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
2022年最大票房黑馬,是“涼掉”的它。
隱入塵煙
兩個月前上映時,Sir曾經寫過。
沒抱什么希望,只想為它吼一聲——《救救它,國產最佳別在今天涼掉》。
“涼掉”,幾乎是所有人對它的擔憂。
豆瓣8.5,今年院線最高分,2019年來唯一入圍三大電影節主競賽的國產片。
可排片呢?
上映首日,在排名第一的《人生大事》(41%)面前毫無存在感。
△ 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
上映第一周票房才432萬,大概率又是一部叫好不叫座,慘淡收場的文藝片。
然而。
事情在悄悄起著變化。
如今56天過去了,這部以為會“隱入塵煙”的小片,已經三次延長密鑰,票房累計5082萬。
關鍵是,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
早在7天前,《隱入塵煙》已經實現票房逆跌。
以Sir的經驗,這絕對是罕見現象。
而對于一部冷門文藝片,更是罕見中的罕見。
代表什么?
簡單說:出圈了。
就在今天,《隱入塵煙》完成逆襲,日票房第一次登上榜首。
△ 圖源:燈塔專業版
年度現象級無疑。
為什么?
為什么會是《隱入塵煙》?
01
本以為,《隱入塵煙》會是一場影迷的小眾聚會。
然而今天你更多在哪里看到它?
鋪天蓋地的短視頻,全是老四和貴英的日常混剪。
幾乎不怎么走進電影院的朋友,在朋友圈激情安利。
Sir已經不知道多少次看見了這句文案。
“全片不說苦,卻苦到了天際;全片不說愛,卻愛到了極致。”
某種意義上,這就是《隱入塵煙》的爆款密碼。
老四,只會悶聲干活的光棍。
貴英,連活都干不了的殘疾。
在農村的語境中,這是兩個“苦命人”。
結婚之前,他們只能毫無尊嚴地茍活;結婚以后,卻成了彼此生命中唯一的火柴。
而在苦難的襯托下,相濡以沫的情感,被賦予了甜美的質感。
只是,當你細嚼這份甜美,會發現,它帶著燃燒自我的壯烈。
就像那個搖搖欲墜,寒磣單薄的喜字。
哪怕是最簡單的衣、食、住。
為了獲得高于生存底線一點點的東西。
老四和貴英已經付出了所有力氣。
一件相對體面的衣裳,要用濃稠的鮮血,一點一滴換回來;
一個遮風擋雨的房子,要用皺巴巴的雙手,一磚一瓦建起來;
一份維持溫飽的伙食,必須以一碼歸一碼的堅決,在四季的考驗中屹立不倒,方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地攢回來。
其實《隱入塵煙》,本來是背離爆款密碼的。
西北農村故事。
純素人農民男主。
海清下鄉10月,和村民一起耕作生活,就為了這么一部沒什么片酬,很可能還“上不了”的電影。
但就是這樣一部“不按市場規律創作”的電影,卻意外贏得了大眾。
它用不疾不徐的口吻,將底層邊緣人的悲慘與深情,鐫刻在四季的更替和日常的詩意中。
我們已經多久沒有在大銀幕上,看到如此樸素動人的細節。
當內娛一片死寂,大家報復性考古,本該轉型突破的85花、95花們在古偶的爆款漩渦中停滯不前。
我們從《隱入塵煙》里找回了國產電影早就丟失的真誠。
△ 你沒看錯,右一真的就是海清
為了打磨劇本,李睿珺在一部電影都沒公映過、常年找不到投資、影視行業充滿不確定的情況下,依然愿意讓劇本難產:
