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似乎劇情緊湊、難摻水的懸疑短劇更受觀眾青睞,往大的談如:今年上線的《獵罪圖鑒》、《庭外》兩部曲等,無不口碑反響上佳,更是狂攬一眾關注。
而前幾日,由豆瓣知名小說改編、湖南臺出品的家庭懸疑劇《消失的孩子》上線,不過4集就斬獲超高熱度,節節攀升的勢頭不可小視!既然如此,今日就淺談此劇的吸引力究竟在哪?
一、信任危機大爆發!疑點重重深諳觀眾心理
包含復雜卻深度反應當下社會現實的家庭關系,與此同時又帶著些許懸疑元素的影視劇《消失的孩子》,劇中由一樁“孩子失蹤案”勾連而出多起事跡,許多觀眾跟隨情節的發展不斷從細節中抽絲剝繭,一位位懷有疑點的人物不斷冒出,兇手還未勘破前,許多觀眾不由對后續劇情生出極大好奇。
首先,劇情一開始拋出背景:主人公“楊遠”一家的兒子“楊莫”意外失蹤,失蹤前母親“陶芳”親手將孩子送出家門,而父親楊遠則開車堵住單元樓唯一出口,也就是在這短短樓道間孩子居然毫無征兆地憑空消失!
家庭內部,楊遠因孩子失蹤與妻子陶芳產生激烈的矛盾。起因是警方查詢到楊遠曾在陶芳不知情的情況下辦理自己與楊莫出行的車票,雖據楊遠所言是想帶孩子散散心。
但自孩子失蹤就精神高度緊張的陶芳卻滿懷疑慮道“除了你應該沒有人想帶莫莫從這個家逃走了吧!”夫妻間此前就埋下的信任危機,由“丈夫私底購車票”一事點燃導火索徹底爆發。
而另一旁經過警方后續排查,同楊莫關系密切的鄰家孩子“許恩懷”存在諸多反常行徑,諸如:本來細心的她居然巧合地在楊莫失蹤前后連連丟失物品;且其面對陶芳的焦急追問,更是顯得眼神閃爍、支支吾吾……
以上疑點令許恩懷進入警官“張葉”的視野。乃至再到后來,楊遠發現其竟然與兒子楊莫早前就有結伴離家出走的計劃,如此重要線索許恩懷卻瞞而不報,無論出于何種意圖如此做法無疑拖延警方的查案進度。
二、深度詮釋父親形象!扎實的微表情表演
懸疑之下囊括家庭親情的影視劇《消失的孩子》,劇中由“佟大為”飾演溫馨守衛孩子的父親楊遠一角,其深具情感共鳴力的表演,令不少觀眾看過被表演帶動不受控制地生出揪心之感。
譬如:當張葉犀利發問,此前楊遠在楊莫臥室故意拿走的東西是何物時,不少觀眾立即眼睛瞪圓以為是案件的重要線索。
但實則,當楊遠從口袋中拿出一團皺皺巴巴的病例單時,他眼淚似乎瞬間就繃不住略帶哽咽地道出一段秘密——原來“莫莫”患有多動癥,上課注意力總是不集中。
而此刻將此事埋在心中許久的楊遠亦一臉愁容道“莫莫那么小吃藥變傻了怎么辦?”接下來其更是掩面而泣地道出為何將處方單有意隱藏的原因——“莫莫就是比一般孩子淘氣些,我不希望你們在找他時將他當做一個病人看待!他沒病!他沒有病!”
其間,楊遠說到感傷之處更是愈加抑制不住情緒,道道淚痕滑落粗糙的面容。過程中佟大為飾演的楊遠從一開始緩緩道出孩子實情的忐忑、痛心,再到擔心孩子吃藥會有不良影響時顫抖的聲線,直至最后帶著哭腔地喊著“他沒病”……一幕幕情景下,身為孩子靠山、家庭支柱的他終究是擋掩蓋不住自己最為柔軟的一面。
觀眾見證佟大為豐富且層次分明的臉部微表情變化,畫面的情緒也隨演員頗具情感共鳴力的表演由淺入深,不少“爹媽”級觀眾愈是與之切實共情。
以家庭為基礎,懸疑為表現形式的《消失的孩子》,劇中不斷顯露的疑點人物,令觀眾潛移默化間越發好奇真正兇手到底是何人?觀眾心中緩緩累計的探知訴求是劇情的一大吸引點。而實力派演員的傾情演繹,亦是將人物刻畫得鮮活真實,撲面而來的共情力引動觀眾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