。如果你堅持不聽勸,最后后悔的是你,因為你失去了我和妹妹、也失去了我媽媽,不過你選擇成全媽媽,你會得到很多。
陳數問道:我選擇成全你媽媽,我得到了什么?
陳曉紅哭著說:你得到了我和妹妹的理解和愛,難道這還不夠多嗎?
最終,陳曉紅和陳數達成和解,他不起訴蒙元英,當然前提條件是陳曉紅不能嫁給曹德寶的兒子。
陳數的婚姻經歷,讓我心里五味雜陳。陳數常年在外打工,對妻子和女兒缺少陪伴,缺失了孩子的成長。
可是仔細想來,陳數又何嘗不委屈?他一個人在外地打拼,為了維持生計,想家卻不能回,遇到工作上的煩惱,心疼電話費,不能向家里人傾訴,他何嘗不需要關心和理解?
付出是相互的,妻子在家照顧孩子不容易,丈夫在外打拼也不容易,如果不是生活,誰愿意常年背井離鄉呢?男人有養家的責任,他抱起女兒,就沒辦法賺錢養家。他在外打拼,就注定不能每天陪在孩子身邊。
但天下不止陳數一家過著這樣的生活,難道夫妻長期兩地分居,只能面臨分道揚鑣嗎?
我認為不是的,婚姻是需要用心付出和維系的。如今網絡發達,夫妻兩人就算異地分居,也可以經常開視頻、打電話,聊聊家常,只有了解彼此的生活,才會在以后的見面中,有更多共同話題。
其次,現在的交通也越來越便利,丈夫在外打拼時,遇到假期可以回家陪陪妻子和家人。賺錢很重要,但陪伴家人同樣重要,不能為了掙錢,讓家散了,不然掙錢養家的意義何在呢?
總之,我認為夫妻之間要相互體諒。丈夫在外打拼時,妻子要在孩子心中樹立好父親的形象,讓孩子們知道父親是愛她的。丈夫在外地打拼,家里很多事都要妻子親力親為,丈夫也要體諒妻子的不易,對妻子多一點關心和包容,只有這樣,家庭才能更加和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