它一直在我腦子里,就像很多年前,你種了一顆種子,你一直在全情地陪伴它生長,生根發芽,給它施肥,豐滿它,它一直都沒有長到可以拍的時候。
2018年年底,我覺得它成熟了,所以2019年,我就花了一年的時間坐下來,把它變成文字,然后去修改、完善這個故事。
△ 李睿珺在花墻子村邊拍戲,邊擼羊
而更大的驚喜,是本色出演的馬有鐵。
一個素人男主,演技“吊打內娛”。
兩位演員對情緒的把握,幾乎到了渾然天成的程度。
瑟瑟發抖的隆冬,老四天未亮就要出門,到城里給大侄子拉家具。
這時的貴英,心里隱隱擔心,但她太害羞了。
只是用喃喃自語的音量提醒說:路上黑黢黢的,你慢些的。
但當老四入夜未歸,貴英變勇敢了。
在沒有路燈的鄉間小路上,她發著抖打著燈,無言地等待。
老四見到貴英的第一反應,不是心疼,而是責怪。
跑出來干啥呢,冷哇哇的
但跟貴英四目相接之后,他立刻后悔了。
就像他第一次被貴英注視,那完全不敢正眼瞧的羞赧。
貴英的眼神,則是驚。
這是貴英第一次發現,這世上有人兇她,不是因為嫌棄她,而是心疼她。
這個驚,是受寵若驚的驚。
瞪大了眼,動作呆滯,可嘴角松弛,眉毛舒展。
因為,她讀懂了老四的嘴硬心軟。
下一幕,老四為她披上大衣,貴英卻微微地后退。
什么意思?
——她完全沒想過,老四是給她披上衣服,而不是對她動粗。
這是一個常年被粗暴對待后的人,最合理的身體反應。
這是《隱入塵煙》的A面。
兩個被家庭嫌棄,被時代遺棄的可憐人,用他們的善良、勤勞、單純,給貧瘠不堪的命運,涂上了溫柔的糖衣。
就像在李睿珺的鏡頭下。
鄉村,不是被粉飾太平的世外桃源,也不是被刻板印象的窮山惡水。
而是在勞作的忙碌中,透露出靜謐和淳樸的美感。
更重要的是,這份美,是由勞動人民創造的。
當這些極致的苦,極致的情感被搬上銀幕后。
我們想到的,又何止是農村?
也很符合中國天然正義的敘事模式。
很苦很善良。
許子東曾這樣評價《活著》能成為大眾爆品的流行密碼:
很苦,是記憶積累,又是宣泄需求,是暢銷保證,也是社會安全閥門。
很善良,是道德信念,又是書寫策略,是政治正確,也是中國的宗教。
雖有無數災禍與危難,但是唯一的慰藉是,相愛的人沒有背叛彼此,沒有被巨浪壓垮,道德沒有崩潰。
《隱入塵煙》也是如此。
哪怕老四自食其力,愿意獻血,但他始終堅持“一碼歸一碼”。
這,便是最有利于傳播正能量,最童話的部分。
童話讓你淚流滿面。
但眼淚會模糊視線,進而淡化底層勞動者的悲劇色彩和結構問題。
我們用這個故事鼓舞自己。
當你足夠努力、正直、純真。
就能一步步獲得更好的生活,相濡以沫地相愛,直到離開土地的那天。
這是大眾語境下,《隱入塵煙》被無限放大的部份。
但電影真正的好在于。
它的底色,仍是殘忍。
02
后勁極大。
這是很多人看《隱入塵煙》最深刻的感受。
因為電影很美,但它沒有美化。
在對安全和正確更加嚴苛的氛圍下,力所能及地做到了最大的寫實與還原。
老四和貴英是相濡以沫。
但愛情的起點,始終是包辦婚姻。
而從村里老婆子那句“沒人疼,沒人愛”并惹來丈夫的嘲諷,我們不難看見。
貴英常有,但馬有鐵難有,也是農村的現實。
當然,在生存還未解決的時候,愛已經是最奢侈的了。
電影沒有刻意遮蔽我們想要看見的“現實”。
強拆,村霸,不公。
還有一處諷刺的閑筆。
當村委主任說——馬有鐵是熊貓血。
大家第一反應:誰?
