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小成本文藝片《隱入塵煙》,在公映幾十天后,憑借樸實無華的鏡頭和真情實感的演繹,口碑和票房有了巨大的逆襲,并在昨天以600萬票房創下本片單日最高票房成績。
雖然這部電影在國內的票房和排片都算不上理想,但是確實唯一一部入圍了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的柏林電影節的中國影片,并獲得了金熊獎最佳影片的提名。同時這部電影也是近3年來,中國唯一一部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影片了。
這本來是讓中國人都無比驕傲和引以為豪的消息,可是在某些網友的嘴里,這部片子卻變成了“辱華”和“抹黑農村”的代名詞。
關于“辱華”
因為該影片是新人導演的作品,因為沒有名氣,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和知名度,用自己的鏡頭賣慘,然后獲得西方主流影片的認可。
再加上該影片在國外獲獎無數但在國內卻排片很少,故而很多網友認為這是一部一味地迎合外國人的口味,為了獲獎而獲獎的作品。
還有網友認為,海清在劇中的樸實無華的農民扮相與其說像西部農民,倒不如說更像是西方人定義中的中國婦女。
關于“抹黑農村”
另一些網友認為,海清在劇中的扮相太臟太臭,有在故意抹黑農村人的嫌疑。
這些說海清抹黑農村人的網友,我真的懷疑他們是否見過真正的農村人?還是只是在網絡中充當粉飾太平的假名媛?
這讓人想起了,前段時間很火的“專家建議”。
專家建議,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可以選擇靈活就業,可以用私家車拉活,也可以選擇把閑置的房子租出去,以此來獲得收入。
專家建議,年輕人如果暫時找不到工作,可以選擇先結婚生子。有工作的普通年輕人掏空六個人的錢包結婚生子,尚且很勉勉強強,更何況沒有工作的年輕人。
專家認為,我們不能提高勞動者的工資,低工資是我們的優勢,老百姓工資太高了,應該降到合理水平。
專家認為,中國人沒那么窮,中國人平均家庭資產300萬。
還一臉正經地表示,誰家沒有50萬!
這些專家豪橫且不食人間煙火的發言,被稱為當代版“何不食肉糜”。
如今我們接收到的海量資訊,都來源于互聯網算法的投喂。它會根據觀眾的喜好,智能地投放內容,時間久了我們就會生活在一個又一個的“信息繭房”里,我們會習慣性地認為,世界就是網絡中喜聞樂見的樣子。
所以這一現象,導致如今的影視劇中,已經很難再見到窮人的身影了。
影視劇中的窮人是,職場小白開豪車住豪宅。
是負債累累、揭不開鍋的打工人,依舊在上海住著精裝修的一室一廳。
電影《隱入塵煙》的故事背景發生在甘肅張掖的農村,在網上搜索“甘肅張掖”你會看見宛若仙境的丹霞地貌,也會看見清一色的網紅打卡地。
在這片虛假的繁榮下,事實真的如我們看見的一樣嗎?
實際上,中國仍然有6億農民,還有成千上萬個“馬有鐵”和“曹貴英”,他們只是消失在互聯網上,但他們卻一直都活生生地存在著。
在陜甘寧的黃土高原上,還有很多人過得很苦,這一切并非是他們懶惰,而是土地太貧瘠,生存環境太惡劣。西部大開發,很多人響應國家號召異地搬遷了,但很多老人不愿搬走,仍然堅守在那片黃土窯洞里,這些都是真實寫照。
整部電影以“土”為噱頭,演員們一個個灰頭土臉地說著一口流利的方言,電影鏡頭毫無美感,再加上昏天黑地的濾鏡,讓整個影片流露出一種很壓抑的情愫。
劇中真實地還原了西北農村的真實生活,面朝黃土背朝天,臉上皺紋密布,渾身上下沒有一塊干凈的地方。
其中演員海清的扮相,更是丑得深入人心,黝黑的臉、佝僂的背、顫抖的手,還有她的“毀容式”演技真的讓人很難相信這還是那個熒幕上光鮮靚麗的大明星嗎?
這部電影主演講述了,兩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從初識到相守的瑣碎日常。
有些人似乎認為農民就沒有愛情,更不知道農民會怎樣彼此表達情感,而《隱入煙塵》這部電影通過細膩的呈現和一些形體動作讓我們看見了藏匿在內心的情感。
看了《隱入塵煙》,不得不承認這年頭越是純粹熾熱的愛情,往往越能讓我們產生共鳴。
他們的愛,是貴英在村頭拖著不方便的身體,迎著冷風抱著裝滿開水的玻璃罐揣在懷里等著馬有鐵回家,是中途換了一趟又一趟的執著。
是馬有鐵每次把貴英熟練地、自豪地抱上驢車。是村頭鄰居調侃有鐵心疼媳婦都快拴在褲腰上,而轉頭在和貴英睡在房頂上時就把褲腰帶抽出一截系在她身上的誠懇。
貧瘠的西北長不出玫瑰,但這朵小麥印花就是他們之間最洶涌的愛意,如果你喜歡浪漫,這里并非寸草不生。
全劇沒有一個親密舉動,卻處處透著深入骨髓的愛和忠貞不渝的牽掛。是我原本可以忍受孤獨過完一生,可是你來了又走了,我便再也忍受不了內心的荒蕪。
現如今很多人都在說,是我們這代人弄臟了愛情,卻在怨聲載道罵愛情原本就臟。其實我想說的是:愛情它從來不會被弄臟,臟的不過是形形色色的人罷了。
馬有鐵本地人,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屋,更沒有宅基地。從不虧欠他人,但別人欠他的卻很難被償還。窮人的血不值錢,身體可以被勢力無限掏空。 所謂扶貧,落到基層,正真需要幫助的人得不到應有的幫助。
他們明明已經很努力地在生活了,房子蓋好了 雞下蛋了,豬養大了,小麥熟了,苞米熟了,明明一切都變好了,貴英卻走了。
大結局里馬有鐵放走了所有家畜家畜,在手上印下了個貴英一樣的小麥印記。然后吃下了人生中第一個雞蛋,卻只是為了壓下農藥的苦。
但是他的三哥馬有銅沒有放棄吸他的最后一滴血。他死的消息沒人知道。馬有銅讓自己的兒子去申報拆遷補償,并且讓鄉鄰知曉,馬有鐵是跟著三哥的兒子過日子去了。片尾最后一句話“2011年,馬有鐵在政府和熱心村民的幫助下,喬遷新居,開始了新生活”是為了呼應之前電視臺采訪馬有鐵的媒體報道。真相已經被馬有銅及其兒子隱入塵煙了!
每次看到鄉村文藝片,都會感覺很壓抑難受,看起來很殘忍,但這都是真實存在的事實。
我們不歌頌苦難,但是要揭示苦難。把社會中最底層的樣子,真實地呈現給觀眾。這是一部真實反應農村邊緣人群的偉大作品,很精彩也很露骨。
劇中的演員,除了海清以外全部都是素人演員,基本上就是本色出演。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這個夏天,一個農民的演技,秒殺了整個內娛!”