有人說,馬老四吧。
那么勤懇善良的人,在大眾眼里,卻是無足輕重的符號。
一個完整的名字,居然都不配擁有。
李睿珺對家鄉的情感,充滿愛恨交織的矛盾。
但正是這份矛盾,給電影增添了清醒的辯證。
我經常回家,但對家鄉的態度很復雜,我希望它變得更好,但是這個變化不會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我也不能粉飾它。從物質層面說,家鄉肯定是一天天在進步的,我家到1990年代初才通電,現在大家也都用上了網絡;以前很多人沒錢看病,現在有了合作醫療……但從情感層面來說,確實越來越冷漠了,人際交往以利益出發的情況越來越多。
電影拍的是模糊了年代的故事。
可為什么今天的人看了仍那么共鳴呢?
或許經濟已經翻天覆地,但精神并沒有走出太遠。
這樣的困境,可能在今天還加深了。
是一無所有,離不開土地的老四和貴英。
更是那些跑在前頭,是更沒有顧忌的機會主義者。
是用兩件衣服就打發老四的張永福兒子。
是給麥子估價3874元,還要四舍五入的商人。
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用老四特困戶資格買房的哥哥。
是從小就讓貴英睡驢棚,把她打到精神性殘疾的家人。
當然。
更多的是不好也不壞的普通人。
比如,那個愿意無償給你借雞蛋,但貴英失禁后還是會一臉嫌棄的大媽。
比如,那個從東莞趕回來拆遷拿補貼,但不介意老四拿走木頭的打工人。
對老四和貴英,他們偶爾同情,但更多的,還是事不關己的冷漠。
正是這些細膩生動的群像刻畫,讓《隱入塵煙》不止步于一部感人的純愛電影。
城市和鄉村,其實都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電影里,有一個從未現身,但一直掌控著老四命運的人。
張永福,住上了別墅,卻生了怪病,需要熊貓血的富豪。
這在李睿珺的另一部《路過未來》就有出現過,在那里,這個人因為包地掙到了錢,意氣風發。
這個角色,就是一個符號。
你可以說,他們是脫離土地的“上流階級”,也可以說,這是一個比喻——
離土地越近的,被耕、被犁、被割。
居高臨下的,在掠奪、再壓榨、在吸血。
這兩者之間,被絕密地隔離。
就像那句流傳甚廣的評論。
“他們一邊抽著老四的血,一邊還嫌它臟。”
宴席和寶馬車上,那層嚴實的保護膜,是冷漠和殘忍的遮羞布。
而在當下,所謂的他們,讓我們不禁做出更多的聯想……
如果說,《活著》讓福貴無數次死里逃生,卻如同慢性中毒一般,讓他的親人,一個個逝去。
那么《隱入塵煙》,不遺余力地將童話穩穩種到了你心里。
卻用猝不及防的意外,讓童話粉碎性夭折。
在貴英的描述里,常常離不開一個詞:
命運。
說起老四心疼驢,她會低頭說:我當時就想,驢的命都比我好。
老四手里接過雞蛋面條,她有點恨自己:我就是天生的賤骨頭。
但貴英的殘疾,真是命嗎?
電影沒有明說,但根據貴英在家里的遭遇,你完全可以想象到無數個問題。
醫療落后,性別壓迫,恃強凌弱……
李睿珺說,老四和貴英的結合,本就是一個意外;所以他讓貴英喪生于意外,只是還原了生活的真相。
生活的真相,土地的真相,就是馬老四經常送給貴英的那根麥穗。
它們那么堅韌,又那么脆弱。
但只要你愿意將它們放進土里,鍥而不舍地澆灌它,包容它。
或許,又會迸發出驚人的生命力。
只是今天,我們還有這片無所不包的土壤嗎?
03
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猶如坐上了高鐵,而不善言辭,吃苦耐勞的老四,就是那個早早被擠下車的人。
他只能靠僅有的靈活雙手,善良品質,駐扎在永遠不會拋棄他的土地之上。
可是他的善良,不是一種選擇,而是在無可奈何的絕境中,唯一聊以自慰的東西。
甚至可以說,他只能通過無償地對貴英好,對欺負他的人“以德報怨“,才能獲得一種心靈的滿足。
至少,我在道德上是高貴的。
所以,當我們情不自禁地為老四和貴英的愛情感動。
請永遠不要選擇性地遺忘。
他們,不是生來就必須,就選擇了逆來順受。
有些評論說《隱入塵煙》是一出苦情戲。
因為它沒有呈現出人與命運的頑強對抗。
Sir無法茍同。
因為,默不作聲,不代表什么都忍住,什么都沒做。
盡管馬老四和貴英,都讀懂了瘋子的經典發言。
“被風刮來刮去,麥子能說個啥?被飛過的麻雀啄食,麥子能說個啥?被自家驢啃了,麥子能說個啥?被夏天的鐮刀割去,麥子能說個啥?”
但,他們就這么認輸了嗎?
如果,老四真的這么逆來順受,他不會在第三次抽血的時候,又一次叮囑富豪的兒子,要把地租錢還給村民。
富豪兒子說:都啥時候了,你還想著別人?
不,那不是想著別人,而是馬老四比誰都清楚。
維護土地,維護土地上的人,就是他獲得尊嚴的唯一方式。
當別人取笑貴英失禁,他馬上就會黑臉,給貴英蓋上衣服。
同樣的,貴英也并非唯唯諾諾。
村里人集結到他們家,各種群眾壓力,道德綁架。
但你看,貴英說話就是很沖:
俺們不抽,要抽,你們抽去。
貴英說的是“抽”,只是字幕配的是“獻”。
老四和貴英,只是活在底層,但他們反而對人性有著更清醒的認知。
這是導演真正的悲憫。
他自始至終,沒有將老四和貴英,塑造成予取予求,溫順乖巧的農民形象。
勞動人民,不是不憤怒,也沒有不反抗。
他們只是為了生存犧牲了一部分尊嚴,但在那之后,他們也會痛,也想爆發。
一個魔幻的情節。
三哥告訴老四,只要一萬塊錢,特困戶的你,就能獲得一套城市的樓房。
可是老四和貴英,唯一的擔憂依然是:
那么,驢,雞,豬怎么辦?
你可以說。
這是電影在用小兩口的淳樸,反襯主流話語的偽善。
但這同樣是一種辯證的人文關懷。
或許,離不開土地,是無奈,是遺憾。
但老四和貴英需要的,從來不是一份超乎他們承受能力的嶄新樓房。
而是一份更平等,更公正,更真誠的對待。
在Sir看來,《隱入塵煙》不是在歌頌善良和贊美鄉村。
而是近乎卑微的哀求。
是的,城里有房子,有高樓大廈。
但我就想種地,可以嗎?
種地就不允許有尊嚴地活下去嗎?
是的,心腸硬一點、唯利是圖一點,在這個社會就容易混下去了。
可是,我保留一份善良就有錯嗎?
善良的人就要被侮辱和欺壓嗎?
貴英溺水時,村民就在那里旁觀;
貴英去世了,居然有人對老四說:“你坐一會兒,不要太傷心,你現在房子、糧食都有了,一個人生活也挺好的。”
但馬有鐵的結局,相信你已經能猜到。
那些沒有跟著時代泥沙俱下的人。
注定就只有隱入塵煙。
善良、清白,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無聲的申辯。
04
2015年,李睿珺的電影《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入圍柏林電影節。
但在當時,并未引起多少媒體的關注。
或許是因為,當年還有太多華語電影發出了聲量。
是在青年電影節大放異彩的《心迷宮》,是電影節常客賈樟柯的《山河故人》。
△ 圖源:2015年報道,鳳凰娛樂
七年過去了。
如今,這樣熱鬧的場面還能看到嗎?
而始終在講述家鄉故事,永遠能從縣城生活挖掘出美的賈樟柯,又在哪里呢?
《隱入塵煙》是國產電影缺席柏林電影節主競賽3年后,第一次的返場。
毋庸置疑,《隱入塵煙》是公認的好電影。
但它能引起大范圍的關注,本質還是在于。
已經沒有太多同行可以襯托了。
小人物絕跡于國產電影,不是新鮮論點。
這要歸咎于創作者的無能嗎?
豆瓣短評有一句很有意思。
Sir始終認為。
資本不是萬惡之源。
他們需要回報,當然就需要確定性。
而讓籌碼最多的資本都不愿冒險,一定是觀眾、環境、市場都進入了想在安全區內求穩,求正確的心態。
《隱入塵煙》剛上映時,就有人給電影挑毛病。
如果說,以往的“抹黑中國,迎合西方”的論調,你還能鄙夷一笑。
現在,則有一種聲音從反面批評。
這個故事太理想化了,真實的農村哪有幾個貴英能遇到有鐵。
你看。
我們在苛責一粒麥子,沒有包含整個夏天。
可是電影明明已經交代了農村的大多數面貌,也強調了主角的孤獨和稀有。
一個故事,為什么不能只端詳一粒麥子。
整個荒年里的一粒麥子。
還記得,電影里有一幕。
貴英不小心鏟掉一棵麥子。
老四說:沒關系,反正到了夏天也是要被收割的,把它埋在土里,它變成了其他麥子的肥料,它就還有價值,不一定要抽出麥穗才有價值。
可是今天,我們卻恨不得把所有肥料清除干凈。
好像所有個體都要變成抽出麥穗的麥子,才具備生存的價值,記錄的意義。
《隱入塵煙》的映后交流會。
李睿珺談到對中國電影的看法:
一個電影市場,它應該是各種各樣的電影都有才是正常的,一個市場的健康最重要是多元,比如超市就是有多種物品,可以讓不同的受眾去選擇。方便面,有一塊的,有五塊的,甚至你有錢可以買十塊的。
但是假如說這個超市只賣一種方便面了,這是專賣店,不是超市,那它就不是個市場,那個市場其實就萎縮、死亡了。
Sir又想起一個細節。
電影里,老四蓋房子。
他把一塊一塊的磚坯,擺成一圈一圈的圓。
鏡頭拉上去俯瞰大地的時候,這個場景就像宗教儀式一樣神圣。
但他的身影,在畫面里卻極度渺小。
更宏大的,是把他圍起來的土和磚。
土和磚,Sir更愿意理解為。
那是一片能無條件接納萬物,永遠對眾生悲憫的環境。
所以電影之外。
能允許鄉土電影和底層故事暢快表達的土和磚……
到底在哪里呢?
影院的版本,《隱入塵煙》最后出現字幕。
2011年冬
老四馬有鐵在政府和熱心村民的幫助下
喬遷新居 過上了新生活
如果說,貴英的死,是一種遺憾的圓滿。
那么老四的死,才是最悲愴的一筆。
如同《老人與海》說的:
一個人可以被打敗,但絕不可以被打倒。
而這句突兀的點睛之筆,無情地告訴我們。
有時候,不是你想死,就能死。
因為大多數時候,不是你想抗爭,就能抗爭。
這是馬有鐵的結局。
但。
我們需要不斷提醒自己。
老四和貴英的生活是變好了。
但到隱入塵煙的那天,他們還沒美美地,到城市里浪一浪。
只要還未睜眼看過更多可能性的世界。
我們,就永遠不可能滿足。
基于這一點,我會給《隱入塵煙》打四星。
剩下的一星,就在下一部《隱入塵煙》出現時。
再補上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